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之道德与法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朱频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道德与法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不仅要教育出来能力优秀的学生,还要教育出来道德与法治各方面优秀的好学生。道德与法治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当中丰富知识、充实精神世界、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良好发展。本文对

朱频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41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道德与法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不仅要教育出来能力优秀的学生,还要教育出来道德与法治各方面优秀的好学生。道德与法治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当中丰富知识、充实精神世界、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良好发展。本文对班级管理情感教育中的道德与法治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以供相关教育人员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情感教育;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04-01

        一、班级管理、情感教育与道德与法治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大,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教育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在教育事业的发展当中需要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才能使教育事业顺利、有序的发展下去。班级管理就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进行班级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是动态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目的、标准等,采用一定的手段及方法,协调、控制班级内的教育资源,引领班级内的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
        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情感教育如同德育、智育、美育等教育一样,都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并利用情感教育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1]。情感教育能够较好的解决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情感发展的忽视、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等问题,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在情感教育当中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内容,道德与法治就是其中一项教育内容。道德与法治能够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健康发展。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的法治的指导下,在其道德行为当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也是学校德育中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教育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境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
        二、班级管理情感教育中渗透道德与法治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一个人具备责任心和责任感格外重要,具备责任感不仅是个人发展的要求,更是国家的要求。


责任是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等,那么具备责任心就是指个人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等所负有的情感和信念,以及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由于当前教育的缺失、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一个人身上所具备的责任感也越来越淡,因此在教育教学的道德与法治当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格外重要,只有具有责任感,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才能认真负责、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只有具备责任感,才能对他人、社会、国家负责,才能担负起发展社会、建设国家、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责任。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是非观等尚未完全成熟,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使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那么学生在学习当中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在生活当中也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中一定要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采取名人事迹分享、社会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完成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从中受益,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
        (三)树立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引导者,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在道德与法治当中还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与法治、高尚的人格魅力等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也能效仿教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等。同时,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多读书、多学习,努力增长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格局以及思想品德境界,那么越是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越强,越能教育出来好的学生。
        (四)教师要因材施教
        班级内的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发展情况不同、发展潜力也不同,教师要深刻的明白这一点,对于班级内的学生要平等对待、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尤其是对于班级内的“问题学生”教师也要予以充分的尊重并给予更多的关爱,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才能对症解决学生的问题,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要学会多鼓励学生,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股甘泉,学生能够从教师的鼓励当中获取力量,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4]。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才能使学生在教育教学当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平衡发展,这才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陶晓丽.班级管理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0(09)
[2]顾海鹰.浅谈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2020
[3]王青.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4]王瑞军,刘亚琼.思想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
本文系2019年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课题《生涯规划导向下的班级管理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编号2019-KT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