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九安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医院,611731
在临床上,我们会遇到有的患者长期反复出现胸痛、声音嘶哑、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到心血管、耳鼻喉或呼吸科等专科就诊,经专科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最后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心血管、呼吸道疾病、耳鼻喉等系统病变。此时医师可能会让患者到消化科就诊,考虑为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一旦经临床系统检查确 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经针对性治疗后症状可显著减轻。但需注意,反流性食管炎虽然经过治疗症状可以消失,但常常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那么,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呢?其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本 文将向大家科普本病相关知识。
1.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为一种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由于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出现炎症、糜烂、溃疡、纤维化等病理变化,出现反酸、上 腹部烧灼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近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逐年升高,其中,精神压力大、喜吸烟饮酒、肥胖、中老年人群 为本病的高发人群。
2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是什么?
通俗地说,当食物进入到胃部后,胃内可分泌胃酸、胃蛋白酶以帮助消化失望,一 般胃内的食物在2-4消失内能够完全被消化排入到肠道。但当胃肠功能降低时,2-4小时内仍有部分食物被消化完全,胃内未排空,这些食物就会逆流而上,出现“打嗝”。受胃酸影响,逆流而上的食物含酸量较高,日复一日地逐渐腐蚀食管黏膜,进而发展为食管炎。由此可见,胃肠功能下降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因。而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多进食甜食、浓茶、咖啡)、精神因素、劳累、肥胖、排便困难等均会导致胃肠功能降低,故上述因素为反流性食管炎 发生的常见诱因。
此外,当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或裂孔疝、妊娠呕吐剧烈,可导致食管胃连接处解剖、生理抗反流屏障功能受到损害,引起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进而发生反流性 食管炎。与此同时,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导致幽门括约肌关闭不全时,也可引起十二指肠胃反流。
3.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烧心: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出现烧灼样疼痛不适,可放射到剑突下、颈部、肩胛部、下颌部、耳朵等,甚至是双臂,有时疼痛可能只是局限于上腹部或者咽喉部,其疼痛症状为间歇性发作,但在进食后30分钟,以及平卧或躯干前屈、弯腰时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时或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这是反流性食管炎与心源性胸骨后疼痛的鉴别要点。
(2)胃内容物反流:反胃常伴随烧灼感同时出现,主要是指酸性或含胆汁的胃内容物反流入口腔,感到嘴巴特别酸或苦,我们通常将其俗称“反酸”。一般在在弯腰、咳嗽、用力排便或卧床时易出现或会使症状加重,也有可能是在吃饱后或饮酒后出现。此外还需注意,在睡眠期间出现反酸,反流液易被吸入气管而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3)吞咽困难:由于食管炎症改变可导致食管局限性痉挛,故在疾病早期往往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或间歇性呕吐,但随着病变进展,后期可引起食管纤维瘢痕造成导管狭窄,当管径较原来缩小一半,就可表现出持续的吞咽困难症状,此时烧心症状会有所缓解,但进食后尤其是摄入固体食物后,剑突处、咽喉部的堵塞感、疼痛症状明显加重。
(4)并发症:由于食管黏膜损伤,可有慢性、少量出血,当炎症病变严重时可导致食管黏膜糜烂穿孔,引起大出血,而大出血又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此外,随着食管血管粘膜病变加重,可引起食管糜烂穿孔、食管裂孔等进而出现急性腹膜炎。
4.反流性食管炎如何检查和确定?
目前在临床上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钡餐检查、食管滴酸检测、24小时持续食管PH值检测、食管压力检测等,但最简易的也是最重要的为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能够准确、客观地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并可观察到其是否发生并发症。结合胃镜中钳取的病灶组织活检还可与其他食管疾病作鉴别。但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有的病人在胃镜下未发现阳性病灶,但其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及诱因存在,在这需要有经验的消化专科医师亦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及给出有效的治疗。因此,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出现反酸、烧心症状,应即可到医院找专科医师查因,早确诊早治疗,以避免病情进展。
5.反流性食管炎如何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目的是促进食管粘膜愈合、快速消除症状体征、预防疾病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关于治疗手段有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两种,一般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其治疗原则是减轻反流及减少胃分泌物的刺激及腐蚀。具体药物首选为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以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炎症愈合。在疾病初始治疗,一般是采用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疗程多为8周,若有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可加大剂量药物剂量或更换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当病情初步得到控制后,需继续原剂量或减量维持、间歇用药、按需治疗三种手段以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具体治疗方案需请专科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及严重程度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患者遵医嘱服药即可。
当抑酸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联合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
此外,若反流性食管炎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反流性病变已引起食管狭窄,或伴有食管不典型增生、癌变可能的需考虑采取内镜、外科手术治疗。但如果病人受年龄、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治疗依从性低等多因素影响,仍建议选择内科药物治疗。
6.反流性食管炎如何预防?
(1)在饮食上:
首先,饮食要清淡。少食用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甜食、柑橘类水果、柿子、地瓜、番薯、年糕等易引起反流的食物;少食用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的食物,如浓茶、咖啡、可可、巧克力、洋葱、大葱、鲜柠檬汁、鲜桔汁、番茄汁等;少用刺激性调料,如咖喱、胡椒粉、薄荷、辣椒等。建议烹调以煮、炖、氽、烩、蒸为主,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症状和病情。
第二,少量多餐,种类多样化,平衡膳食。减少胃膨胀和食物残留,饮食以软烂为主,干稀分开,不要餐后喝菜汤或肉汤;在饮食中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类食物,例如瘦肉、牛奶、豆制品、鸡蛋清、鱼虾类、动物血、绿叶菜等。
第三,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建议早餐进食15~20分钟,中餐和晚餐进食25~30分钟。经过口腔充分咀嚼的食物,含有大量的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胃部和食管粘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在生活上:
首先,进食时宜坐着,避免卧位进食;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也不要做低头、弯腰、下蹲等动作,避免举重物,可适当做家务、散步;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晚餐不宜吃太饱。对于伴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其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0-15cm,以减轻夜间反流,避免呛咳。
其次,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压力过大,转移注意力可缓解反流症状。
第三,尽量减轻进行可引起腹内压升高的活动,如扎紧腰带、穿紧身衣物、过度弯腰等。
6小结
总言而之,反流性食管炎为一种良性病变,目前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均可快速缓解症状,故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信息,遵医嘱配合治疗,按时按量用药,并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维持治疗。此外,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消极情绪也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诱因,故病人需维持良好的心态、养成建立的生活饮食习惯,规范用药,以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