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丽
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715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值得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题型。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有很大帮助,不仅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而且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就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而言,存在许多问题,使学生无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阶段要重视数学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数学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高段应用问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题型,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现实相结合,很好地验证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度,综合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能否正确解决应用题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题不清
审题是应用题答案过程中最基本的阶段。就是正确理解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审题可以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正确地进行今后的答题过程。很多小学生在应用问题上犯错误往往不仔细审查,或者平时在学习上太粗心而忽视了重要信息,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标题中提到的数量关系,只通过单方面的信息来回答。因此,得出了错误的结果。
(二)运算过程出错
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最常发生的错误类型之一是计算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计算中的粗心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下降。计算错误有多种类型,加法、乘法、除法、除法中都有出现。学生答案的其他步骤都是正确的。由于一时的疏忽没有看到数字计算错误,这种错误很可惜。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并尽可能避免一些简单的错误。
(三)解题过程不规范?
普遍认可的应用问题规范的答案过程包括写方程、写结果、写单位、通过这四个步骤指导学生规范化的答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常见错误,养成做好题的习惯。不少小学生在做应用题时过程不规范。例如,只做列式计算,经常忘记写单位。这种错误出现在很多学生身上,有些学生甚至不写最后的回答。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问题解决程序,或者在解决问题时粗心大意。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规范的答案采纳过程,任何重要部分都不能漏掉,答题结束后可以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内容。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解答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应用的审问能力十分重要。只有学生了解问题的意思,才能更好地解决应用问题,重视对审查能力的训练,是小学生解决问题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审题要求学生将问题转变为数学语言,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从题目中获取重要的信息。实践证明,数学作为一门具有精确语言表达能力的抽象学科。许多学生无法有效地解决应用问题,不是因为数学思想和逻辑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不认真分析问题的意思,找不到数量关系。教师在开展数学教育活动时,应重视应用问题的解说分析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对主题进行具体、形象清晰的分析与解说,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分析方式,提醒学生认真阅读每一句话,明确问题的隐藏条件,准确地找出数学的量关系
(二)掌握方法,正确分析
每个应用问题都有相应的问题解决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法,掌握科学问题解决方法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应用问题的兴趣。
因此,教师应经常总结和总结应用问题的一般题型,引导学生多练习,以便掌握和利用方法。另外,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思维过程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图形进行答案。例如,可以通过图片方法来表达已知的条件和问题。这样可以使问题更加直观明确,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除图示法外,还有综合法、分析法等应用问题答案方法,通过适当使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计算正确的判断、推理和正确的分析如何知道的条件来找到问题。
(三)抓住问题的关键
在做应用题时,要善于抓住其中的重要部分,从繁杂的表达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正确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审题是应用问题解答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审题直接决定答案的准确性。如果刚开始审议时发生偏差,以后的计算和结果都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对审议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如何更好地审议。首先,审题要有耐心和细心,如果不能掌握题目的意思,可以多看几次,从题目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其次,分析很多关系和少的关系、排水管道系统等几种数量关系,有些主题可能有多层数量关系,因此要认真整理每一次关系,确保审查问题的严谨性,避免答题过程中出错。
(五)准确计算,确保无误
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往往在做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时会出错,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多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出错。另外,要对学生的作业有严格的要求,要提高学生平时对作业的重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计算问题,不要认为作业不是考试就会经常出错。学生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做计算问题时要有耐心,不轻视所有计算问题,警惕骄傲和狂躁,看清数字,准确计算。完成后必须进行验算阶段。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错误。另外,可以积累一些自己平时经常出错的主题,分析哪些方面容易出错,并在以后再次发生类似计算时多加注意,以免犯同样的错误。
(六)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学生对作业教师的反馈要及时,不能对学生的错误主题单纯地画错误的号码。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究竟出了什么差错,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也会继续犯错误。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会做。很久以前,错题越多,给学生们的压力越大。因此,教师应明确指出错误。特别是对经常犯类似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指导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制作错误的习题集,收集错误率高的主题,指出错误的来源,写正确的答案方法,充分利用错误的问题,获得持续的学习和进步。很多人认为小学阶段不需要给学生设置错误的习题集,但实际上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七)发展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扩散的思维方式,从一个点向另一个方向思考,对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应用问题对很多学生来说似乎比较枯燥,可以使用发散思维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多应用问题一般都有多种解决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多探索和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比较哪个更实用,或者自己更擅长方法。通过问题解决训练,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应用问题,深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问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教师应探索和尝试实际问题方法的教学,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方法,消除他们对实际问题的恐惧,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中应用题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133.
[2]牙祖平.浅谈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8(z1):75-77.?
[3]仇海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例谈[J].内蒙古教育,2019(21):59-59.?
[4]周颖,袁莺,马玉慧.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特征分析及研究路线[J].中国电化教育,2018(08):112-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