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邱中宇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灵活运用

        邱中宇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  重庆巫山404707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灵活运用,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后,现如今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新主人,从前教师为主的理念已经不适应新教学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学策略要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发,将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小学数学作为学生的重要基础部分,其质量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在后续的学习上是否能够快速理解知识点。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成为了教师的主要目标,需要保证学生的数学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把日常生活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实际里发现数学,教师用生活演绎数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的关键点。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方式古板陈旧
        新课程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但部分教师仍未能及时更改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仍然将教师看作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活动中常常忽视学生的课堂感受。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课堂感受不佳,容易对学习产生疲倦,进而厌倦学习,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表现得更加明显。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本就较难理解,当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时,小学生在台下并不能有效地吸收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教师长期忽视学生感受,无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联系,这对教师日后的教学都是有害的。
1.1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入
        小学数学知识点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化的,如果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按部就班的依据教材来教学,虽然能较快的将大量知识点教授给学生,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跟上,大量知识点的简单灌入也只是让他们勉强记住,而不是灵活运用。当学生对知识是课堂理解,不能直接运用在实际时,学生会因为缺少使用而导致在后续的考察中容易出错。同时,无法多方面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所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数学难以产生兴趣的原因往往在于学生的畏难情绪。如同上文所说,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难懂,学生们在做题或者应用于实践时常常会因为忘记某些主要公式而无法解决问题,这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打击,也不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充分体现主动性。数学学习本身是一门需要耐心,厚积薄发的学科,小学生年龄尚小,未经过训练,在耐心与长远目光上都稍差,这让他们在进行数学学习受到教师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时,对数学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久而久之,疲倦转化成了厌恶。
2.小学数学生活化所带来的改变
2.1教师教学方式得到更新
        小学数学生活化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一次重大突破,对教师在摸索后续新教学策略来说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不仅能使教师逐渐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还能启发教师创新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上授课的灵活性,激发教师的灵感。


        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如果只是照课本上所说的让学生观察钟表,那么学生只能理解到钟表指针所指的时间为几点,但反过来用文字去倒推具体时间时,学生会被难倒。此时,教师运用生活知识,将最简单的每个班级都会有的课程表拿出来作为例子,向学生们解释时间,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时间的概念。
        当教师将生活化引入数学后,而为了展示数学的生活化,多媒体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熟悉多媒体的使用方法时,自然发现多媒体不只是能实现数学的生活化展示,还能运用在多方面,共同实现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
2.2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不只是数学知识,各个学科知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并解决问题。而课堂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快更方便的接触内涵所在,进而了解知识的运用,属于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那么学生在遇到重难点知识时会更容易理解与接受,而在老师不断举出的实际例子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渐加强,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
        比如在学习《表内乘法》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实际购物的例子,引导学生使用乘法将重复的加法表达出来,方便学生的计算。更进一步的教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父母购买物品时的小票带来,在课堂上各自使用所学知识将小票内容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增进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程度。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到新知识后立马投入生活的实际应用中,锻炼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2.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当建立在对数学的兴趣上,唯有学生爱上数学,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发挥出全部的主动性,才满足了课堂学习效率最大化的基本条件。但是数学学习对部分学生来说没有电脑游戏有趣,因此教师要将数学生活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例如《圆》的内容,圆的周长、面积、半径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教师通过单纯的解说也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往往也难以挑起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其中要将圆的知识点生活化引入生活的例子,将圆用大披萨饼表示,圆的面积则用12寸的披萨多大的问题来引入思考。大部分小学生对于披萨是喜欢的感情,这也意味着他们会因为要解决披萨的问题而对圆的知识产生兴趣。将圆生活化,便是将学生对披萨的喜爱转换成对圆的兴趣。
        将数学生活化时,教师要注意一点,不能盲目选择例子,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状况后做出选择,用最贴合学生生活、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例子,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相同程度的兴趣,最终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学习。
结束语:由以上得知,小学数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巩固基础,通过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实践新教学策略,明确课堂学生的主导地位,了解学生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点,使他们能够更加的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完成数学知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尤文选.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新课程,2020,(22):147.
[2]刘晓慧.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2020,(22):21.
[3]陈孝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读与写,2020,17(27):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