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吴松存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吴松存
[导读] 摘要:文章基于对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以及相关技术关键点的简单介绍,分析此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重点针对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身份证号:32092619800801xxxx  224000
        摘要:文章基于对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以及相关技术关键点的简单介绍,分析此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重点针对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应用
        1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以迅猛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了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量,推动了房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目前的此类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此技术建设的房屋工程具有坚固耐用的优点,而且此施工技术工艺也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即便如此,在此施工技术应用中如果没有做好施工工艺的科学分析和有效控制,也难以发挥其优势,甚至会影响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这就需要针对此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做好相应的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
        2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工艺中比较关键的环节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振捣以及养护等。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首先应做好基础施工。在房屋建筑中的基础就是地基,不仅要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地基挖掘,而且要做好排水和降水工作。二是在承台施工中,做好施工之前的楼梯标高准确测量工作,按照承台的间隔平衡分隔为界限,在主楼的两层以下开展混凝土浇灌且每层的浇灌厚度在1.5m以上,做好不同层之间间隔缝隙的间隔措施。最后是严格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开展混凝土施工,通过一次性浇筑施工等方式来防止出现凹凸不平等问题。
        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目前此类工程建设中应用混凝土技术时出现的问题,首先表现出原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此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通常由于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引起的,这不仅表现在所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不够科学,而且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此配合比要求。还表现出所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在原材料运输以及拌制现场中出现了被污染或破坏的问题,以及没有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控制原材料用量、没有做好拌制现场环境中的温湿度等问题。其次是混凝土裂缝问题。此问题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比较常见,主要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裂缝等类型。比较常见的裂缝问题主要由于温度因素引起,也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发生水化反应之后释放大量的热量,加之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导致内外温度较大或者表面不够湿润等原因,就容易由于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强度和抗拉应力而导致裂缝出现。还会在模板施工中没有达到强度要求时就进行拆模操作,或者没有做好保护而受到外力影响,都会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最后是混凝土养护方面的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立即开展规范化的养护工作,否则就会由于养护不到位而导致混凝土粘结力的降低,导致粉状脱落以及片状脱落、裂缝等问题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4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由于原材料质量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也是首要施工环节,其质量也直接决定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就需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来采购原材料,比如要选择具有较高强度、色泽比较均匀以及级配比较好的碎石原料,还要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做好对原料质量的检验,保证其质量达标。


        4.2做好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相关规范以及现场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的,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配合比要求合理控制原材料用量,还要结合作业环境中的天气等自然因素,尤其要结合各种原料中的含水量来调节最终的用水量。
        4.3混凝土拌制
        在此拌制环节中,不仅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结合现场环境做好配合比试验和调整,而且要做好原材料质量检验和控制,采取机械式搅拌方式来保证搅拌均匀。还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中的顺序要求来逐次添加原材料用量,添加顺序不能随意改变。此作业环节中还需要对机械设备的容量进行计算,保证投放的原料,以此来确保机械运转和混凝土质量。
        4.4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容易由于私自加水以及运输时间、方式没有做好合理控制而导致混凝土离析和沁水等问题。因此,不仅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还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严格控制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同时要保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运至现场并浇筑完成,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4.5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工程和模板工程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之后,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施工,具体地说要求钢筋的稳固性,而且模板连接的严密性,不允许存在缝隙而造成浇筑过程中的渗漏问题。而且在浇筑之前要清理模板并涂抹隔离材料,便于在模板拆除之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此外还要做好浇筑作业中的振捣作业,应用相应的振捣设备保证振捣作业的全面性和均匀性,但是不能碰撞和破坏钢筋与模板。
        4.6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立即开展养护工作,比如使用草席或麻袋进行覆盖并喷水保持湿润,避免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温度裂缝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检查其外表,针对存在缺陷的位置进行修补,保证最终混凝土外观以及内部强度等达标。
        4.7注意事项
        由于混凝土施工中容易由于水化热控制不到位而导致裂缝问题,因此针对比较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采取分块或分层的浇筑方式。而且还要尽量使用外加剂来减少水泥用量,使用水化热比较小的水泥类型等,做好对浇筑作业环境温度控制工作等,尽量缩小内外温差并缩短浇筑时间,最大化降低出现裂缝问题的概率。而为了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还可以通过植筋技术的应用来连接和固定混凝土构件,或者是通过裂缝修补技术的应用来及时修补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5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施工技术,此技术应用效果也直接决定此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因此,基于此施工技术应用中容易出现的裂缝、原材料质量以及养护等环节中的问题。需要在此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做好对此施工技术工艺的选择和控制,切实保障原材料质量和配比,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运输等环节,科学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并做好浇筑之后的科学养护工作,预防此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生.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20):268.
        [2]李勇钢.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
        [3]张明龙.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