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东中投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32032119810126XXXX
摘要:在核心技术领域,我们国家的电子信息技术仍然投入不足,无法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一直滞后于西方国家。诸如汽车设备、航空设施、国防设施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与制造,严重阻碍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加以剖析。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引言:
与传统科技相比,电子信息技术具备更加高效、更加快捷、更加智能的优良特点,并且能够实现较好的集约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科研、办公,或是经济、教育,甚至是国防等诸多领域都在积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行业。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应用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其快速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其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需要我们不断的结合实际需要对电子信息技术加以完善和改进,才能使其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以下笔者就从问题和发展趋势两个角度谈谈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
1、电子信息技术的内涵
电子信息技术是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维护和管理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也是工业实现信息化的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范畴,它是“工学”学科中涵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的学科。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不单单制造广播电视设备、通讯设备和电子零器件等,在军事领域还有重要的应用,比如电子对抗、电子干扰等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2、当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作为当今时代的主要科学技术,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其专业领域中的发展非常迅速,科研力度不断加强,并且仍然随着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然而从其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却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限制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大致体现在技术人才匮乏、发展环境质量较差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三大方面。
2.1技术人才匮乏
虽然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和中职院校的常设专业之一,且社会上也不断兴起各种相关技术培训班,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现有的人才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另外,从现有的人才资源结构来看,很多专业人才都只掌握了电子信息技术中的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对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向着更高端方向的发展。
2.2发展环境质量较差
这主要是指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假冒伪劣的电子信息产品占据着市场的半壁江山,各种知识产权侵权事件不断发生,科技企业之间的各种不正当竞争等等,这些都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市场较为混乱,相关管理制定并不健全,严重削弱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阻碍了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2.3产业结构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具体来看,仍然可以发现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很多电子信息产品功能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现代市场中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另外,在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相关机制也不够健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升级,不利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3、“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策略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推动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两年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参与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在宏观经济方向看,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慢。
电子信息技术要和“互联网+”融合创新,实现行业的整体上升和发展。
3.1构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提高质量还要重视效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对所有的产业提出了要求,其中包括电子信息技术,传统产业的升级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应用。我国实行科学发展,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企业的创新发展中也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理念,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前提下,信息化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的推手。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只单纯地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必然会弊病丛生,必须要有政府的主导,制定融合标准,引导企业主动贯彻执行,引导智能制造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构建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是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策略。
3.2增强电子信息企业社会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是发展的主体,它自身特点表明电子信息技术重视发展创新,更重视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电子信息企业首先要树立的观点。不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追求经济效益,完全忽视了企业的社会效益。电子信息企业大多数是高新科技产业,与一些中小型的食品价格和化工企业不同,对生态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国家电子信息企业应该增强国家的战略规划责任,产品的投入和研发要和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结合起来,在技术的推广和转型升级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3.3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在电子信息技术中形成了众多的自主品牌,有利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但是核心竞争技术一直是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薄弱环节。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创新、融合发展是未来电子信息技术重要的发展趋势。
3.4多种方式同时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每种产品已经不处于独自垄断的地位了。我们应突破以往的发展,创造出有突出特色的产品。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引进,也是一些跨国企业想在中国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国外一些跨国集团,凭借着产品的优质质量进入中国。逐步的将电子信息技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还有的多种形式共同发展,越来越集成化。
3.5区域性、整体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该技术形成的产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区域性的行业组织逐渐的建立。区域性的行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并且致力于整个行业力量的整合优化,使得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区域性产业形成的过程中,区域性的集结使得该地区产业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而在全球化不断地推进中,分割的区域又在信息的流通中形成一个大的整体,使其呈现出全球性的整体性。区域性和整体性也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4、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高新科技,在各个生产生活领域中应用广泛,并且其应用空间还在不断扩大,这些都要求我国应当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积极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改造,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向着层次化、集成化和整体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辉.探究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要点[J].信息通信,2017(02):278-279
[2]陈强.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181
[3]王辉.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征及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18期
[4]祝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