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微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陈秀丽
[导读] 从小学数学试卷的分值分布情况来看,计算题在其中占据较大的比重

         陈秀丽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合兴镇旋厂小学 565212
         摘要:从小学数学试卷的分值分布情况来看,计算题在其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但是学生往往在此丢分。由此能够看出,小学生亟须加强计算能力。若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地改善,将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道路上遇到诸多的困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以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注重对学生进行口算及笔算的系统练习,引导学生找到简便算法,优化计算速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重视对其计算能力的评价,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一、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计算题,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和计算正确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无论对哪种计算题进行求解,都必须先掌握相应的数学定理及数学公式,如此才能在计算正确率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水平。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运算方面的基础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计算题也越来越深入,如果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很容易出错,升入初中之后也会因基础知识掌握不足,导致计算能力越发欠缺。
         二、以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计算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无趣的,但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又是非常有趣的。对计算的兴趣非常关键,喜欢计算的学生,计算能力普遍会高一些;不喜欢计算的学生,不仅计算速度慢,计算准确率也比较低。为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计算兴趣。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竞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比赛,在每节数学课开始之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出一些口算题、简算题,让学生进行抢答,对抢答又快又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也可以分小组开展计算比赛,教师出题,学生回答,答对积分,答错扣分,看哪个小组得分最多。这样一来,计算和游戏、竞赛挂钩,学生就会劲头十足,计算能力自然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口算以及笔算的系统练习
         口算能力以及笔算能力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技术技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系统地讲解数学定理、数学公式之后,应为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以便让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口算练习活动和笔算练习活动,达到强化计算水平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口算能力特别强,教师刚说出算式,学生就能够给出得数。但是也有的学生需要进行笔算,而且还常常算错。其实,口算是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的,要想让学生准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必须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多做一些口算闯关。现在有很多可以进行口算训练的软件,能够为学生计时、打分、排名,非常适合小学生练习口算。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口算练习软件,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引导学生找到简便算法,优化计算速度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维、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很多计算题看似复杂,其实有一定的简便算法,只要学生发现了简便算法进行简算,会既快又准确地完成计算。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找到简便算法。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简便算法,找到简单的解题思路,使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率得到保障。例如,相同的5的倍数的乘法的相关规律,相同的5的倍数的乘法的计算规则是:最后的个位和十位数字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十位数字乘以因数的十位数字加1得到的。例如,25×25的计算结果最后两位一定是25,前面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十位数字2乘以2+1得到的,也就是2×3得到6,所以25×25的计算结果是625,同理,55×55的计算结果是3025。
         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计算过程中,认真书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一些字迹模糊,书写不工整、不规范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看错数字、看错符号。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列算式时,必须要工整、认真、规范。
         (二)引导学生细心审题、仔细读题
         综观学生的计算失误,很多都是由于审题粗心、没有看清题目造成的,因此审题的习惯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每次阅读题目时都要细心、认真,把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看清楚再动笔。如此,学生规避了因为审错题而做错的因素,计算准确率才会提升。
         (三)引导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即便是认真书写,审对了题目,学生也有很大的可能做错计算题,因为计算的过程非常复杂,很容易出错,而且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检查、验算非常重要,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率。但多数小学生并不具备检查、验算的习惯,他们做完题目之后感觉非常轻松,对自己极为自信,再也不愿回顾、检查了。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要求学生每次做完题目之后,都返回去再次阅读题目,将答案代入其中进行验算,从而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很多学生觉得检查和验算特别浪费时间,而且对自己的计算结果非常自信,所以即便教师强调要验算,他们也不按要求做。
         综上所述,计算可以说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初中、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都离不开计算,都与计算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然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文章提到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六个方面的策略,这是有一定成效的。
         参考文献
         [1]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
         [2]王百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