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各期不同滴度梅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月8期   作者:刘思
[导读] 研究分析各期不同滴度梅毒给予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
刘思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各期不同滴度梅毒给予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均采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统计治疗有效性。结果:70例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64.29%,其中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晚期潜伏4个分期的治愈率分别为76.00%、69.23%、60.00%、41.67%。结论:早期梅毒应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梅毒;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转阴率;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eftriaxone sodium and benzathine penicillin combined treatment for syphilis with different titers at different stages. Methods: 70 cases of syphilis with different titers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ceftriaxone sodium and benzathine penicilli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70 cases of syphilis with different titers at different stages reached 64.29% after treatment, among which the cure rate of stage I, stage II, early latent stage and late latent stage were 76.00%, 69.23%, 60.00% and 41.6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eftriaxone sodium and benzathine penicill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early syphilis.
 
【 Key words 】 syphilis; Ceftriaxone sodium; Benzathine penicillin; Overcast rate; The effect
梅毒发病率目前高居传染病第3位,仅次于肝炎与肺结核,属于慢性性传播性疾病,且近年呈现发病率上升趋势[1]。治疗梅毒临床多采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转阴率较好,但部分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仍就呈阳性。头孢曲松钠的抗菌作用强,是头孢菌素第三代抗生素。为提升治疗梅毒效果,本次研究分析了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各期不同滴度梅毒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龄19-76(42.83±2.91)岁,所有患者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RPR阳性,滴度为1:4-1:128,包括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晚期潜伏4个分期(见表1),所有患者均运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方案治疗。
 
1.2治疗方法
70例梅毒患者每日1次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g,连续治疗14天,后停药7天,第28天开始每周1次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注射3周。首次治疗时可预防性应用泼尼松,以预防吉海氏反应。
1.3观察指标
以治疗后3个月RPR转阴情况或下降是否≥4倍情况初步评价治疗转归,其中治愈即外周血清RPR转阴;显效即RPR下降≥4倍;无效即未达到上述标准[2]。
1.4统计学分析
处理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0例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经过治疗3个月后复查总有效率达到了64.29%,其中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晚期潜伏4个分期的治愈率分别为76.00%、69.23%、60.00%、41.67%。见表2.
 
 
3、讨论
潜伏期阶段为梅毒患者比例最多的时期,患者在感染病原体后,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或因未进行规范治疗,致使梅毒暂时被控制,不会发病。但梅毒病原体尚未清除,患者一旦出现机体免疫力低下,病原体极易侵袭脏器或皮肤黏膜,从而出现多种临床症状[3]。苄星青霉素为治疗梅毒常用药,但是单纯治疗患者转阴率仍不理想[4]。头孢曲松钠近年来在抗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为进一步提高梅毒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探究了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不同时期梅毒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70例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64.29%,提示联合治疗的疗效较为满意,治疗有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一期、二期、早期潜伏、晚期潜伏4个分期的治愈率分别为76.00%、69.23%、60.00%、41.67%,结果提示与早期、晚期潜伏阶段相比较,于一期、二期治疗可以获得更高的抗菌疗效。头孢曲松钠的半衰期长,机体药物浓度高,抗菌作用强,提高了梅毒螺旋体的灭菌效果,晚期潜伏阶段联合治疗效果不显著,故建议临床此阶段可以采取其他方案治疗,以尽可能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从不同分期层面探究了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效果,并以梅毒患者血清RPR转归及滴度下降情况作为评价疗效标准,结果发现联合治疗对于一期、二期的早期梅毒治疗起到了较为显著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对于潜伏阶段梅毒的治疗,仍有一定局限性。此外,本次研究随访时间较短,进一步研究可延长随访时间,分析RPR转阴后的梅毒患者在停药后是否会出现复发情况,以了解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远期疗效,此外,还可进一步探究潜伏期梅毒的有效治疗方案,以不断完善各个时期梅毒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及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闫宁,陈斌,于晓云,等.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对各期不同滴度梅毒患者血清学转归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9,28(11):133-136.
[2]翁文佳,闫俊玲,高艳青.头孢曲松治疗HIV阴性无症状神经梅毒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35(11):667-669.
[3]王燕,陆秋娟.不同妊娠期梅毒治疗对妊娠不良结局以及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7,26(1):51-54.
[4]罗世荣,范瑞青,李欣.早期梅毒患者驱梅前后血清TRUST滴度及hs-CRP水平变化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1):1515-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