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张汉文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汉文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BIM是建筑信息模型,主要应用于工程设计、建筑建造等作业中,利用三维模型融合数字化技术整合管理信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提升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BIM是建筑信息模型,主要应用于工程设计、建筑建造等作业中,利用三维模型融合数字化技术整合管理信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提升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施工要求的不断提升,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要求逐步提高,BIM技术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能够实现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为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IM;建筑给排水;工程;应用
        引言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进而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中各项信息的动态管理,通过将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工具即基本原件看作基本元素,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这些元素转化成相应的规律组合成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方通过观察建筑信息模型就可以随时地查阅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动态资料,同时BIM信息模型中的各项数据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因此管理人员通过查阅信息数据模型就可以了解到建筑工程中实时更新的动态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获取建筑工程中不同阶段的有效信息。
        1BIM建筑信息模型内涵及设计优势分析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全面有效评估,获悉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创新、校核,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和应用的智能分享和链接,较好地体现其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数据丰富、目标导向、智能化、参数数字化的设施展示平台,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3D设计和规划,涵盖建筑工程的各建筑要素性能、成本估算、材料存储、项目进度等信息,较好地实现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BIM的三维设计能够真实地展示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建筑实体,涵盖建筑项目中各个构件的所有属性,如:材料、材质等,随时查看和获悉建筑给排水工程模型构件的所有信息,并进行项目设计的修改和调整。
        2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2.1应用BIM技术对设计图纸可视化处理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主体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建筑主体具有直观性,设计人员从施工的情况出发展开设计,还可以根据施工的变化情况做出调整。排水工程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且是建筑主体中的隐性工程,要修改设计图纸有很大的难度,还有可能影响相关的工程项目。按照传统的设计方式,设计图纸多而且复杂,施工人员按照图纸展开工作非常不便,甚至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应用BIM技术设计图纸,整个的施工效果图是可视化的,而且立体呈现。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观察实体模型并进行测量,对施工图产生直观的印象。应用BIM技术还可拆解设计方案,根据施工需要形成剖面图、全视图、断面图等等,施工人员可以对工程项目全方位观察。BIM技术有很好的兼容性,其应用中结合使用CAD技术,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各种设计标准都能够准确反馈,保证构建的虚拟模型具有真实可靠性。
        2.2建筑信息参数化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实现建筑信息参数化设计,通过将建筑各类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以及分类,实现数据化管理和储存,数据模型构建。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数据模型的数据一旦出现变化,则对应的建筑相关设计数据以及方案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修正,防止设计与实际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开展。建筑信息参数化设计应用的优势在于,能够让BIM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直接传输导入到计算机上,让数据以及模型等信息更为直观的展现,工作人员数据库的使用更为高效更为高质量,整体工程的推进更为安全可靠。


        2.3管线碰撞交叉的检查
        在三维模型中进行管线碰撞交叉检查,一般采用REVIT⁃MEP程序,在程序内利用自动碰撞等功能,将管线相关信息输入后,程序会自动进行碰撞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线的位置,避免实际施工中遇到问题。在完成相应的碰撞交叉检查后,程序会向设计人员提交检查报告,在报告内会详细标注发生碰撞位置的相关信息,有助于设计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修改设计方案。此外在管道修改过程中,通过Revit系统将不同的图纸信息进行汇总,在汇总中对比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存在的差距,随后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管道的修改,避免影响到工程进度,有效减少产生的成本。
        2.4通过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进行协同设计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的设计模式那么CAD只是用于设计的绘图工具,无法在图纸中加载过多的附加信息,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绘图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向结构专业提供荷载、向建筑电气专业提供用电负荷等,但是设计人员通过BIM技术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就可以将建筑结构物中的所有信息数据绘制在模型中,建筑工程中的其他专业直接通过信息数据模型就可以读取相关的信息,甚至不同部门的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实时更新,将建筑工程中的所有专业都绘制于统一的信息数据模型中,这样就可以在简化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建筑工程中各个工种之间的协同性和联动性。另外我国设计院在采用CAD平台进行网络协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互相引用的参照方式进行图形的加载,但是在图形加载过程中,其他设计人员无法对图形进行及时的修改,这便使得设计图纸中的相关信息不能实时更新,影响工程设计中的信息传递。但是在基于BIM技术的背景下,便可以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同一个信息模型中进行工作,例如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实时观察到消防系统设计人员对图纸的修改,同时再通过借鉴其他专业设计人员对图纸的动态修改,就可以加强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协同设计质量。
        2.5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和应用
        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机电管线各专业设计人员配合不协调、建筑空间浪费严重的现象,要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各管线的空间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资源,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布局优化设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安装工艺流程、设备材料运输、维修操作空间等因素,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布局优化设计。具体实施方法为:①3D漫游检查。通过BIM技术现场观察建筑给排水工程不同部位的安装情况,依照设定的视角、移动速度参数行走,快速分辨明显的管道相交点,标记出管道碰撞点,避免管道碰撞点繁多的现象,解决管道高度不足、房间净高不够、维修空间狭窄等问题。采用视点保存检查法和路径漫游法,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模型的检查。②4D模拟施工。基于3D模型的前提集成时间维度,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避免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理解的分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可以采用先进的BIM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构建建筑给排水工程结构模型和MEP管道模型,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各类模型的碰撞检测,规避不同专业管道相互交叉和碰撞的现象,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零碰撞,减少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期延误和返工现象,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提供立体化的数据支撑,并对建筑给排水管道的维修维护带来便利。后续还要深入挖掘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更好地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效率和管理效益,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乐振,王建珣,肖璐.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7,000(008):194.
        [2]黄志兵.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2016(12):5.
        [3]廖娴.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000(009):P.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