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郑玉秀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郑玉秀
[导读] 摘要:为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需求,并为城市化发展进程奠定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市政道路工程,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身份证号:46000319880507XXXX
        摘要:为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需求,并为城市化发展进程奠定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市政道路工程,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排水管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排水管道在实际施工中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容易引起管道管线、电缆、回填沉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施工的角度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对城市功能发挥带来极大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直接的改变。因此在世界市政施工中需要切实做好的道路排水管道方面的施工技术处理。从根源上排水管道施工问题,为加速城市建设提供便利。
        一、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特点分析
        1.工期要求较为急迫。排水管道的施工是需要在地下进行的,因此,它需要对地面进行一定范围的改动,而城市中这样的施工必然会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并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基于此,就需要施工单位要以最快的速度,高质高量的完成管线的开挖、埋设和填土工作,确保不会因此而给城市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2.施工现场空间狭窄。为了尽可能的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为最低,它的施工场地选择往往会根据管线铺设的实际所需空间大小来决定,一般不会有太大的空间占用。
        3.管线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排水管道施工会与地下供暖线路、供水线路、供电线路交叉进行,是一个较为密集复杂的施工环境,在施工时需要有严格的规划,保证不会造成其他管线的损坏。
        二、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1.管道沟槽挖掘技术。要点研究由于进行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施工最先要做的就是进行管道沟槽的挖掘工作,这一施工步骤是进行管道铺设的基础,若沟槽挖掘工作中出现问题,则后期管道施工就会遇到困难,会出现不得不返工的情况,延误工程工期,管道沟槽挖掘的技术要点如下。(1)根据施工规划确定管道沟槽位置。一般管道沟槽挖掘工作易受附近地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沟槽位置选择时就要严格考察道路施工附近的地质情况,还要对水文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勘査,这些都是影响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因素。在挖掘沟槽之前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据科学确定挖掘位置和方案。(2)进行边坡的防护工作。一般管道沟槽的边坡都需要进行支护,施工人员要在对施工地区地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质情况选取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排水管道工程基础施工的平稳推行。一般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边坡支护所用的技术,如果选取了钉支护技术来进行管道沟槽的边坡防护,则要将所使用的土钉和边坡附近土体环境之间接触的作用力最大化,只有土钉和周围土体嵌合完好时,沟槽的边坡支护效果才最好。在进行沟槽边坡支护时还要谨慎选择材料,一般可用碎石堆砌一个挡土墙,这样就可以保护沟槽不受侧压力的侵蚀。
        2.管道的沟底施工技术。要点在排水管道沟槽挖掘完成后,须对沟底进行技术施工处理,一般管道沟槽的底部都会有一些碎石块,要将其中颗粒较大的清理出去,以免在管道的下方因存在碎石出现空隙,造成管道沟底应力不均引起塌方,当管道沟槽底部的土质较为平整时,就可采取措施来进行土层处理了。土层处理的方法必须根据土质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沟槽底部的图纸较为松散,则可运用重锤法进行土质夯实,排水法等其他方法也可以配合使用,保证处理后的管道沟底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通过沟底土质处理施工可杜绝沟槽底部不平整、不稳定的问题,减少管道施工的安全隐患。


        3.排水基准管安装。在安装基准管时,需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地基承载力不能达到施工设计要求,则会对管道安装带来危险,使其易出现管道路线偏离或者管道塌方。当管道中的承载力不够时,需向沟槽中铺设砂层。该砂层材料粒径控制在2cm以下,砂石铺设在30cm左右。然后采用夯实法对其进行夯实处理。在人工挖掘方式下,对管道的垫层进行处理,从管道与垫层接触的地方向下挖适当深度,从垫层下方挖出的土层可以被直接利用,回填到管道两侧,然后对管道与垫层的接缝处进行夯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在管道边缘形成一个高度适宜的弧基,该弧基能够后为基准管安装提供施工基础。以上施工环节都是基准管施工前的准备为工作,在施工中需要做好细节处理后方可进行基准管施工。基准管的选择需在管道施工规范下进行。当选择好基准管之后,对管中心轴线、中心高程误差进行分析,其数值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控制在30mm以内,误差过于大将会造成基准管安装出现问题。在基准管的实际安装环节,为提升管道安装的精度,提升管道安装质量,不能将误差设置为30mm,误差越小越好,一般将误差降到10mm以内。该误差度能够有效避免基准管安装及对后续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技术等原因,基准管中心线经常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当基准管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基准管的中心管轴线进行校正。在实际校正环节中,可以采用长度为2.5m的角铁,将角铁直接放置在管道内部,并将角铁中心标出来,在中心处放置一个垂球,在水平尺下将角铁调整水平。经过以上处理后管道中心线的校正基本可实现,施工人员还可用经纬仪十字线与垂线进行对比,确定基准管的偏差。在该种测量方式下,若经纬仪与十字线之间相互重合,则说明管道基准管中心线误差微小。
        4.排水后续管安装。在管道基准线安装完毕后进行后续管的安装。实际安装需要做到以下内容。(1)后续管道工作坑开挖。工作坑就是为了对实际管材的吊装以及管道之间缝隙的连接,其工作坑的宽度与管道外径相同。(2)管道承口与基准管插口之间的相互靠近,需履带式起重机来进行操作。在起重机调动管道时,需保证承口、插口相互平行。
        5.排水管道闭水实验。为提高管道施工的质量,在管道施工后要开展闭水试验工作,该试验可全面探査管道施工的质量问题。闭水试验顾名思义,就是先将管道进行封闭,施工管理人员检查管道的外观、管道沟槽等相关质量问题,并确认质量合格后,再对沟槽内积水进行排空、确定管道预留孔不会发生漏水的情况,最后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管道两端进行封堵,封堵一般采用的封堵板也要在闭水试验前确定符合试验的承载要求,闭水试验并不是从头到尾全部管道一次试验完成的,要自上到下依次进行管道闭水试验,此模式不仅可以将管道上游所用的水用到下游闭水试验中,还能避免因为管道过长而出现査找问题困难的情况,既节约了施工用水,又降低了操作难度。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与环节,其良好的施工质量,是确保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基础,更是避免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作受到影响的前提保障。对此,本文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做出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为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做出积极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曹建.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0):52.
        [2]陈朝.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低碳世界,2018(32):202~203.
        [3]张浩.浅谈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建材,2018(2):196+198.
        [4]沈志.市政道路承插式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8,01:172.
        [5]李瑞.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8,02:363+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