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鸿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我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园林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需要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显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将当地民俗风情与生态植物的文化内涵结合,在设计时适当的搭配生态植物,通过生态植物的配置使园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本文论述了生态植物配置在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对园林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园林设计;生态生态植物;选配研究
生态园林对于环境的净化作用以及对于整个地区的美化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生态园林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最终的目的是适合人们发展和居住,为人们创作出更合适居住的环境。因此,在队生态园林景观进行布局和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所学到的知识,对大自然的环境和有效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植物优化配置的注意事项
1.1要注意生态植物的多样性排列、组合
从生态植物学的生长规律来看,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就会更加稳定,不仅仅能让调节空气的功能发挥到最佳,还可以给居民提供审美、放松心情的空间。园林景观设计不能等同于连绵数千公里、中无杂树的白桦林,也不是一直生长在东北边境的东北松林,是不同类型的生态植物进行优化、组合,发挥出不同生态植物之间的化学感性,通过生态植物之间的互补性来促进生态植物的生长,有效发挥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园林绿化维护成本。
1.2要注意生态植物之间的营养互补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植物优化配置中,不是多种生态植物的简单堆砌、排列,也不是生态植物种类越多越少,而是要科学搭配,尤其是要注意生态植物之间的营养互补,搭配不当的话,就是影响生态植物的成活率,达不到美化、绿化效果。比如树冠过大的树种,如杨树、柳树、梧桐等,和一些树冠小的树种种在一起的话,大树不单单夺走了小树的营养,还挡住了小树的光照,也剥夺了小树的生长空间,这样就出现大树就越大、小树几乎长不起来的状况;藤蔓生态植物的过度种植,它们会寄生、缠绕着主干树上,也影响了主干树的成长;还有,松柏树和蔷薇科生态植物种在一起的话,就会给病原体提升繁殖空间,会诱发病虫害等等。所以,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植物优化配置一定要在专家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重视,科学规划、科学搭配,发挥出1+1>2的效果。
1.3要注意生态植物生长的地域性
我国地域庞大、幅员辽阔,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气候环境、土壤、光照、降水、温度等特征,不同的城市与地方都会适宜种植某几类生态植物,不适宜其他生态植物的种植。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人都有深刻的认识,《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就意味着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注意生态植物生长的地域性。例如,阳性生态植物必须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隐性生态植物就需要种植在背阴、阴凉的环境中,让景观生态植物遵循自然界的生长规律,把生态植物种植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
2园林设计中生态植物配置及造景的相关策略
2.1生态植物之间的配置技巧
风景园林的观赏性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生态植物形态各异色彩缤纷。
在园林设计时,需要将不同的生态植物进行搭配,将高低不同、五颜六色的生态植物结合其它元素,错落有致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生机勃勃的生态植物生态体系,使整个风景园林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乔木和灌木组合是经典的生态植物搭配模式之一。乔木灌木一高一低,通过精心设计层次分明,色彩对比明显,线条流畅让人赏心悦目。人们常说红花绿叶,鲜花和绿叶的配合也同样经典,“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轮美奂的描写了荷叶和荷花组成的映日美景,所以在园林设计时通过不同生态植物显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是一种常用的配置技巧。
2.2根据生态植物特性配置
园林生态植物进行配置具体要突显出其整体性以及协调性。在搭配当中,一定要按照所在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现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提倡对园林分区设计,如此显示出分区的特征,比方说利用假山展现出园林独特的魅力。还例如利用竹子来作为分区设计的重点,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同或者不同类型的竹子,进而加强园林的总体美观程度。配置单生态植物群体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生态植物群体之间存在部分重叠;配置单体生态植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基数原则展开配置。生态植物树木的挑选当中,确保每一个组的生态植物不能过多,也要遵照园林生态植物的基础配置原则。生态植物配置技术原则能够保证不同种类进行互补,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生态植物布局结束后,还需要对不同生态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虑,确保从视觉上确保生态植物间的相互衔接,从而凸显出风景园林的特点。
2.3注重趣味性
风景园林施工生态植物配置当中,要重视趣味性,需要利用那些看起来较为平淡、较为单调的山石花木元素,设计出较为丰富的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当中,要重视色彩以及造型的艺术性,加入趣味性,模仿较为优秀的自然地形,显示出生态植物配置的趣味性。适当的利用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植物以及花卉,通过利用具备特色的生态植物与花卉让园林绿化变得更具风格。花木配置要疏密结合,灌木和乔木交错种植,凸显出生态植物的趣味性。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当中,通过生态植物的不同形态打造出不同风格的景色,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园林景观当中设置好热带风情,配置颜色鲜艳的花灌木,让园林绿化工程的配置效果变得更显著。
3生态园林设计中影响植物配置的因素
3.1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因素
观赏性是生态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为了提升生态园林的观赏性,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使人们能够从生态园林中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以及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在保证观赏性的同时尽量体现出大自然的生命力。因此,在确定植物配置时应尽量避免单调、雷同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应防止出现过度追求创新,不符合大众审美的现象。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植物的种类十分丰富,这些植物的特点与形态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中,需要根据植物生长季节的不同确定不同季节的植物配置,确保在一年四季都能够实现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性。
3.2植物的颜色搭配
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中,植物的颜色搭配是植物配置重要因素。在自然界中,植物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的色彩鲜艳,有的色彩暗淡,只有对这些色彩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园林的美观性,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在具体的搭配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颜色为背景颜色,这时可以选择四季常青的植物,保证背景颜色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梧桐树、四季青等。在确定背景颜色后,可以根据植物颜色以及生长季节的不同来进行颜色搭配,确保生态园林在任何季节都能够有丰富的色彩,有效的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融.生态型城市公园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以公园绿地为例[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
[2]杨宗波,徐小玲,杨松玉,胡宜琼,杨发新.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以满都海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