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周海库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周海库
[导读]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所处的生存空间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金建泰和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房山区  102400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所处的生存空间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风景园林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生态自然环境的改善净化了空气质量,调节了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在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中风景园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放松身心的场所在闲暇之余就能够贴近大自然厚受一种自然带来我们的轻松感觉从而减少因忙碌的社会活动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更加美丽的栖息地,让城市更加适合更多人居住,改善优化城市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灰尘雾霾等恶劣的自然天气。同时园林景观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魅力服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然而,在当前我国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增加城市的美丽,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必须解决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的不足。从这几方面来说,风景园林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加强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从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应用
        1风景园林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
        1.1严控园林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质量
        众所周知,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类型的施工材料,并且施工材料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风景园林施工中可以选择的施工材料种类及数量也非常多,所以科学合理地选择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施工材料至关重要,要重视材料质量的保证。但是,正因为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材料非常多,可选择性大,导致风景园林施工中材料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好的材料会严重影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所以要重视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风景园林施工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风景园林施工材料监管制度,对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进行监督管理,只有质量符合施工标准,才能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
        1.2严控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十分关键,而土方工程与绿化工程是风景园林施工中两个重要的施工内容,所以要重视对土方工程与绿化工程的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的控制。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保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严格遵循国家风景园林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且要重视施工中安全隐患的排除,保证施工设施设备的质量,并重视提升风景园林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
        1.3植被种植要遵循植物生长习性原则
        不同类型的植物,其生长习性也不尽相同,所以风景园林对植被的选择十分重要,而且要注重遵循植被的生长习性。一般施工过程中遵循植被的生长习性,有利于植被健康地生长,有利于保障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如果不遵循植被的生长习性,则植被在其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其健康生长,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植物死亡的情况,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分析
        为践行节能环保理念,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愈发重视对雨水回收工艺的应用,该技术可以在保证园林发挥出应有效用的前提下,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雨水回收工艺在众多风景园林项目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主要是进行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通过对过滤、沉淀等工艺的应用进行雨水的净化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雨水资源用于植被灌溉或人工湖换水,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视园林情况进行雨水回收池的人工修建,降雨后土壤会进行雨水资源的第一次过滤,土壤中过滤的雨水被回收池收集,然后连接过滤、沉淀池进行雨水的二次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植被灌溉。针对雨水回收系统的设置,需对园林中车道、步行道进行特殊设置,如采用渗透性较强的地砖材料铺设道路,并选择根系发达、水体接触面较大的植物。而针对过滤区域的设置,则可以种植具备毒物质降解作用的植物,在过滤雨水资源的同时,达到改善区域水质的目的。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提升措施
        3.1设计规划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前期,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场地,全面调查现场情况,及时记录地势、地形、气候等信息,全面保证设计规划方案合理性和安全性,以便为工程施工实践提供依据。

设计规划阶段统计材料、设备用量,进而优化施工程序、细化施工目标,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施工目的,确保技术优势全面发挥。设计规划技术升级的前提条件,即创新设计理念、改变设计方法,为风景园林项目现代化施工提供可靠性支持。除此之外,适当优化施工工序,这对交叉施工环节有导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各部门间协调关系,并明确工作任务,高效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3.2定点放线技术
        定点放线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园林施工整体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园林施工成效,务必重视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定点放线的规范化开展。针对树木植物的定点放线,需以断面与中心线为依据开展放样作业,在界定植物位置时,可利用白灰精准标记。若园林施工规模较大,则可以视情况采用网格法工艺来提升园林施工的规范性。具体施工过程为:首先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网格比例的确定,并以网格比例为基准进行现场网格划分。其次,植物种植的位置以网格横坐标为基准确定。最后,借助全站仪设备开展精准化的植物定点放样。除定点方线技术之外,小品施工的应用同样较为常见,可通过小品施工来提升园林内景观整体的协调性。如依据园林实际建设需求进行水亭的设计,并立足于景观整体布局角度考虑水亭建于水面还是水迹。
        3.3土壤优化技术
        园林植物各阶段的生长离不开土壤,适当改良土壤处理技术,考虑养分、温度、湿度、透气效果等影响因素,以便为植物提供所需养分。在此期间,综合性分析影响因素,据此优化土壤改良方案,进而提高植物成活率,并保证生态环境稳定性和平衡性。现今,园林树种日益丰富,且外地树种大量引进,要想真正提高土壤质量,定要创新土壤优化技术,以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各类植物提供适宜土壤环境。
        3.4材料使用技术
        要想提高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水平,应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及工艺,针对施工材料细致筛选,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对于质管员来说,应结合工作经验详尽分析相关施工材料性能,根据检测项目差异性对其细致记录,使其满足优质园林建设标准。具体来说,风景园林建设单位组建专业化技术团队,技术人员动态观察施工材料在市场流通情况,并主动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真正掌握施工材料使用效果,避免后期出现返工现象。选用材料时,从实用性、安全性、艺术性等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适当改善工程施工技术,确保材料资源有效配置,进而提升园林工程管理水平。
        3.5植物养护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期间,涉及植物品种选择、植物移栽、植物后期养护等工作,对于外地植物,应考虑环境适应性,否则植物将缓慢生长,大大降低成活率。基于此,合理应用植物养护技术,客观分析不同品种植物生长条件,在土壤性质、土层深度、土球半径等方面认真分析,尽可能满足外地植物健康生长需要。具体养护注意事项为:观察栽植土是否有更换必要;分析地表土层结构,记录不同地表土层深度的土层结构,参照相关要求予以判断;挖坑栽植时,妥善处理土球半径与树坑大小间的关系;裸根植物根深浅于树坑深度,二者差值最少为10cm;植物移栽后,定期除草、除虫,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并适量输入营养液,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苗木修剪后,于剪口处均匀涂抹保护剂,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根据植物各生长阶段水分供应需要,适当控制浇水量;因植物肥量存在供应差异性,且施肥间隔不等,所以要选择适合肥料,合理控制施肥频次和数量;一旦气温升高,针对苗木遮阳处理,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产生灼伤现象,最终降低苗木成活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能否长久运行及其效益与作用的体现,受到施工技术应用的直接影响。对此,需做到园林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施相关施工技术,保证园林工程各工序的高质量施工,为园林植被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金星.试论怎样做好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142.
        [2]宫春亭,禹平,于倩倩,许天委.浅析园林施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07:211-213.
        [3]邵晓堤,周泉荣.关于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改进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5,19:204.
        [4]孙美芳,颜兵文,喻燕.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绿色科技,2016,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