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局市场监测评价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现阶段国内经济不断促进内循环发展,道路交通行业随之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在铁路运输发展过程当中,较为良好的运行环境以及秩序、机械设备的维护等等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安全成为了铁路运输企业工作的重要指标。鉴于员工行为是影响铁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铁路运输公司的员工行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来改善交通安全。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车辆安全的影响因素,然后考察了铁路车辆安全危险作业中员工的行为,最后提出了铁路车辆安全作业中员工行为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铁路运输交通安全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员工作业
相关员工作业行为主要是指在完成相关任务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各种表现,对于大多数作业行为来讲,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以及训练后获得的。通过观察几起现有铁路运输事故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人员的操作因素占据了原因大部分因素,因此采取措施监督铁路企业员工的行为作为提高铁路车辆安全性的起点。人类行为包括心理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是职业行为准则的内在核心。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对操作者行为进行有效了解可以预测人的作业行为习惯,并应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减少行车操作期间的不安全性,并实现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目标。
1 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在铁路运输过程当中由于其属于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因此在实际行车过程当中影响安全的因素也十分多,同时在各个因素之间往往会造成多可能性安全事故,但是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点重要因素:
(1)人为因素
通过对相关发生的几起铁路运输事故进行深入研究,相关分析原因表明,在铁路运输过程当中人的因素是铁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有鉴于铁路运输本身的运营特点,员工在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行中是动态的、主导的和创造性的。对铁路安全有影响的人包括系统外相关成员和系统内相关成员这两部分。其中,系统内成员的技术操作水平以及自身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群体素质等等都有可能会对轨道交通的安全产生较为直接影响,而系统外相关成员主要是通过影响系统内成员条件因素从而对铁路安全造成直接性影响。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内部环境以及相对应的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在轨道交通系统的内部当中进行运行所处的环境,包括相关交通系统社会环境以及相对应的运行环境等等,也可以将其认为是有效通过系统中反映轨道交通系统的外部社会环境。而相对应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在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等等环境。
(3)管理因素
在铁路运输系统当中相关安全管理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环境,同时其被允许轨道交通环境、设备和人员有效地训练一个系统从而进一步实现期望目标。虽然环境、人员和设备是造成轨道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这些直接原因的产生大多数都是由管理因素所主导的,因此可以说管理是整合到铁路运输安全的所有影响因素中的。影响铁路安全的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组织、安全信息、安全法治、安全教育和安全资金管理等等多个方面。
2 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中员工不安全作业行为
铁路运输企业当中员工的不安全作业行为直接为铁路运输行车埋下了隐患,同时这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纵观以往的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事故可以发现主要是以下几点问题所引起铁路运输行车安全中员工不安全作业行为。
(1)不良习惯
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员工由于在长时间重复同样的工作以此作为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长年累月下难免出现工作人员工作情绪激动、厌倦和其他工作不良作风习惯,导致整个铁路运输过程的安全风险很高。
(2)心理因素
每个铁路运输企业员工都有自己潜在的个性,包括自负心理以及好胜心理、标新立异心理等等。许多高管们很容易忽视这些潜在的心理因素。
第二,当员工在工作中承担与其心理素质不相符的职责时,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不安全的工作心理倾向,从而在某个时候导致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与此同时,一些员工可能会因为一些主观愿望而在工作中做出十分危险的行为,例如边工作边聊天以避免工作中的无聊,或者简化操作程序以减轻工作负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行车不安全性。
(3)违章行为
当铁路人员的日常操作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充分的监控时,或者当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心理想法时,员工可能会在长期的操作中出现疏忽大意以及懈怠心理等等问题,从而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不断发生各种违规行为操作,从而进一步影响车辆行车安全。
3 提高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的员工作业行为建议
3.1 实施标准化管理
首先相关机构层面的第一步应当是制定出铁路安全员工行为守则,并在实施过程当中进行严格执行,以确保相关员工行为的标准化管理。例如,在轨道交通中,重要部件如型号检验、机车检验、联合机车控制和起重机操作,或普通部件如清洁打扫等等操作,都应当严格执行标准管理模式,以避免员工因高强度检验工作而出现懈怠情绪或者离岗现象,从而提高操作标准,减少安全事故可能性。
3.2 激励员工参与安全活动
为了能够进一步使员工意识到工作安全性,应当使得他们不断地接触到有关铁路运输安全运行的知识和思想,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企业内部组织的各种安全活动是有效的措施之一。铁路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要求员工积极参与,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了解铁路运输安全,以便通过在潜移默化过程当中逐渐教育员工操作安全,然后进一步有效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提高道路安全。
3.3 强化员工安全行车培训
在思想以及制度方面都需要对员工的职业行为实施较为安全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具体的知识培训,使员工能够通过加强自身道路安全方面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技能和改善铁路运输方面的道路安全等等方面来提高他们在铁路道路安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应当着重侧重于理论和实践,包括日常运营中的当前操作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以进一步有效确保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营中使用最正确和安全的操作方法。
3.4 加强监控和审查力度
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安全作业以及行车有效实施到位,应当建立起保障制度,同时有效应用工作人员掌握的技能以及加强对工作人员运作监测和审查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监控工作中,应当实现高频实时监控模式,实时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报告和记录问题,避免员工工作中出现马虎的问题。第二,有必要进行定期审查,在监测注册数据的基础上对员工进行评估,结合现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制裁以及精神和物质奖励。为了在员工的工作中不断激励员工,应当始终关注员工的正确标准操作和安全标准,全面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行车安全。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行车安全作为铁路运输当中的关键点,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十分之多,包含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等等,在铁路运输过程当中相关设备以及行车秩序管理等等都需要人去进行维护控制,同时相关行车安全环境以及制度等等都需要人去建立,因此必须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才能够有效预防铁路行车安全事故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桂荣.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20):684.
[2]李聪.浅谈轨道交通行车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62(16):147-148.
[3]董小纯.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作业行为与行车安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2):675.
作者简介:贾宝峰 男(1980.01-)北京市顺义区 汉 大学本科 北京铁路局市场监测评价中心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