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108
摘要:在实际的施工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其结构施工技术是最为主要的施工技术,然而,因为其在实际的使用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如地质环境、气候、施工单位施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要着重对裂缝问题加以关注,基于这一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接着对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加以阐述,最后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给相关人士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混凝土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也是核心的材料,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是建设施工的基础。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一定要将材料的选择重视起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有效抑制裂缝的产生,是当前建筑领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分析
在建筑工程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化话时代的来临,作为工程人,应该让土木工程建筑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努力的创新发展新技术,以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得到整体的提升。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土木工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容易被遗漏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的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或者采取措施将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弥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材料施工材料。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造成施工质量缺陷的主要成因,也容易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应该从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着手去分析其裂缝问题的成因,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在遇水会发生反应产生很多的热量;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缺陷等问题。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3.1 温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时,由于其质量极易被温度影响。基于这一现状,在施工期间,如果外界的温度差异较大,这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这样一来,极易出现裂缝的情况。
3.2 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土木工程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混凝土浇筑后凝结硬化的质量,这时,就应该确保其有约两成的水分,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因施工人员不能对混凝土施工后,养护期间的水分蒸发进行有效控制而增大混凝土的收缩,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进而影响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基于这一现状,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一般而言,施工人员会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等,因此,这就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应该有效控制混凝土水分蒸发,这一环节会对整个施工流程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加以重视,以便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减少裂缝现象,确保施工流程的高效性、合理性。
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措施
4.1 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土木工程建筑当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是加强水化热控制力度,水化热主要来源于水泥材料,施工企业要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从根本上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在选择水泥材料的过程当中,尽可能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材料,常见的主要有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等等。
例如,在本工程项目当中,施工单位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水化热保持在42.5℃~52.5℃左右,与该地区的温度差异比较小,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面积裂缝的概率,真正达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此外,施工单位还要科学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热现象。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在实际施工前,需要进行多次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出现水化热现象,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与密实度。施工单位也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添加量在20.0%左右,进而更好的减少水泥使用量。
4.2 温度控制
一般来说为了快速降低混凝土水热反应的温度,会采用强制降温的措施。在混凝土凝固前,可以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将冷水注入水管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大量聚集,导致的膨胀问题。在混凝土中主要是水泥与水产生水热反应,因此为了降低水热反应的热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减少水泥的使用。或者可以选用低热水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对温度进行控制的关键就是避免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部产生较大的温差,因此也可以采用不保温法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以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保温处理,可以浇热水,也可以覆盖保温层,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快速的下降,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在这个过程中要让混凝土自然冷却,避免人为散热,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4.3 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到位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80mm,为此,需将角度特征调整为1:6。在实际浇筑施工过程中,要利用地泵对混凝土进行倒退式浇筑,在保证泵口与软管充分衔接的同时,采用左右交合的方式,确保浇筑施工的正常运行。另外,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确保振捣垂直角度符合要求,如果钢筋配比较大,应当适当倾斜振捣角度,并将振捣高速调整在50cm左右。再者,为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需在完成上层混凝土振捣且下层还未初凝时,插入震动棒,并确定插入深度。
4.4 全方位动态监控施工过程
一般而言,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在现场,对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把控,与此同时,要按照浇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对那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实施全面的把控以及相应的预防,进一步确保试验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按照相应的检测结果可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配比方案进行有效的落实,进而确保施工的质量,使整个施工流程更加高效。同时,施工企业也必须认真严格地落实混凝土振捣施工人员的实操能力培训,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以提高浇筑、振捣、养护施工技术水平,并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科学的分析,例如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力度、做好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工作等等,能够保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较大裂缝。
参考文献:
[1]李明昊.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4):193-194.
[2]李勇.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0):18-19.
[3]黄馨.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205-206.
[4]郝俊明.刍议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25-26.
[5]李萍.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