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 于洪峰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于洪峰
[导读] 摘要:改革后,在我国高速发展下,带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各地都兴起了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与建设。
        身份证号码:23010319830206XXXX
        摘要:改革后,在我国高速发展下,带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各地都兴起了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与建设。在此基础之上,如何提升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已经成为当下土木工程施工领域所面临的直接问题。而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作业中,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采用的都是混凝土结构,其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技术设计因素等的影响之下,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这些裂缝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的外观,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质量,是土木工程施工中重要的质量问题。接下来,本文就从实际出发,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的实际过程,探究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形成和处理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对策研究
        引言
        对于当前的土木工程来说,它在建设工程中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土木建筑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大,对于现阶段的时代发展来说,钢筋混凝土已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它有着一定的其强度,并且提高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荷载能力,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强了结构上的稳定性。但是对于现阶段来说,土木工程无论是在施工中还是应用中都有可能发生裂缝现象,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工程病害,需要有关人员针对这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明确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并且对这些裂缝的类型进行详细的研究。
        1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的意义
        施工裂缝处理对于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一旦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将会给建筑结构质量和施工进度带来直接影响,引发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现象后,结构中钢筋材料暴露出来,在工程现场中,受到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子进入到混凝土结构中,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长时间下去,将会让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变化,引发结构软化问题,建筑结构无法承载工程整体重量,发生建筑塌陷等问题,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果没能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合理控制,将会让裂缝持续延伸,给后续工程维护管理增添难度,影响建筑应用功能发挥。
        2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形成原因
        2.1施工材料质量低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施工裂缝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土木工程施工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在使用混凝土材料时,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若混凝土配比不合理,达不到土木工程施工标准,则会导致混凝土受收缩性的影响,发生裂缝情况。除了控制混凝土配比质量,也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钢筋保存方法,如若钢筋保存不当,会受空气影响,出现表面氧化腐蚀现象,在使用钢筋施工时,会破坏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问题。
        2.2施工人员的操作因素
        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得当、正确、合理,也是影响土木建筑工程裂缝是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若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强,操作技巧熟练,那么就较小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有利于保证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的质量,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相对的,若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差,操作技巧生疏,那么就较大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不利于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
        2.3裂缝形成的温度变化因素
        温度的变化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形成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影响因素,这是由于在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大部分的工程施工采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造价相对比较便宜。

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其具有明显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的环境发生变化,混凝土就会膨胀或者收缩,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结构,导致裂缝的形成。除去外部温度的变化,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混凝土本身也会发生温度的变化。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会经历凝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结构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得整体混凝土结构温度的身后,当厚度温度下降,就会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两个方向的拉力,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
        3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对策
        3.1注重材质选择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在高铁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选好混凝土材料能够从根本上防止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前期,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在选材上,要结合工施工的实际需要,选择强度大、固性好的高质量的混凝土作为施工的建材。首先,施工人员要按照工程建材的要求和标准,严格把握混凝土的质量,尽量选择细骨料、含泥沙量少的原料作为混凝土的合成材料,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收缩性。其次,要做好对混凝土的储存工作,混凝土极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需要施工人员注意温度和湿度变化对混凝土造成的损害。最后,施工人员在选材上要重视混凝土材质的热导性,尽可能选择热导性强的混凝土材料。在制作混凝土前,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做适当的降温处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土木工程施工的要求。
        3.2规划施工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人员分工
        在管理过程中,一个好的管理责任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其能帮助各方面的负责人明确自身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业务,并知道相对应的奖惩机制,从而约束自身行为。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应该是垂直式的组织机构,主要由总施工负责人、中间管理层负责人和最终施工技术人员负责人构成。其中,总施工负责人就应明确好自身的责任,并对其下属的责任进行规划,保证其最终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结果。
        3.3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应力是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土木工程在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裂缝,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有效降低温度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规范操作,注意温度的实时监控,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都要测试其温度,必须控制施工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也要对材料温度进行检测,只有当温度达到施工的标准时,才能继续生产混凝土。在气温炎热的施工环境下,还可以通过利用低温水冷却砂石原料来达到降低浇筑温度的目的,但是必需注意散热操作,避免在温度降低时产生湿气。施工工作结束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裂缝的产生。首先,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工作后,应由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差,让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自身温度得到降低,减少混凝土约束应力,提升工程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它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裂缝现象,原因包括温度环境、施工方法等方面,有关人员应该对施工裂缝进行预防,并且对已经成型的裂缝采取灌浆法、电化学防护法等措施,从而避免裂缝对整体结构造成危害,提高工程的质量,做好相应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于洪超.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1644.
        [2]孙权权,张元元.高铁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J].消费导刊,2019(4):16-17.
        [3]刘忠彦,焦鑫.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2):46-47.
        [4]董正凯.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江西建材,2016(20):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