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渠水利工程服务中心 新疆五家渠 831300
摘要:为响应国家节约水资源的号召,提高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实施新技术支持下的农田节水灌溉,不仅要满足水利实际的需要,还需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节约问题,在保障农田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上,缓解用水现状。基于此,本文就优化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优化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管理
1引言
节水灌溉技术能否得到有效应用,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传统作业习惯和粗放经营的观念意识,是制约任何农业新技术发展的源头。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只重视收益,而忽略了一些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成本,尤其像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更是不计入成本核算之内,只注重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规划考虑。这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力度。
2 概述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村水利灌溉工程发挥着泄水、防洪以及灌溉等作用,但是大多数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位置都选择在了偏远的农村地区。受农村地势复杂条件的影响,施工条件非常艰苦,施工难度非常大。尤其是一些河流湖泊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还需要提前做好现场勘测工作,并进行截流和导流处理。另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建设还容易受到季节和水文条件的影响。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正常的施工建设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农村水利灌溉工程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对相应技术进行优化,强化农村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1]。
3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3.1 滴灌
一般而言,滴灌技术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出流孔口比较特别的滴头设定,或者是对滴灌带进行设定,让灌溉工作的水流,按照一滴一滴的模式,采用匀速的手段针对农作物的根部附近土壤进行灌溉操作。滴头方面的工作压力,主要是保持在50kpa-150kpa之间,出流的孔口表现出较小的特点,流速比较缓慢。滴灌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运转,提供较多的保障,在控制的容易程度上表现突出,不会出现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并且对灌溉的各项技术要求,都可以良好的部署、安排,因此在综合效益的创造过程中,可以由此来得到更好的发展成果。
3.2 喷灌
喷灌技术主要应用的是管道和水泵等基础设备,借助喷头就能对水流施压,从而将压力水直接喷洒在空中,有效实现广泛灌溉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喷灌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保证水流均匀地喷洒在植物上,并且能使全部农田得到灌溉。究其原理,就是借助水泵系统对用水进行增压处理,然后利用高水位的水源形成自然落差,从而达到灌溉的目的[2]。
3.3 雾灌
就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本身而言,各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产生差异性的影响,而且整体上能够实现的灌溉目标较为突出。雾灌的应用,符合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简单而言,雾灌的操作,也被称之为弥雾灌溉,其与滴灌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工作压力上,表现的较为突出,能够达到200kpa-400kpa之间,喷出的水滴方面,能够形成水雾的特点,其主要的技术功能,在于针对田间的空气湿度,开展更好的调整,促使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运转,能够由此来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3.4 渠道防渗漏
目前,多数农业生产地区都会采取这项基本措施,在农田灌溉工作中借助渠道防渗漏技术就能减少渗漏造成的水量流失,一定程度上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渠道防渗漏技术的过程中,因为要使用沥青、塑料薄膜、混凝土等基础材料,所以这项技术的涂料使用以及沥青维护方面的工作也非常关键。
另外,借助渠道防渗漏技术还能有效优化渠系水利用系数,这就从根本上搭建了安全防护管理的框架,实现输水管理工作安全推进的目标。
4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优化
4.1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水平,以节水灌溉工程的落实质量提高节水率。首先,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需要做好前期管理工作,促进节水灌溉工程有效建设。应发挥管理优势,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各个步骤形成监督管理,保障工程落实效果,发挥节水灌溉工程优势,为农田灌溉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良好动能。其次,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中,需要形成长效化管理意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效果,为农田灌溉提供有效支持,从而发挥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将项目落实到位,提高项目价值。这就需要在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中能够形成规划化的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权责分配,发挥“人”的作用形成科学管理,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 多种技术相互融合
我国地形环境复杂,加大了灌溉工程的难度,且每种灌溉方式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实行起来也比较困难。以极其缺水的地区为例,他们一般选用滴灌灌溉技术进行局部灌溉,这种局部灌溉方法灌溉时间长,但极大节约了水资源。滴灌技术要先安置管道,再在管道上扎上小孔,水流通过这些小孔精确地滴在每一株农作物上,从而实现彻底的灌溉。但是滴灌灌溉无法在大型土地里运用,因为滴灌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这时就可以将喷管式灌溉技术与滴灌灌溉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两种灌溉方式的优势,利用一根管子连接一些相关设备,设置相应的数据,通过喷头的压力,将水和化肥混合物喷洒到农作物处。这种灌溉方式既可以浇水,又可以施肥,一举两得[3]。并且这种灌溉方式也能被用在宽阔的土地上,利用压力,轻松将水运到远处。
4.3 整合配套设施
对于农田节水灌溉项目而言,除了要从人员管理和体系管理层面提升实际应用质量外,也要夯实设备配套基础,确保能依托管理标准维持管控工作的秩序,从而一定程度上优化管理水平。在农业灌溉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减少能耗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从而减少成本消耗,所以要依据实际情况配套具体措施和节水处理流程。首先,要对农田规模进行合理性确认,确保节水灌溉措施的整体水平能满足节水灌溉工作开展的基本需求,保证河网水系统提供项目能发挥实际作用。其次,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落实更加完整的农业灌溉管理区域,并且具体的管理工作要求需符合实用情况。最后,要结合种植现状和需求完善配套设施的处理。其中,渠道和电灌站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设备配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落实,才能提高整体管理效益和综合水平。落实信息资源网络化处理工作,打造更加高效的供电措施管理软件,及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4.4 更新节水设备
在农业灌溉上更换掉落后的设备,采用更为先进的灌溉设备,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我国农村地区的农田灌溉设备大多老旧,很多设备甚至已经失去了作用,因此必须要及时更换,既能促进水资源的有效节约,提高利用率,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5 结束语
随着水资源的不断利用,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加,水资源的问题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当下的重要任务是在农田水利中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利用灌溉方式,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从各方面进行水利开发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的生产,还能节约水资源。关键是要从国家号召开始,合理运用节水灌溉。这样不仅促进农业发展,还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彭先云.浅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J].南方农业,2018,12(35):156,162.
[2]吴楠.探究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J].科技风,2019,378(10):198.
[3]龙胜丰.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农家参谋,2018,576(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