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南郑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723100
摘要:公路路基路面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路养护的重点内容和部位,由于病害的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本文就分析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病害及其处理策略。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处理策略
一、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分析
1、路面裂缝。路面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路面病害类型之一,也就直接的表现为“局部龟裂”的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不足造成的。裂缝分为了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种,在实际的道路工程中都有着许多方面的表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因素都会影响到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将沥青、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路基建设材料的收缩性。
2、边坡塌陷问题。边坡病害根据其成因方面进行分析,就有可能出现坍塌、落石、滑坡等现象,使得整体的施工安全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崩塌现象是一种剧烈的崩塌,岩体从陡峭的斜坡上不断滑落,分为滑移坍塌、倾倒坍塌和断层坍塌;塌方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土质发生了不规则的移动的现象,土质向下移动,受到了路基条件不好的影响,这就使得塌方的威胁程度不断增大。边坡滑动的问题主要原因则是在于陡峭地势的影响之下,路基的含水量增大使得边坡出现了滑动面,如果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支撑,就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滑动现象出现。在道路运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外界载荷的影响,路基往往会朝着某一个斜面进行滑动,也就直接导致了路基受力不均匀的现象,整体路面和路基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
3、水浸路基。虽然在北方地区的整体降水量不多,但是夏季有可能出现暴雨的现象,在雨水丰沛的时节也有可能出现洪水的问题,另外在城市道路排水不利的影响之下,路基可能出现了浸泡在水里的现象,从而使得路基的整体质量受到了影响。如果路基的强度小、密度也存在着不足的问题,极容易导致路基下沉或者是断裂的现象,从而导致了道路运输安全受到了影响。因此,需要道路管理部门在道路的路基病害方面进行控制与排查,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分析
1、人员生产意识上与技术标准的不匹配。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在:原材料供应时,砂石料等材料供应一紧张,(施工单位)少数领导便不顾原材料质量,允许各种样式的砂石料都可以进,影响了原材料质量;路面工程碾压时,压路机出现故障,仍指示不能停工,为了不影响进度效益照样干,影响工程质量;摊铺前润底时,水车一不够,便立即抽调基层养生水车,只为了前面加快施工速度,后面养生车够不够也不管不问。
2、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离散性大。试验室试验的材料与料场进的原材料不一致(有的项目底基层取芯烂根);不同厂家的碎石混堆;原材料供应紧张时,什么样的碎石都用等。
3、机械设备上与施工标准的离散。三钢轮压路机要求必须半轮半轮排压两遍,一旦施工时坏一个,照样干,不停的目的是不影响进度和效益;基层摊铺时要求先摊路肩,再铺基层,因缺少民工和挖掘机,不培路肩,照铺底基层不误;拌和机各料仓上的转速,机械操作员随意地可以调整,凭眼和直觉进行调整。
三、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处理策略
1、强化公路路基施工设计管理。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是导致各种病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那么在开展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做好公路路基施工设计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在开展施工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所选择的设计师一定要具备优秀的经验,并且其在给出设计方案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土体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予以全面的考察,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其在设计师给出设计方案之后,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不合理之处及时指出,并敦促设计师做出符合要求的改正。
2、强化公路路基施工材料的监督管理。
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的质量会对其整体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公路路基中所产生的各种常见的病害,有很多都与施工才俩不合格有关,这就需要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性能及质量严格审核,既要保证所选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还要能够保证所选材料的性能能够与实际的工程建设需求相符。例如,在旋转路堤填料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规范中要求采用含水量、塑性指数满足相关施工标准的砂砾,若是采用生活垃圾、含草皮土、有机土冻土、淤泥等一系塑性指数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就会公路路基的运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针对具体病害的处理措施
3.1混凝土裂缝处理控制。对于温度裂缝的控制就需要在相应的工作中进行技术和材料方面的控制,首先需要对于水泥和水煤灰类型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其与施工技术进行紧密的结合,在其中应该选择高效的减水剂进行应有,也将整体混凝土集料中的最大颗粒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依照实验进行分析,保证在相应的温度之下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其次,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加以控制,浇筑过程中采取分层或者分块教主的基本方式,从而保证在混凝土结构稳定性方面的保证,将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收缩裂缝的控制也是十分关键的工作,首先需要对于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也在此过程中选择好合适的施工工艺进行控制,降低收缩裂缝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在混凝土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运用硅酸盐水,选择干缩少的材料,保证实际配比工作的有效性。另外,需要在混凝土混合的过程中将融水剂加入到其中,可以保证好实际的水泥用量,起到了提升混凝土强度的作用。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从浇筑方面进行控制,提前做好基层模板的保湿工作和湿度的均匀性,从而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整体的湿度。最后,在浇筑工作正式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重要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在其表面覆盖上一层薄膜和草席,保证混凝土内部的湿度稳定性,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3.2针对边坡塌陷。第一,增强路面压实度。沥青路面施工要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确保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升路面的压实度。所以在实际施工时需要采取合理的压实工艺,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质量,确保压实度在98%以上,并且要将孔隙率控制在6%之下。另外,沥青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的问题,会对孔隙率和渗水情况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时要做好沥青混合料的搅拌,降低离析概率。第二,加强路面材料的粘结力。路面使用的沥青材料,应该选择粘性大的种类,或者可以有效应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对于沥青水稳定性较弱的问题,可以应用抗剥离剂。集料应该选择表面粗糙、呈憎水性、表面干净的。对集料的酸碱性进行测试,选择碱性集料,并对混合料进行合理配置。
3.3水破坏问题的处理对策。第一,增强路面压实度。沥青路面施工要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确保表面的平整度,从而提升路面的压实度。所以在实际施工时需要采取合理的压实工艺,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质量,确保压实度在98%以上,并且要将孔隙率控制在6%之下。另外,沥青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的问题,会对孔隙率和渗水情况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时要做好沥青混合料的搅拌,降低离析概率。第二,加强路面材料的粘结力。路面使用的沥青材料,应该选择粘性大的种类,或者可以有效应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对于沥青水稳定性较弱的问题,可以应用抗剥离剂。集料应该选择表面粗糙、呈憎水性、表面干净的。对集料的酸碱性进行测试,选择碱性集料,并对混合料进行合理配置。
结束语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问题较多,施工单位要想有效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要充分重视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做好对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公路施工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需求,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文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05):281.
[2]陈青.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17):178-179.
[3]何东平.试析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方法[J].河北企业,2018(27):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