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城齐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永德供电局 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的线损问题比较严重,不但对电力用户的正常供电造成影响,而且还使电力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降低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从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线损分析入手,提出应对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线损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线损;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10kV配电线路供电过程中,由于计量管理不到位、配电网路设计不合理、供电面积大等问题导致线路的线损居高不下,引起供电领导的重视,要求供电部门要做好降低线路损耗,增加部门的经济效益,督促电力工作人员做好线路降损工作。
2 线损的定义和分类
线损的一般定义是电能在电网传输分配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失和有功功率损失。线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线损率=电网损耗的电能与向电网供应电能之比的百分数,即线损率=线路损失负荷与供电负荷之比的百分数。线损的常见分类有:同期线损、统计线损、理论线损、定额线损、管理线损和经济线损。同期线损系统通过集成各部门的生产管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SCADA、GIS等专业系统,建立系统完整的电量与线损数据库,实现对设备台账信息、拓扑关系数据、电量数据等信息的全面归集,为公司总部、省级、地市、县公司、供电所等各级单位提供关口管理、电量管理、线损管理、智能监测和降损辅助决策业务,与多部门相关业务融合互动,实现线损全过程闭环管理。从笔者长期接触的配电专业工作角度来看,直接为用户服务的配电线路具有结构复杂、数量较多这两个特点,因此,分析配电线路模型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3 形成10kV配电线路线损的原因
3.1 线路设计问题导致的线损
电力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线路的设计问题导致线路的线损不断的增加,迂回线路的线损问题比较严重,这种布局方式将10kV配电线路的供电范围扩大,电力的输送距离增加,所以造成很大的线损。另外在线路设计中,电源点布置过少,线路中导线截面的大小,这些情况都将提高线路的线损。10kV配电线路没有规范化的运行也是线损问题的所在,在运行过程中,线路长时间的空载、轻载、过载,在这些状态下,线路消耗了一定的电力;或者线路长时间运行,没有得到妥善的维护,线路老化严重,出现电流的泄露,线损也在逐步的增加。线路中的线损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居民的家用电器,如今家用电器种类很多,平常生活中,各种家用电器普遍应用,致使线路的电负荷增大,增加了配电线路的负担,线损也随着增长。
3.2 用电计量的问题
在用电计量时,由于线路管理工作不到位,对电表等计量设备疏于维修和检测,也会导致大量的线损,对居民的用电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降低了供电部门的服务质量。在线路管理工作中,会有诸如电表计量不准、电量流失等状况,致使线损增加,影响供电部门的供电质量,降低了经济收入。用电计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力供应范围广,配电网的线路长。如我国的偏远山区,供电部门要供应面积较大的山区用电,山区中居民住处比较分散,使配电线路不断地增长,致使线路的分散补偿和配变侧集中补偿不足,导致线损不断的增加。(2)偏远地带的县级供电部门,存在农村的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年久失修的现象,有的线路老化严重,造成一定的电力消耗。(3)地区的用电量不高,致使线路空载,消耗了大量的电力。
3.3 窃电影响
用户窃电是线损较高的主要原因。窃电偷电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创新,并增强了隐蔽性,从最初简单绕表接电发展至互感器与表计接线等,威胁了线损管理的效果,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管理困难度。
4 10kV配电网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4.1 应用专业技术降低线路损耗
(1)加强计量的管理工作。要不断地加强计量的管理工作,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减少工作的失误。供电部门要做好计量表的维修检测工作,发现故障的计量表,维修后可以正常工作的,继续使用,没有维修价值的进行换新。加大整治力度,防止居民窃电现象的发生,所以做好铅封的管理工作。还要从内部杜绝各种形式的关系用电,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员工管理制度。(2)对临时用电进行有效的管理。对需要临时用电的企业和个人,供电部门要做好电力供应服务,简化临时用电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用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防止临时供电过程中出现电量遗失的现象。(3)反窃电的法律宣传,加强营业检查工作。供电部门对窃电行为可以就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窃电的惩罚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供电员工深入各地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有针对性的对窃电行为进行教育,提高人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并了解窃电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线路的线损情况,加大营业检查力度,通过日常的工作经验,对窃电的方法、窃电的时间点以及窃电电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的结果对线路进行排查,找到窃电的地点,通过法律手段,对窃电行为进行惩处,加大惩处力度,杜绝窃电现象。
4.2 配网结构优化
对配电网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在满足电力用户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供电线路的距离,并在新建的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中,推广使用有载调压变压器,以实际负荷作为参考依据,适当提高配电网的运行电压。线损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式为?P%=[1-1(1+a/100)2]×100,其中,a为电压提高的百分数,为可变量,其值越大,?P%就越小。换言之,如果a提高,那么线路的损耗将会随之降低,a提高的幅度越大,线路损耗降低的越多。因此,可按照供配电线路的输送容量、距离等条件,对线路进行升压改造,供电区域内的电力大客户可以采用高压供电的方式,这样除了能降低线损之外,还能使供电半径随之扩大,线路的输送能力也会显著增强。
4.3 制定科学合理的同期线损考核基准
以各项综合考虑的基准值,最大程度量化线损率指标,使得配电台区和配电线路的线损指标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贴合生产实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同期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降损的工作方向,使得管理工作有理可依、有据可依、规范可行。试行将线损管理工作的成绩充分与员工个人业绩挂钩,调动一线员工参与线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障同期线损精益化、精细化管理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
4.4 使用无功功率补偿降损
在线路运行过程中有功功率会使线路的运行处于稳定状态,一般情况下通过增加负载功率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无功功率。负载功率补偿的常用方式有分布法和集中法。集中补偿法是将一个或者多个电容器按照一个方式安装到变电站母线上,同时根据电路产生耗损的多少科学合理的对输出功率进行调节。对于远距离的传送也可通过无功功率补偿而实现,真正减少线路的损耗。
5 结束语
通过对配电线路同期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分析,找出影响同期线损升、降的因素,从而使降损措施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有助于使电网企业的配电线路同期线损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期线损系统的推广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发现具体异常原因,再结合具体精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线路线损波动,找到合理有效的降损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军.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87-88.
[2] 王亮.电力配电网线损问题的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0):261-262.
[3] 张贵畅. 配电网线损分析和降损策略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
[4] 陈文砚.10kV及以下供配电线路线损及应对措施分析[J].安徽建筑,2017,24(06):231-233.
[5] 栾晖.10kV供配电线路的配置及线损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