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
陆野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14010519900612****
摘要: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下,建筑行业中的道路建设更是起着必不可少的推进作用。中国的道路建设中市政道路发挥着整个城市血脉,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一个最为常见的施工难点就是软土地基,将会严重影响到道路施工质量,致使目前的市政道路建设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市政工程道路地基施工处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为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一、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根据前文的描述,已经十分容易理解为什么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对于路基的处理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历史,随着日积月累的实际经验,处理的技巧从简单粗糙变得复杂巧妙,现在使用的很多技术,其实都是在原来就有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改良和创新。据史书记载,早在3000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学会使用木材、麦秆、竹子等物品来使地基更加坚固;渐渐地,又开始使用石头、泥土来加固。到了建国初期,主要使用的处理技术有挤密土桩、灰土桩、化学灌浆、砂石垫层、堆载预压等方法;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向西方学习、引进了很多新型的技术,同时与我国已有的技术进行结合,不断地研究出了各种较为成熟的处理技术。
二、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特点
(一)孔隙大,水分含量高
软土地基相对于普通土质来说含水率较高,导致软土地基存在较高的孔隙。主要是软土地基是由粉土与软土构成,二者存在诸多负电荷,在直接接触空气时,粉土能够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使得软土内水分增多、孔隙率高。但是在开展市政道路施工时对地质与地基要求较高,所以该类地基软土不适合开展道路施工。
(二)具有较高的流变性与触变性
由于软土地基含水率较高,通常强度与硬度都不满足市政道路施工要求,若受到外力影响则易发生形变;若要在软土地基上实施市政道路施工,则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其土质满足与道路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道路施工。否则,在完成项目建设后,一旦受到不利条件的外力影响,或是道路自身质量偏大的情况下,将会引起道路出现形变或断裂的问题,从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三)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
因软土层内空隙率较高,该类空隙使道路地基在承受外力的能力相对较弱。软土具有较高压缩系数,反弹作用极大,若采用压实的方法来处理软土,则无法获得预期效果。若在开展市政道路施工时无法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的土质,则会降低道路整体稳定性,缩短道路使用寿命的同时,将会加大后期道路维护的工作难度。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方法
(一)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一般分为表层排水法与竖向排水法两种,主要指的是软土地基地表层开展有关排水工作。在多年自然沉降或车辆反复碾压情况下,软土地基地表层会形成一定密实程度上硬壳,同时能够承受一定竖向荷载压力。如果对其底层软土进行处理则需要将其地表层硬壳挖除,这样将会增加道路施工成本。通常来说,在含水量较高的区域采取表层排水法则能够获得较好成效。在实施地表层排水法施工时,需要全面分析此区域中的地基土质情况,判断其含水率是否过高导致地基土质变软的情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判定,采取措施将地基表面积水顺利的排走,达到有效的控制地下水位在地表层以下特定深度的目的。
在运用地表层排水法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地基填筑前需要对道路两侧排水沟渠进行设计,确保路面具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在填筑土地基前使积水快速的排放至道路两侧沟渠排出,切实整体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沟渠时,采用良好的闭水性材料,确保沟渠闭水性和通水情况良好,才能够使地基积水顺利的排至预定地点,使地基积水不会继续渗透至地基以下。较深层竖向排水,适合用在较高地下水位的区域。首先将竖向排水体系设置在地基中,加快地基固结速度。一般是将竖向管道设置在地基中间或两侧,将地基地下水抽出,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不过该种方法不适合用在渗透性低的泥炭土中。
(二)置换法
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一项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置换法。具体施工原理,因软土地基表面以下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原始土,通过机械挖除地基表面软土,并分层填入与最佳含水量相近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土质。避免使用含有机物的土质,土质与最佳含水量相接近,需要控制分层摊铺厚度在0.2-0.3m范围以内,采用14T以上压路机层层碾压密实,确保符合道路设计标准要求和相关道路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运用置换法时虽然需要耗费较大工作量,并且会加大地基承受的荷载,不过该项措施操作方便,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较佳。因此被广泛应用到了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当中。若在实施置换法施工时,将适量的固结材料,如石灰、水泥等材料加入其中,能够较大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
(三)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主要指的是将砂垫层铺设于软土地基上,有效提升土质固结程度,而且快速填沙能够有效排出低密度的淤泥,达到对地基土质承载力提高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该种方法适合用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层地基中。进行砂垫层密实施工时要求冲水加振动棒,并且需要在有水的情况下采用震动密实。在应用该方法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使用推土机与汽车相配合进行施工,确保能够匀速推进,以提高填充材料的密实度,确保道路整体施工质量。
(四)敷垫材料法
敷垫材料法主要指的是在比较柔软的软土地基施工时,将材料通过增垫或敷设来对其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该种方法主要适合用于道路地基软土层结构不均匀的区域。这主要是因为不均匀的软土层极易降低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引发道路局部下沉的情况。所以在相应软土层内铺设抗拉力良好的材料,科学提高软土层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整体道路承载能力。
三、结束语
经济的建设离不开道路的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作为市政工程最主要的技术之一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技术已经在上文中详细列举了几种,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夯实路基,提高工程的质量。具体使用哪一种也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实际的选择。而且,道路工程事关人民生计,除了在技术上进行把控,也要对原材料的质量有所控制,杜绝使用残次原料,或者偷工减料。总而言之,本文提出的相关建议都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日后的实践工作中,要注重对于各项工作的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根据记录来追溯问题的源头,以达到快速的解决。相信我国的软土路基建设技术会有一个更加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国梁. 市政道路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24):251.
[2] 朱红. 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建材, 2017(16):144-144.
[3] 周夏磊.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 工程技术研究, 2018(1).
[4] 张永超,王琦.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
[5] 李春荣.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