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飞 赵川 成飞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水利水电工程密不可分,同时,对于水利工程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水利工程除了具有防洪防灾的作用,更是一个巨大的发电工程,使用环保的方式来为周遭地区提供大量的电力支持。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初期,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建筑设计合理性的提高,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施工建设造成的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否则,在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的同时,甚至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无论是设计还是建造虽然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仍然受一些问题的影响而发展缓慢。主要就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中,以生态理念为基础的有利之处以及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期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水电;设计过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X717 文献标识码:A
1 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意义
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在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利于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区域内的环境,维持区域内的生态平衡。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其在项目实施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在此情况下,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区域内存在严重的自然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等,而生态理念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环境与生态问题【1】;其次,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劣势向优势的转化,比如,洪涝灾害的转化,使得洪涝灾害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再次,生态理念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各种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最后,有利于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水利水电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调节与分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理念的特性
2.1自然性
自然性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尽量不去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降低施工的影响,使工程建设与自然系统保持和谐的节奏,在设计规划中就要突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
2.2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与周围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当地的实际生态环境,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例如通过在一些拥有风景名胜地区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在建设的同时,实现对当地经济有所补充的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
2.3 社会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社会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在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性的特点,主要包括防洪蓄水、航运发电等功能,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可以优化设计,在满足传统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前提下,可以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和特性,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3将生态理念融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3.1培养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积极地引入生态理念,不仅可以降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额外的方法来带动周遭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举两得。为了更好地推动设计工作中生态理念的引入,首先,需要培养正确的生态保护理念,让设计工作人员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设计人员的理念创新。使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工程各项功能的同时,降低施工和工程运行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其次,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保护环境的意识,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墨守成规,只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活学活用,将专业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向着环保型方向转变和发展。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明确目标,提高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完善基础模块设计
与普通的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中常常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这些因素有时会与生态环境发展规律产生冲突。因此,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需要充分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实现为基础,在水利水电项目实施中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手段,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效益。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要求相关部门与人员在设计中要逐步完善基础模块设计,建立以河道整治经验为基础的生态评估系统。该系统中包含了综合海岸、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并且各个生态系统中要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等特征。
3.3加强环保材料应用力度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中对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视,在水利水电设计中,需要加强对环保材料的使用,用环保材料取代传统的材料,可以节约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资源,发挥材料的环保效益,实现节能减排。当前水利水电设计中,现代化设计技术的应用是提升工程效益的重要途径,现代化设计理念下,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充分把握市场上各种环保材料的性能与价格等情况,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实现环保材料的有效利用,能够达到水利水电工程经济、社会与环保效益的统一。
3.4加强生态理念在堤岸设计中的应用
堤岸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生态理念运用的重点环节,其设计效果与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出发,对堤岸设计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促进堤岸设计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方面的和谐统一。要对堤岸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形成详细客观的调查评估报告,为设计过程提供依据,
避免工程建设损害生态环境。
3.5加强生态理念在河道改造中的应用
随着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增加,其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问题,不能满足人们及社会对与水利工程的需求,此时需进行河道改造。在此过程中,需全面考量河道改造可能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基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水资源供应影响方面的研究等制订科学易行的河道改造方案,先制订相应预案,对河道绿化、河道清淤、堤岸保护等进行有步骤、有组织、有阶段地改造,促进河道改造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6加强理论分析和论证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整个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别考虑。区别于传统工程的设计建造,避免同质化工程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之中要对工程结构的各个细节进行全面的论证和讨论,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数据的支持下,进行方案的不断优化。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应该建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讨论,保证各类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时代意义,集合了多种功能,这些都需要生态理念的积极引导,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局面。
结束语
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逐步增多的同时,生态理念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日益普遍的应用。生态设计理念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区域内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工程实践中,要加大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中的深入应用,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赟.论述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24):136-137.
[2]汪连发.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9(23):104-105.
[3]付媛.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31):163.
[4]贾春亮.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渗透与融入[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42.
[5]李立新.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