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周冬花
[导读] 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微课的内涵、特点、优势进行深入说明,阐述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与实践的方法,一是对课程内容的垫板中确定微课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二是说明 了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应用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推广意义。

周冬花   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微课的内涵、特点、优势进行深入说明,阐述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与实践的方法,一是对课程内容的垫板中确定微课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二是说明 了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应用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推广意义。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57-01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这就要求该要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要不断深入,其中选择微课来进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一定会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将全面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第一,教学方法单一。当前,一些计信息技术课教师都还在采用单一的讲授演示法,如此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反复地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其结果就是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也就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第二,学习动机不强。计算机信息技术被普及以后,基本上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了常规知识的基本操作,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许多软件APP都可以很容易解决掉图片美化的问题,这一点对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课堂教学效率明显不尽人意。因此,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生往往放弃或者懈怠了后面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学习,也正是因为这样,真正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都使用手机来娱乐,比如听歌、看电影和玩游戏等。
        二、微课概述
        微课,即“微型课堂”的简称,制作简单实用性强,是近年来在网络平台开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由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同时包含各学科的素材课件、实用练习、疑难问题和教师点评等环节。课堂教学视频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与传统课堂四五十分钟形成鲜明对比,恰符合其“微”的性质。其特点是:课堂时间短,内容精简;课堂内容情景化、师生关系更亲和;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重点难点,二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课堂中课程时间过长、课堂内容过宽,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接受吸收到的知识,三是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
        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微课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1.抓住课程特点,科学选择微课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既包含了信息科学与计算机以及计算机进制与信息编码、计算机系统与常用设备、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计算机操作系统,也包括计算机个性化设置和系统维护与安全以及word2010软件的应用、图文混排、页面的设置及打印等相关的知识点。内容庞杂,项目教学时间又短,通常都在5-10min左右,最短的有1-2min,最长的也不会超过20min,这就给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有采用微课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特别是对于一部分相对比较纷繁复杂的课程内容就更加要选择使用微课来进行教学。
        2.围绕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灵活设计微课教学活动
        任何教学的关键点都在于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应用,而对于教师而言,就需要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制作出一系列符合学生特点的微课视频。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际上更加强调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性特征,而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就需要特别针对性地在运用PPT分解的同时,又配合对应的操作演示,而在这当中,具体的操作演示也就成了内容的重中之重。让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更快地掌握知识点,紧跟着教学步骤,则又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如教学“数据处理-管理超市销售表”这一内容时,要注意该环节的学习包含了公式与函数和数据的排序以及筛选与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内容。与此同时,此内容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相关的知识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让学生制作教学微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实际操作,并对所掌握以及了解的内容进行巩固,如此能更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深入熟悉微课教学的步骤。
        (二)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策略
        1.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在微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结合学科内容设计出生动有趣的微课课件,提前让学生们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发挥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为新课程做好准备。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时,受条件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能接触实物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将拆装过程制作成课件详解,通过声音和画面加深印象;在学习OFFICE软件课程时,通过录屏软件可以将实际操作过程配上声音、动画和字幕,再加上实用性举例,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课堂实讲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微课课件营造出一个轻松合适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是对于复杂概念的通俗化讲解,微课的应用能将计算机知识中的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通俗易懂化,帮助学生牢记计算机基础概念;三是对于教学模式创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领域的改变:如今的教育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力,将微课引入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可以根据一段短小精悍的精彩视频,进行一个知识点的探究学习与理解掌握,是培养中职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学习的重要途径。
        3.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要达到能够巩固近期学习内容、强化概念理解、习题练习、教师点评、总结提升的效果。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基础不齐,教师无法做到亲自指导每位学生。而将微课运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后复习中,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基础,设置不同难度的习题测试,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每位学生的成绩;指导过程可以不必局限于课堂中,教师可以创立不同难度层次的习题讲解微视频,学生直接可以在家中观看视频来巩固提升。
        总之,微课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一种极其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源以及拓展资源。微课教学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它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继续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应用,以提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谈潘攀.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4.
[2]韋月稳.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制作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62-63.
[3]郭遠宁.“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20):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