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江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公立卫生院 四川 成都 611300
小儿遗尿也叫做夜遗尿,在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而且据统计,此种病症男生比女生的发病率要高一些。排除孩子因为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尿床以后,原发性的小儿遗尿的准确病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会引起小儿遗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
小儿遗尿这种病症从家族中通过显性遗传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如果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曾经有过小儿遗尿这种病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有小儿遗尿的几率则会为3/4;如果爸爸妈妈其中一方曾经为小儿遗尿的患者,那么他们孩子患有小儿遗尿这种疾病的几率则为1/2。综合来看,其实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所以请各位爸爸妈妈及时发现自家孩子的类似症状,争取早日就医,早日康复。
疾病因素
如果孩子患有下列病症,也会引起孩子出现小儿遗尿,具体的病症包含:饶虫症(虫子对孩子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类疾病、尿道口的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是这些疾病引起的小儿遗尿的比例是比较小的,许多孩子的遗尿都和孩子自身的精神因素或者卫生习惯和孩子所处的真实环境有很大关系。
睡眠太深
孩子因为年纪比较小,精力也比较旺盛,常常会疯玩到很晚,导致睡觉之前比较疲劳,睡眠比较深,非常不容易被叫醒。也因为不容易被叫醒会在梦中出现尿床的行为,如果在睡觉之前喝水比较多的话,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其他
也有部分孩子是因为家长的原因,没有接受过有关排尿的训练,孩子也是长期使用纸尿裤,不会自主排尿。也有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晚上不舍得叫醒孩子去上厕所,或者抱着孩子去厕所,帮助孩子排尿,甚至还有些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会在孩子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帮助孩子排尿,为孩子养成了在睡眠中排尿的习惯,这样长此以往,非常容易导致孩子患上小儿遗尿。
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方面发育迟缓
大部分的小儿遗尿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相关症状都会得到改善或者消失,这样的过程或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也有1%的患者在进入青春期之后还会继续尿床。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还有尿床的现象,那就要引起注意了,要及时带领孩子去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患有相关膀胱发育方面的功能障碍。
环境因素
有些孩子由于多方面因素,自身的适应能力是和大人不一样的,例如孩子突然换了一个新环境,或者所处环境突然变冷等等,都会出现小儿遗尿的现象;也有的孩子睡觉之前喝水比较多,吃了含水量比较多的水果等等,也会引起小儿遗尿的现象。
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素的ADH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有20%到30%的患有小儿遗尿的孩子在实际睡眠的过程中,自身不能够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的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一种可以减少尿量的激素,如果孩子的小儿遗尿症状一直没有缓解的话,爸爸妈妈也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不是这种激素减少导致的。
小儿遗尿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小儿遗尿虽然不会对孩子造成一些急性的伤害,但是孩子长期的遗尿会给孩子和孩子的家庭带来一定的疾病负担和心理上的压力,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比较不利的影响。首先,孩子夜间多次的尿床,不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也会使得孩子的内裤比较潮湿,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及时为孩子更换的话,会非常容易引起局部的感染,例如外阴炎或者尿路感染等等。其次,有许多研究都表明,小儿遗尿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使得孩子在正常的社交中有一些自卑心理。除此之外,还有约0.5%到2.0% 的孩子的小儿遗尿的症状可能会延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之后。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小儿遗尿这种病症,并尽早带孩子去就医。
小儿遗尿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饮水习惯
要保证孩子白天的正常饮水量和每天的正常饮水量。不要给孩子喝一些含有茶碱或者咖啡因的饮料。孩子的晚餐最好时间上早一些、整体上清淡一些,晚饭过后也不要让孩子做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也不要让孩子过度的兴奋。在孩子睡觉之前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不要让孩子吃太多东西,也尽量不要让孩子喝水。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定时去排尿,并为孩子羊场白天时间比较规律的排尿4次到7次,并且要让孩子在睡觉之前将膀胱排空。家长也要注意随时观察孩子在夜间的具体尿床时间,最好能够提前30分钟叫醒孩子去上厕所,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养成,孩子就可以养成晚间起床排尿的好习惯。
睡眠环境
家长应该主动为孩子打造一个比较适宜的睡眠环境。孩子的睡觉位置最好离卫生间近一点,这样孩子夜间想上厕所的话就会比较方便了;家长也可以为孩子设置一个起夜时的照明,以从根本上减少孩子对夜间和黑暗的恐惧感。
鼓励机制
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能够战胜尿床的信心,要告诉孩子尿床并不是他的错,家长也不能因为孩子尿床而责骂孩子,更不能对孩子有歧视的行为和心理。要多给孩子一些言语上和行为上的鼓励,要帮助孩子减轻因为尿床而产生的心理负担,也要培养孩子积极主动改善尿床的思想和行为,当发现孩子没有尿床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的给予一定的表扬或者鼓励。
给孩子记录一个“排尿日记”
家长为孩子记录的排尿日记是评估孩子膀胱容量和是不是真的存在小儿遗尿或者小儿遗尿具体情况的最主要依据,在实际就医的时候医生也可以根据家长为孩子记录的排尿日记中的相关信息来具体判断孩子是否属于排尿异常的患者,进而为孩子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为孩子记录排尿日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家长在实际记录的时候,会真实的感受到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让就会有意识的帮助孩子来改变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