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摘要: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受到了全球环保领域的广泛关注,因其独特的特性,在生活动被广泛使用,不易降解、易生物蓄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2000年以来,多种长链PFAS化合物被多个国家限制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PFAS物质的性质、毒性及可行的修复治理方法。
关键词: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PFAS;生态毒性;修复技术
全氟或多氟烷基物质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种类超过6000种,主要包括全氟辛酸Perfluoro octanoic acid(PFOA)、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PFOS)、GenX等。PFAS因其具有独特的防油、防水和耐热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水涂层、不粘锅涂层、清洁剂、包装盒等生活的各方面。由于其化学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不易降解分解,自上世纪4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体内。研究表明,PFOS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可以通过与血清蛋白和其他血浆蛋白的非共价结合,广泛分布于全身,并主要存在于肝脏、血清和肾脏中。胎儿血清和大脑中的PFOS含量要高于其母亲。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可达4.1-8.67年。[1]PFOA在人体和动物体内,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肝脏、肺部、肾脏和骨骼中,半衰期达2.3年。[2]PFOA和PFOS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动物实验表明,它们通过与肝脏酶作用对肝脏产生影响,降低出生体重、抵抗力、并诱导肿瘤。
化学性质:
PFAS的结构中具有大量的C-F键,因氟离子的高电负性和较小的体积,使得C-F键成为有机化学中最强的共价键。而氟离子具有较低的可极化性,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较弱。这些特点使得PFAS具有疏水、疏油及热化学稳定的特性。[3]
PFAS有着众多不同的官能团,包括羧酸酯、磺酸酯、硫酸酯、磷酸酯、胺等,这些官能团的决定着PFAS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传输等特性。PFAS在一定pH状态下的水溶液中可以水解为阴离子或阳离子,因此可将PFAS物质分成四类:①阴离子,包含一个或多个酸性官能团,如羧酸、磺酸、磷酸等,易释放氢离子,形成阴离子;②阳离子,包含一个或多个碱性官能团,如胺,易获取氢离子,形成阳离子或获得永久电荷;③两性离子,包含两个或多个官能团,其中一个形成阴离子,另一个形成阳离子;④非离子,例如乙醇等不易形成离子的。[4]阳离子PFAS较阴离子PFAS更难以在环境中转移,因较容易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两性离子的PFAS较阴离子PFAS容易吸附于土壤颗粒或沉淀物中,但弱于阳离子PFAS。
PFOA和PFOS,在环境中有极强的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抗降解抗氧化。在温度高于400℃时会分解,高于1000℃会发生完全矿化。[5]
生产工艺:
二十世纪中叶,PFAS开始投入工业生产,其主要的合成方式有两种:电化学氟化Electrochemical Fluorination(ECF)和调聚反应。
电化学氟化是将有机原料分散在液态的无水氟化氢中,对液体通电,电子使有机原料分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同时也会出现碳骨架的断裂和重排,存在形成大量裂解、分支结构和环状结构的可能。这样就可以合成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完全氟化的分子。以这些分子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进一步官能化烃分子的反应,可以合成具有独特化学性质的PFAS。[6]
调聚反应第一步将全氟烷基碘基化合物CmF2m+1I(PFAI)与四氟乙烯CF2=CF2(TFE)反应,生成具有较长全氟链的全氟烷基碘化物CmF2m+1(CF2CF2)nI混合物,第二步加入乙烯得到CmF2m+1(CF2CF2)nCH2CH2I,两步生成的调聚物是一种中间体,在进一步反应后,会生成一系列由氟调聚物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产品,调聚反应通常不生成具有分支结构的线性分子。[7]
生态环境毒性:
PFAS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食物中的PFAS主要来源于含有PFAS的食品包装材料、生长于受PFAS污染的土壤或水环境;不沾产品的涂层,防水、防污材料也使用了大量PFAS;它们还被用于消防泡沫、纺织品护理剂、地板蜡、密封剂等。
因为PFAS的独特性质,使得它们容易在生物体内发生聚集,在一些受PFAS污染区域(如AFFF(Aqueous Film Forming Foams)泄露地区),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中观察到较低水平的PFAS,而在食物链的顶端的动物如海鸥和北极熊体内则发现了较高浓度的PFAS。[8]
大量的人类生物监测研究已证明,几乎所有的美国居民血清内都存有某些PFAS,尤其是长链的PFAAs(Perfuloroalkyl Acids,全氟烷酸类化合物)。长链PFAA的半衰期通常是一年到几年,可以慢慢从人体排除,血清中出现PFAA表明人体长期直接暴露于PFAA中。在没有特殊PFAS污染的区域,饮用水和血清中出现的PFAA则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包装和一些经过非聚合物处理的商品。[9]同时,空气中也检测到PFAS。
与其余易发生生物累积的有机物(如二噁英、多氯联苯)不同的是,PFAAs具有水溶性,与脂肪的亲和力不高,反而与蛋白质有较高的亲和力,所以主要分布于肝脏、血清和肾脏中。[10]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短链的PFAS代谢时间要短于长链PFAS。PFAS在人类体内的半衰期更长。PFAA可以穿过胎盘并存在于母乳中。
C8科学小组在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间,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信息,并在杜邦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工厂附近,采集了其周边69,000份人体血液样本,以评估长期暴露于PFOA全氟辛酸是否与社区疾病之间存在关联。其研究表明暴露于PFOA与甲状腺疾病、妊娠高血压、癌症等有一定的联系。
修复技术:
因PFAS的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性质使得传统的处理技术无法起效,例如气提、土壤气相抽提及生物修复技术无法破坏或去除环境中的PFAS。即使是如热处理和化学氧化这样的技术,也需要设置极端的条件才能有效地破坏PFAS。现场常使用到的技术:
(1)吸附技术适用于去除溶液 中的PFAS,包括吸附和离子交换两种机制。吸附是是一种物理传质方式,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其他弱离子力将整个PFAS分子与吸附介质结合,例如活性炭吸附,可以有效地去除长链PFAS,该方法适用于异位水处理,与其他吸附技术连用,有良好的可持续性;离子交换则是相同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可以靶向结合到PFAS分子的亲水性离子官能团上,同时释放等量的无害离子到处理后的水中,例如离子交换树脂,该技术常用于水处理去除硝酸盐、高猛酸盐和砷等。
(2)反渗透技术通过对水加压通过半透膜从而除去包括PFAS在内的大部分污染物。最常见的是螺旋缠绕式反渗透膜组件。多项研究表明反渗透膜与纳米过滤相结合效果明显,PFOS的去除率可达99%。
[11]
(3)土壤的吸收与固化稳定化技术,PFAS吸附剂可以通过与土壤原位混合或异位固定来进行处理,可以降低PFAS的浸出性。这是一种相对较快、成本较低较简单的处理方式,可减少从污染区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的PFAS。这一技术的不足之处是无法破坏污染物的结构,只能将其固定。
(4)焚化和热处理技术,是使用热力破坏化学物质,可以直接焚化被PFAS污染的固体或液体,捕获气化的燃烧产物,通过沉淀或湿法洗涤,达到处理的效果。
(5)开挖和填埋处置技术,是将被污染的土壤或沉积物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填埋前一般会使用稳定剂进行处理,降低PFAS的浸出能力,也可以使用吸附剂或者焚化技术进行填埋前的处理。
(6)电化学氧化法,通过直接或间接阳极氧化处理水中的PFAS物质。其中直接电解是将污染物吸附到电极上直接反应;间接电解是污染物在大块的液体中与电极上形成的氧化剂(羟基自由基)反应而达到降解的效果。[12]
(7)高级还原技术(Advanced Reduction Processes,ARP),使用超声波、紫外线、微波和电子束等活化方法与亚铁、硫化物、亚硫酸盐、碘化物等还原剂相结合,产生反应性极强的还原基与水合电子,使污染物矿化成毒性较小的产品。
总结:
现阶段PFAS的大规模处理技术还主要集中于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去除和固定稳定的方法去除PFAS。诸如化学氧化、化学还原和热处理技术也出现了效果较好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1]USEPA(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16a.Health Effects Support Document for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Office of Water.EPA 822 R-16-002,245 pp.
[2]USEPA(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16c.Health Effects Support Document for Perfluorooctanic Acid(PFOA).Office of Water.EPA 822 R-16-003,322 pp.
[3]Kissa,E.2001.“Fluorinated Surfactants and Repellents,Se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Expanded.” Hubbard,A.T.,Ed.
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New York,New York.
[4]Barzen-Hanson,K.A.,S.E.Davis,M.Kieber,and J.A.Field.2017.“Sorption of Fluorotelomer Sulfonates,Fluorotelomer Sulfonamido Betaines,and a Fluorotelomer 11065 Sulfonamido Amine in National Foam Aqueous Film-Forming Foam to Soi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
[5]Lassen,C.,Allan Jensen,A Potrykus,Frans Christensen,J.Kjølholt,C.Jeppesen,Sonja Mikkelsen,and S.Innanen.2013.Survey of PFOS,PFOA and other 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art of the LOUS-review.
[6]3M Company,1999.Fluorochemical Use,Distribution and Release Overview,347pp
[7]Buck,R.C.,et al.2011.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the environment:Terminology,classification,and origins.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 Management 7(4):513-541.
[8]Furl,C.,and C.Meredith.2010.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in Washington rivers and lakes.Publication Number
10-03-034.Olympia,WA.
[9]Gebbink,Wouter A.,Urs Berger,and Ian T.Cousins.2015.“Estimating human exposure to PFOS isomers and PFCA homologues: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direct and indirect(precursor)exposur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74:160-169.
[10]Bischel,H.N.,L.A.Macmanus-Spencer,C.Zhang,and R.G.Luthy.2011.“Strong associations of short-chain perfluoroalkyl acids with serum albumin and investigation of binding mechanisms.” Environ Toxicol Chem 30(11):2423-30.
[11]Tang,Chuyang Y.,Q.Shiang Fu,Craig S.Criddle,and James O.Leckie.2007.“Effect of Flux(Transmembrane Pressure)and Membrane Properties on Fouling and Rejection of Reverse Osmosis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Treating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Containing Wastewater.”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1(6):2008-2014.
[12]Radjenovic,Jelena,and David L.Sedlak.2015.“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as Next-Generation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taminated Water.”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9(19):11292-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