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海
[导读] 摘要:压力容器作为一种可承载一定压力的密封设备,在工业、民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压力容器作为一种可承载一定压力的密封设备,在工业、民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压力容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容器结构破裂、内部所贮存气体或液化气体泄露问题,影响生产安全。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容器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影响着容器的制造成本。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压力容器各项制造常见问题,并阐述问题解决对策,为压力容器实际操作提供参考,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压力容器制造水平。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问题;解决对策
        一、压力容器制造常见问题分析
        1、容器变形
        当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不达标或结构整体性能水平较低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压力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设备结构扭曲变形问题,并引发所贮存液化气体泄露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压力容器变形问题的主要出现成因包括:第一,火焰切割下料操作不当,工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导致设备壳体短筒节经过火焰切割处理后,在边缘部位产生收缩现象。收缩幅度过大,则无法满足后续容器焊接组对作业的开展要求;第二,金属材料质量不佳。在所使用金属材料的可焊性与冷却加工性能较差时,金属材料经过焊接冷却处理后,材料塑形与韧性等性能将有所下降。例如,在使用低合金钢制作压力容器时,钢材在冷却过程中有较高可能出现塑性变形现象,导致晶格扭曲、压力容器结构变形。
        2、腐蚀裂纹
        压力容器金属材料焊接时,在温度超过100℃并保持急剧温度梯度时,材料受到高温条件影响,可能出现不均匀塑性应变现象,进而影响材料焊缝区的性能质量,在焊缝区域内残留一定的应力。在压力容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受到残余应力影响而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压力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缩减,易出现结构破裂、所贮存液化气体泄露等安全事故。同时,在焊接工艺不佳、焊接加热温度不均时,受到温度场所产生内应力的影响,也将导致材料出现局部塑性变形现象,即使将温度调整至均匀状态,仍旧无法有效消除所产生的内应力,进而引发腐蚀裂纹质量通病的出现。此外,压力容器腐蚀裂纹的主要形成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使用合金材料作为焊接母材;其次,要求材料满足介质环境要求。如果二者不具备匹配关系,将不会产生腐蚀裂缝质量通病;第三,焊缝区域残留内应力。腐蚀裂纹问题存在不可逆性,当满足以上形成条件、且产生腐蚀裂纹后,裂纹将持续向压力容器结构内部进行延伸扩展,最终形成贯穿性的直线状等形态裂缝。
        3、材料代用
        在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发展中,容器设计与制造单位普遍为两家企业,受到制造方生产工艺的限制,设计方所制定压力容止设计方案难以得到贯彻执行,时常出现材料代用问题,使用新材料对所选定材料进行替代使用。这虽然可以满足压力容器制造条件,但却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在使用低合金钢替代碳素钢时,虽然低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强度,也不会改变压力容器的应力水平。但是,低合金钢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有所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腐蚀裂纹质量通病。而在制造企业选择“以厚代薄”时,将改变压力容器壳体的平面应力状态,提高容器平面应变脆性断裂问题的出现率。
        4、设计制造标准滞后
        现阶段,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标准存在滞后性,企业遵循传统的GB150标准制造压力容器,容器性能质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达不到相关标准。同时,部分企业所推行全新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标准缺乏验证,部分标准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最终所制造压力容器的性能指标虽然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设备实际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有所下降。


        二、压力容器制造问题的解决对策
        1、防变形对策
        为避免压力容器结构变形质量通病的出现,应加大对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动态控制,确保容器结构质量稳定保持在可控状态。同时,在火焰切割处理等结构变形问题高发环节中,对传统制造工艺进行优化完善。例如,使用对称切割工艺替代传统工艺,并在切割完毕后对材料进行平整矫正处理、合理调节焊接热输入、消除残留应力,避免边缘部位出现收缩现象。
        2、裂纹防范对策
        为预防容器腐蚀裂纹质量问题的出现,综合分析压力容器使用用途、制造工艺,做好母材以及焊接材料的选材工作。例如,使用耐腐蚀性能较为优异的双相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加强容器焊接组装质量管控力度,及时制止违章操作行为,消除人为因素对压力容器制作质量造成的影响;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可选择采取机械震动等方式,确保所残留应力保持均匀分布状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焊缝长度、截面尺寸以及数量等参数。例如,在压力容器直径数值超过2200m时,需要将焊缝数量控制在2条及以下。
        3、优化焊接工艺
        压力容器出现应力腐蚀裂纹等质量问题的主要成因在于,现行焊接工艺较为落后,无法有效消除残余应力。因此,在焊接环节中,企业应对焊接工艺进行优化完善,并采取有效的应力消除技术。其中,对焊接工艺的优化,可选择采取厚壁壳体窄间隙埋弧焊技术,这项技术具有以下优势:焊缝接头的致密性能得到强化;便于不等厚压制筒体加工作业的开展;可以移动开展立柱焊接、筒体焊接等作业;配置具备自动防偏功能的焊接转胎。同时,可选择采取液压超压消应法、爆炸冲击法等应力消除技术。以爆炸冲击法为例,对材料周边区域设置爆炸物,在爆炸所产生冲力与高温动态冲击力的共同影响下,将与材料残余应力共同形成为合成应力,材料在起作用下将出现塑性变化现象,进而起到消除应力作用。
        4、防材料代用对策
        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材料代用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因此,企业应尽可量消除材料代用对压力容器设计方案可行性、制造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制造企业向设计单位提交材料代用报告,设计方重新开展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编制全新的设计文件。当新的设计方案可行性不足或压力容器存在安全隐患时,则将材料代用报告驳回。反之,则通过申请报告,并对压力容器的实际制造过程进行监督,确定实际使用材料种类型号与代用报告一致。
        5、完善设计制造标准
        为持续提高压力容器设计水平与制造质量,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压力容器制造情况,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标准体系,在其基础上制定出全新的、较为规范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标准体系,以取代传统的GB150标准。同时,提高对新标准体系的验证工作力度,发现并解决标准中所存在各项问题,在确定标准体系准确无误后,再将全新的标准体系进行大规模推广普及。
        6、开展无损检测
        在压力容器制造完毕后,企业需要灵活运用超声波检测、红外射线等无损检测技术,检查各批次压力容器结构完整性、性能质量、各项参数是否与制造方案一直。如若性能参数与相应指标间的偏差值过大,或是压力容器外观质量不佳、存在结构变形与腐蚀裂纹等质量缺陷,则对这类压力容器进行修补处理或是将其废弃,禁止将存在质量问题的压力容器交付采购单位及投入使用。
        结语:综上所述,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企业需要正视所存在的各项制造问题,深入分析压力容器制造出现问题的成因,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构建完善的压力容器质量动态控制体系,最大程度降低压力容器质量问题的出现率,提高压力容器良品率,保障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运行稳定。
        参考文献:
        [1]曾庆祥.阀门产品常见泄漏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172-172.
        [2]张玮.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及定期检验分析[J].化工管理,2014,0(9):22-22.
        [3]王保兴,张宇睦.压力容器制造的特征、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20):222-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