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都芮希
[导读] 摘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以及施工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身份证:14050219711018XXXX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以及施工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管理模式
        引言
        能否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影响到建筑企业在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已经无法继续适应当前的新需求、新目标,为此,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之中,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快速、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加强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还有利于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由此可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是新时期建筑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创新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中,尤其以管理体制不健全问题、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和人才水平不高问题最为严重。为了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问题及创新策略
        管理体制不完善是现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项大的问题,无论是对建筑工程而言,还是对建筑企业自身来说,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管理体制的建立都是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以有序实施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了工程是否能够顺利施工以及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但是,从当前建筑管理体制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其完善程度仍需加强,其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得企业的专业化管理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由此导致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无法的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1]。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其管理部门上做出了一定的人员裁剪和混编,这样一来,企业必然会在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这一问题上存在短板,同时,这种做法也使得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无法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坚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应用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发展过程之中,实现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施工管理体制是确保各项有关措施得以高效、有序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此,首先要切实落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责任制,这是因为,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规模上的日益扩大,施工的各项工艺和技术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繁琐,这也就使得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具有了更高的难度,同时,也使得项目管理的工作量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由于这些原因,就需要建筑企业做好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并将绩效考核、评估等方法充分结合到这项工作之中,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以此来确保在加强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约束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施工的管理水平能够获得较大的提高。

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管理体制创新问题上,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制定出一套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方案,要切实做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二)施工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及创新策略
        管理模式落后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已经深植于管理人员的意识之中,由此导致了在实际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时候,相关人员往往更加重视对技术和经验的培养,而对于理论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则并未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从而造成了这样一种现状: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之中,技术人员所占比例约为6%,而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仅有5%。也就是说,在工程的施工现场中,通常是技术人员要多于管理人。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配合不默契,进而使得管理人员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在实际进行施工的环节之中,这种不协调的管理模式必然会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在建筑工程规模扩大的同时,要确保企业的施工管理模式也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及时作出相应的转变,以此来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为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需要同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在创新中谋生存、求发展,从而实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关键的发展机遇,通过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来优化和提升当前的管理体系,进而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施工管理人才水平较低问题及创新策略
        在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之中,工程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问题普遍存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并未聘用足够的技术人才,这就使得在施工现场中,农民工的人数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然而,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足够的施工管理能力,并且在安全意识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就使得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此外,施工管理人才水平较低这一问题也使得施工现场难以获得更为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由此,可能会导致建筑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受到较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管理人才的创新和应用。对于企业而言,管理人才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必须要对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重视,以确保工程管理的水平能够获得整体上的提升[2]。就具体措施而言,首先应该做好企业在岗人员和新入职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要定期组织这些人员参加相应的专业化技能和知识培训,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具体的实践和操作技能,从而使其能够真正认识到安全意识和施工规范意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学以致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利用这种方法来激励其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此外,对于一些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岗位,还应该采用持证上岗的方式来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够达到岗位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必须要对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认识,从而使工程能够具有更高的质量,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之中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增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策略构建[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07):131-132.
        [2]马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30):247- 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