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20219700618XXXX
摘要:目前,市政工程的发展迅速,城市供水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规模较大,涉及消防、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等多个方面。排水工程主要是排除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和雨水。冷却水回流和循环冷却都是整个循环过程。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时,有关部门应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详细规划,最后确定方案,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实施效果,不断扩大规模,确保居民正常用水和排水的效果。
关键词: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引言
以市政给排水为研究对象,探究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方式,旨在提升市政给排水的设计质量,使得市政给排水可以更好地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利用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方法来进行市政给排水设计。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合理性是基础要求,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不仅能够完善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还能够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由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各个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都需要重视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
1给排水工程管理的意义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城市给排水工程的管理。为适应人民对环保新生活的向往,国家响应人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走可持续的道路,建设现代化的城市高科技水平。全面考虑并综合运用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人才,根据城市地域特点,结合给水排水方面的知识,推动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合理、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加强对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监管,好的规划设计就不能少完美的工艺,高品质的施工团队就是我们规划设计的完美展现。以后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有了好的给水排水,就不能少了后期的维护保养,加强城市给排水的后续发展。
2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基本要求
2.1环境保护要求
近年来,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在城市的各种规划与建设中,都需要从城市的环境保护着手。在城市的给排水设计中,环保保护是直接要求。现阶段,在很多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都在积极深化环境保护的概念,在给排水设计中明确提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要注重环境保护,使得本身的建设更为规范,能够符合环保性能的要求,使得城市给排水工程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其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2.2协调需求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协调性的要求,以保持给排水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总体来看,只有将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与城市所有的建设项目相协调,才能够发挥给排水系统在整个城市运营中的作用,使得给排水系统能够为城市的各种生产生活服务,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
2.3目标需求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上,客观要求是最终需坚持的设计原则,只有满足了城市用户基本的给排水需求,其设计才是合理的、成功的。比如,给排水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与排放,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目标需求,结合城市生活生产用水量、排水量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与改进,实现给排水的相关标准。
3市政给排水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点
3.1市政给排水应具有前瞻性
近几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因此实施先污染后治理,对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前瞻性,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市政给排水规划也并非想当然,在进行设计时,常常需要对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排水情况进行分析,作出科学的规划,以确保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相关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分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设计出符合国情的良性城市给排水系统,为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2科学分配市政给排水区域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核心是给水区域的划分和分配,这是由于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同时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因此在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实际特点,合理地分配给给排水区域,这样既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又能保证各区域之间的平衡。其具体做法是:市政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者首先要将与给水工程规划和规划有关的因素,如生产和农业,进行综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在大致规划市政给水工程项目的设计路线的同时,科学地划分水资源的区域;其次要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了解到水资源可能受到的各种因素的需求影响,防止市政给水工程过度开发,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充分的调配,使给水工程能始终保持动态的调配状态。
3.3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传统的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设计环节的相关计算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这种人工计算的方式使得计算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计算误差,而这种计算误差会影响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投入,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市政给排水设计效率与质量,比如,利用BIM技术能够实现相应的管线模拟与综合。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给排水管道设计往往与城市道路建设等是同步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设计人员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意见来进行相应的设计改进,存在边施工边改造的情况。在传统的设计中,主要利用的是人工来进行相应的信息传递的,设计改进也常常是由人工来进行的,存在效率低下、进度缓慢等问题。而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成为的发展趋势,在给排水设计方面,计算机系统、信息技术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使得在设计改进与优化的工作中,人们可以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且双方能够实时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流,使得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更能够有技术的保障,在一些城市,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实现道路建设与给排水管道设计的融合,在此设计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可视化优势,及时进行相应的设计改进,避免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设计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3.4科学规划设计雨水系统
雨水分流现在已成为市政给排水工程防洪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与防洪规划相配套的设计体系,但由于雨水分流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应分别分析探讨雨水分流的设计和规划。一般而言,雨水收集系统主要起辅助和配合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发展对给水和排水工程的总体要求,从而保证给水和排水工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此外由于雨水系统除了能满足给排水系统的排水要求外,还需要在突发排水情况发生后,雨水系统能促进排水,预防城市洪涝灾害。所以在进行雨水系统设计和规划时,必须保证压力值的准确性,科学地调整垂直标高,以避免在路面上积水过多。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如果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停止工程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建设单位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建设人员的管理,激发其积极性,确保工程更好更快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志远.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7(10):59-60.
[2]李蕾.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202.
[3]王维维,冯霞.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43.
[4]赵月明,马莉婷.刍议如何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