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中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1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干系甚大,出现安全问题,不只影响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也会带来财产损失,有损市政部门形象。所以,本文分析给排水安全管理工作,旨在提高施工规范性,减少安全事故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安全管理
引言:给排水工程属于地下工程的一种,在市政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导致施工具有一定风险性,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为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分析现存问题,加强工作总结,提高施工环境安全性,尽量减少安全隐患问题。
一、给排水安全问题分析
市政给排水对于城市正常运转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安全问题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依然存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就必须先明确当前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市政给排水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相应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指导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在实际建设中,施工人员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并且要注意安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不为现场增加安全隐患。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施工流程工序规范化科学化。不过实际上一些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重视不足,认识上也存在一定欠缺,难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长期滞留在不安全环境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会正确应对,增加了安全风险。
2.从当前施工质量来看,也存在多种形式的安全问题。例如给排水需要使用一些阀门,阀门设计、安装存在问题,会对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影响,也可能带来安全风险。没有严格设计、科学施工,水管连接不合理,容易导致管道出现泄漏等问题,不止难以实现节能目标,也影响了实际使用寿命及使用质量、安全性。此外,材料质量是影响给排水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旦材料有问题,质量就难以保证,可能施工中会由于错误估计材料质量带来各类安全问题。
二、安全管理措施
基于以上安全问题,在此提出一些强化安全管理的个人看法: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做好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控工作,还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部门应联合其他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商议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前制定出解决方案,以免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无从下手。与此同时,在施工现场还要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实现对所有施工人员行为的有效监管和规范,使其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除此之外,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发现违章操作要在第一时间制止,从根本上杜绝违章作业,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高安全防控质量。
2.做好安全宣传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培训,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进而了解给排水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有意识的规避风险,在出现问题后也能够及时自救或正确帮助他人,减少安全事故危害性。管理人员也要接受安全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快发现安全隐患,正确处理安全事故,有效挽救生命财产,降低损失,指导施工科学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为切实提高全体人员安全意识,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安全宣传
工程建设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市政给排水也要坚持安全第一,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使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明确安全管理条例,规范自身行为,提醒他人注意安全并正确应对安全事故。
(2)做好培训工作
在当前的很多市政工程的排水施工当中,由于施工人员未能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安全培训,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从而在正式施工当中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不仅为工程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同时也为施工人员自身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鉴于上述情况,在今后的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当中,必须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能够对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包括各种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工具的应用方法,以及对这些安全设施应用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强化安全管理,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针对不同岗位情况开展相应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安全培训针对性、有效性,让受培训人员明确认识到该项安全培训是针对自己的岗位、自身的安全,从而提高重视,提高培训效果。实际工作中,特殊作业人员要有相应证件,需要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要注意加强对于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培训,正确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在出现安全问题之后,施工人员还要具备消除隐患的能力,以此为给排水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3)做好安全交底
在给排水施工开展前,需要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不只要做好技术交底,也要加强安全交底,保证工程建设人员按规定开展施工工作,减少施工问题,进而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性。
(4)做好安全检查
现场安全水平与安全管理制度有一定关系,实际尚存在有制度但落实水平低的问题,需要通过安全检查确认,而安全检查也是进一步减少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当前很多施工人员、一部分管理人员,出于通过安全检查考虑,在收到通知后会尽快赶工套用抄袭安全技术资料台帐,即使通过检查,现场依然有很多安全问题,依然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要建立与工程情况相符的安全技术资料台账,加强检查,尽量减少安全问题出现可能性。要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全面排查现场安全隐患,指导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登记在册,为今后整改备查提供有效依据,方便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
3.加强现场环境管理
良好舒适的施工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人施工积极性,反之则会影响施工效率,并且可能出现各类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往往会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安全风险,工程建设本身条件相对恶劣,而现场环境管理和施工活动安全性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就必须重视提高环境管理质量,对于一些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位置,要设立警示标志牌,例如禁止烟火、必须佩戴安全帽等。有安全隐患的位置,必须有相应标志,提醒附近人员注意安全。
4.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
给排水工程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个人素质等会对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如果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意识不足,就会会直接影响现场安全水平。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强管理人员自我提升意识,平时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身肩负的安全责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建立相应安全管理制度,要与处罚规定相结合,对于各类安全事故,根据制度明确责任人,并给予相应处罚,迫使相关管理人员重视安全问题。
5.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要切实提高安全水平,使现场施工环境更加安全,就必须加强资金投入,设置各类必要的安全设施,使现场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资金必须确保专款专用,发现挪用资金等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现如今工程建设标准不断提高,造价部门必须做好取费标准的调整工作,合理增加安全防护设施的定额费用水平,使定额投入和实际安全投入相符。现场施工可能会遭遇各类安全风险,例如火灾、漏电事故、坍塌、中毒等,需要做好排查、汇总,加强防护设施建设,一旦发现新的安全隐患问题或者安全防护不到位等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全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排查安全隐患,制止不安全行为,提高整体安全防护水平以及全员安全意识,全面保障施工安全进行,体现现代施工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旭文.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20,17(14):126-127.
[2]崔晓冬.给排水施工安全及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58.
[3]杨竞.给排水施工安全及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3):65-66.
[4]刘波.关于给排水施工安全及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