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统发苗木花卉有限公司 570100
摘要: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生态廊道串联了城市中各个绿地斑块,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它还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反映了城市风貌,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主要探究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的设计的原则及其要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不仅要满足通行需求,还要美观环保,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但在现实中,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景观规划不适应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切割得支离破碎。对道路本身也大多忽视人性化需求,单调乏味的道路景观会让人疲倦与厌烦。因此,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概述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是针对道路两侧和隔离带内栽种花草、树木、护路林及园林景观等等。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空气环境,优化人们出行环境,还可以帮助司机缓解疲劳,同时还起到交通标志的作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道路绿化。市民可以从道路绿化的水平感受到城市景观风貌,道路绿化是城市面貌的缩影,反映一个城市的区域文化。因此,城市道路绿化不仅仅是改善城市空气环境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需要。
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的原则
1、立足于基础条件
在进行道路景观改造设计时,应当重点考虑道路所在地所具备的各类基础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包括地理位置,也包括道路所在地的坡度、降水情况、土壤质量等种种因素。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设计出最为合适的、科学的道路绿化景观方案。在满足城市交通压力舒缓目的的前提下,为道路设计出最具有城市文化特征的绿色景观,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美感。
2、立足于整体
城市道路本质上并不仅仅是舒缓城市交通压力的工具,而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当中不容分割的一个部分。因此,在为城市道路进行绿色景观改造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遵循这一原则,不能够破坏道路本身与城市其他部分的平衡,而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道路作为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加以设计。
3、体现形象和个性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要尽量保留原有湿地、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运用灵活的植物造景手段,在保证有良好的绿地生态功能,保护已有植被枝繁叶茂、生命力持久的同时,体现较强的景观艺术性。安全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道路绿地景观营建也要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使道路及其周围植物景观不仅具备引导行驶的功能,还兼具景观生态学倡导的对自然的调节功能。
4、考虑植物及土壤之间的配合
不同地区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也适合于不同植物的生长。因此,城市道路在选择所要栽种的植物类型的时候,不能仅仅从美观性的角度进行考虑,而应当立足于城市所在地区的土壤特点,选择能够与之匹配的植物。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合适的植物在合适的土壤中获得积极的生长,从而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生态性和美观性。
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的要点
1、合理设计空间序列
城市空间中,道路占有非常大比例,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需要以服务城市道路空间为目的,不仅要保证道路绿化景观的选择适应城市整体空间氛围,同时还需要与城市道路有效配合,提高空间比例合理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追求匀称感,提高绿化景观高度和宽度设计合理性,避免绿化景观与城市道路之间相互干扰,不会有封闭感出现;其次,绿化景观高度与宽度之间的比例需要适中,如果比例过大,会营造出一种空旷感和萧条感,结合城市道路实际情况,选择景观与道路之间的最佳设计比例才能够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有效性得到保证;最后,对城市道路长度、视点以及车速等因素充分分析考虑,充分展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协调性,保证环境与植物在视觉方面的有效统一,实现景观与道路之间的有效融合。
2、道路绿化景观立面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立面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绿化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化处理的方式,解决绿化种植区域与城市铺装路面之间的关系,进而彻底实现城市铺装路面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汇集到绿化种植区域。在对绿化种植区域进行设计时,需要确保绿化种植区域的高度低于周边道路,并且周边位置的硬质地面的高度应低于绿化种植区域的高度。其中,三者之间的高度差值应按照施工项目所在地的水温情况及土壤渗透率等多个参数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高差适宜控制在50mm~100mm之间。如果路沿石的高度高于周边道路和硬质地面,雨水不能够流入绿色种植区域。因此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在道路两侧设置一些缺口,便于雨水的流淌。
3、植物的配置
植物的配置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几点。①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城市道路环境较为恶劣,为了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和减少后期养护的难度,需要选择一些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的本土植物,同时可选择一些具有相同品质的其他地域植物作为补充。②因地制宜。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不同品种的植物的含水量是不同的。为了提升道路两侧景观的美观性,帮助城市实现水资源自动调节,需要选择一些具备抗旱,抗涝能力的树木。在雨水量较大的夏季,具备抗涝能力的植物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调蓄能力,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在雨水量较小的冬季,具备抗旱能力的植物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③注重生态化。城市道路周边灰尘和尾气排放量较大,为了净化空气需要选择一些能够有效净化空气,吸附尘土的植物。④不同植物之间和谐共生。在城市道路周边种植绿色植物需要注重不同植物之间的多样性,不仅需要选择一些和谐共生的植被群,促使不同植物之间和谐生长,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之间色彩,质感,花期等多方面的因素,达到绿化景观层次感,季节感的美化效果。
4、微地形处理
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地形的微处理使绿化景观具有更强的艺术感以及层次感。根据类型的不同,微地形具有台阶、混合、自然以及平板这几种类型,在实际对微地形模式进行选择时,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原则的控制:第一,要对当地的自然风貌进行充分利用,对城市特有的风景进行充分体现。为了能够对该原则进行满足,则需要在联系城市实际的基础上尽可能就地取材,更好的营造氛围;第二,对于不同地区,在具体地貌以及地形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地貌变化情况的存在,则为实际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需要在设计当中能够对这部分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即通过适当造景方式的应用对道路绿化的精巧性以及层次性进行体现,能够通过微景观的科学施工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三,景观在设计中要保证其与临近区域具有搭配、协调的特征,更好的提升城市道路面貌。
四、结束语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担负着人们安全出行及交通安全运输的重要任务。在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是关键的一环,道路绿化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的形象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对城市绿化景观的构成也影响深远。因此,需要对道路绿化景观改造升级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在原来绿化的基础之上,构造更加有序畅通的交通系统,大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满足人们对于城市道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管海宁.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7,(06).
[2]王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