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晨曦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影响着建成后的工程质量,故而对施工质量采用一定的调控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身份证号码:34122619881101XXXX;安徽水安恒信劳务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影响着建成后的工程质量,故而对施工质量采用一定的调控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社会不断提高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就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列举,并通过阐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帮助相关人员能够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更好的调节控制工作,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管理
        住宅建设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实体企业的发展与建设还是上层经济发展政策的规划与实施,都不能对我国的物质建设工程的发展与建设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规划。而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可以说是所有建筑物的核心,对于住宅建设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控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必要性、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以保证我国住宅建设质量水平的提高。
        1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建设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而且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问题频发,所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安全与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主体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其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通常情况下,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且投入的建设成本也较大,所以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则需要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等方面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功能效用得以发挥,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效益。再次,主体结构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其主要起的是承载作用,包括建筑物自身承载、风承载、地震作用等。可见,保证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只有在主体结构质量越好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才会越安全。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2.1 砌砖分项工程中的问题
        在砌砖分项工程中,且不提砖块材料的问题,仅砖块浇水湿润工作便往往难以良好掌握,使得材料质量产生下降。而在砌砖时操作人员铺浆不满也会影响工作质量,抑或者没有使用足够力气去进行挤揉,也会影响砖块连接的质量,出现砌砖不稳的情况。此外在砌砖时还存在铺浆过长的问题,增加砂浆的蒸发面积,造成砂浆中水分过度挥发的现象,砂浆稠度不良的后果往往也使得砖块连接的质量降低。在使用砂浆时还有一定的添加问题,如传统工艺中竖向灰缝仅在两端诸如砂浆,往往出现中间脱空问题;支模、施工洞口处的砂浆在嵌补时往往较为疏松,相关问题均对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在堆砌砖墙时,为保证厚度或由两人共同施工,使得在两人堆砌砖块的交界处往往留下了较小空隙,这种空隙也称瞎缝,会严重影响砌砖工程的质量。同时在砌墙时往往需要用到较多的工具,相关工具若不在使用前进行预备,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此外还有着施工人员诸如不按施工要求、工作不认真、操作不细致等问题,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2 模板分项工程中的问题
        在模板应用中要注意材质、设计等问题,要以正确的操作确保模板寿命不会降低,在确保模板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结构的质量达到标准。过去的模板问题也有部分是由模板使用前未进行一定检查,由沾有杂质的模板造成。同样模板拼装前也要注意进行检查与处理工作,模板拼缝时出现明显缝隙往往是影响模板质量的主要问题。此外,在模板装卸时,严禁采用违规操作如使用钢材、木棒、大锤进行敲打协助,不仅会造成痕迹影响模板二次使用,还可能会出现模板损坏等恶劣现象。


        3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管理措施
        3.1保证主体结构与细节部分的协调性
        在总体优化设计中,应加强主体结构和细部的协调与控制。设计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不断完善设计的主体结构和细节。由于房屋建造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以及建筑物所需的使用功能所涵盖的大量细节,设计师和工作人员应不断优化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细节,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提高健身房建筑结构设计的效果。在设计中应妥善安排主体、部件和其他部件,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3.2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
        首先,控制混凝土的比例。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人员在确保原材料配比符合质量要求时,应根据现场环境和运输情况,对设施进行适当调整。第二,控制混凝土的性质。保水性、流动性、凝聚力和粘聚性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持水能力决定整个工程是否稳定致密,流动性不符合标准,构件的离析状态,凝聚力决定混凝土是否均匀。如果我们要保证标准的性质,就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混合适当,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三是控制混凝土的振动和浇筑。振动与浇筑与工程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振捣混凝土和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控制时间长度和强度,防止生产、离析或蜂窝等缺陷的产生,同时要注意模板、预埋件和钢筋、钢筋所在位置,防止混凝土变形等不利条件的发生。第四,混凝土工程竣工后,还要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在维修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详细检查,如发现有空洞或裂缝,应及时修复。如结构加固或压力灌浆、强制灌浆等。监理人在确认工程符合要求后,应进行专业检查,只有在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验收。
        3.3完善房屋建筑工程对主体结构质量审核体系
        完善主体结构的质量检验体系是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建筑工程人才领域也应该引起重视。在主体结构的施工中,不仅要求施工人员身体健全或勤奋,而且要在专业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当然,在我国的住宅建设项目中,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在项目的早期设计、规划和测量中已经被相关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但对于底层施工人员,职工的专业程度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容易产生施工风险,严重危害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水平。此外,在进行住宅建设项目主体结构质量管理时,还要注意对施工人员进行各种技能培训,组织开展技能讲座,有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主体结构、结构的施工。二是要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认真完成工作、保证质量水平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勤奋工作的职工给予处罚,以儆效尤。
        结束语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主体结构涉及诸多的内容,其工 作复杂,很容易出现质量隐患问题。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在实践中要根据 工程要求科学的分析。分析房屋主体结构的各项要求,重点进行模板、混 凝土以及钢筋的管理,达到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宇.探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8):49-50.
        [2]唐廷成.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品牌研究,2018(05):161-162.
        [3]赵红雨.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85.
        [4]黄向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7):24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