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吴培正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吴培正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连接着城镇所有的“城市细胞”,保障着人们社会活动,承载经济命脉,关乎国计民生。
        烟台市诚信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市政道路连接着城镇所有的“城市细胞”,保障着人们社会活动,承载经济命脉,关乎国计民生。在我国城镇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基础配套离不开市政道路工程的大规模建设,而优质的市政道路是城市良好的宣传名片,是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保障。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以期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优质道路工程。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不仅是为居民及企业生活与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而且还是城市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组成要素,因此,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系统控制极为重要。在市政工程建设规模巨大、数量繁多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提高其施工质量,实现道路畅通、交通快捷的目标,则必须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且科学的质量控制。
        一、市政道路建设特点
        (一)施工有时限要求、时间短
        多数市政道路建设投资的主体是政府,要对居民的干扰降到最低程度,因此,施工有一定的时限要求,且准备时间较短。据笔者了解,如果施工准备时间短,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进度计划,通常会影响了道路建设的质量。
        (二)拆迁数量较大
        市政道路主要在城市施工,涉及到的拆迁建筑物数量较大,会给周围的环境、交通情况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施工场地有限,施工进度容易受其影响,甚至会延误施工进度,增加道路质量控制的难度。
        (三)存在复杂的地下线路
        建设市政道路时无法避免复杂的地下线路,经常会遇到地下输水管道、通信及电力等线路,且在道路施工前很多无法掌握线路的具体位置。施工时常导致地下线路及管道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交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额外的投资费用,影响道路施工工期。
        二、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
        (一)设计方案的合理构建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多为政府财政筹集,在确定质量、进度以及投资目标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除此以外,市政道路设计必须与所在地区的近远期发展规划相契合,对市政道路建设区域内电力、燃气、通信、以及给排水等管线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尽可能减少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对地下管线的扰动与影响,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出现大幅度调整管线敷设以及路线布置的问题。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密切沟通与协作,对各个管线单位关系进行充分协调,尽可能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水平。
        (二)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及质量管理体制完善
        众所周知,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期间,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组织者与操作者,与工程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形成一套健全且完善的质量管理工作体制,在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并具体到人,配套完善质量考核办法,作为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依据。
        (三)有效控制施工材料
        既往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与寿命,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批与控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对施工材料的监督管理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单位应构建一套健全的质量检验工作体系,质检员应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加以纠正。同时,现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对各类施工材料的供应来源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对各类材料进场前的检查、抽样测试,以保证施工材料性能的稳定与可靠。


        (四)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
        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应当将工程监理制度引入现场施工环节,以起到保障工程质量,规范施工行为的效果。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合同中充分明确监理人员的权责范围,提高现场监理的公开性与公正性。同时,现场监理人员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特点与内容,制定质量控制点,规范施工质量,加强旁站监理,及时发现不规范施工行为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跟踪后期整改结果,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五)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
        市政道路的施工现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对于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至关重要。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反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要进行监控,并做好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施工单位要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精度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线型布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应该以复合导线布设来定位平面控制点,而且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程度较高,地下管道和线路错综复杂、排水系统定位难度较大,因此,这就对测量环节的精确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市政道路工程的高程控制手段为复合水准路线,水准点的布设要根据工程节点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的判断,通常情况下,永久性水准点通常设置在市政道路路线的起始点、重点和需要进行长期观测的关键位置处,而且标志要稳固显眼;其次,高程测量的精度应该控制在三等以上,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测量,加大复测作业和签证工作的执行力度;最后,测量作业的精度控制要达到二级复核程序的标准,二级复核的基本程序为:由施工单位进行放样,待审核、复核无误后,将复核结果上报工程监理进行二次复核,复核通过后要及时对测点进行测量保护、记录、检查和签收。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品质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高低。在进行原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首先,采购人员要做好市场调研,掌握原材料的市场报价和每日波动幅度;其次,要对锁定的、具有国家认证资质的几家生产商和供货商进行综合能力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资金实力、信用等级、企业资质以及技术检验水平等;最后,施工前交由具有雄厚实力和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验和复试,出具合格报告后再投入使用。
        (三)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和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具体操作流程是:开工前进行填方路段试验,首先对原地面进行清洁处理(除草、地表层腐殖土),然后用平地机来平整路面,最后用压路机进行填前的压实处理。进行路堤分层填筑时,要把握好松铺厚度,并且要保证每层的松铺厚度都是在严格压实的基础上进行作业的;压路机对路基填土压实时,应该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再中间、先低后高的整体碾压原则。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在于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横断面、边坡坡度进行层次化挖掘工作,挖掘的原则是自上而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建设成本、工程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等,而且还代表着城市发展面貌,影响着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采取有效且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以达到工程质量标准,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杨婷婷.探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农家科技,2017,000(007):233.
        [2]刘志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000(019):339.
        [3]李凯艳,于美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8):2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