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铁法能源公司晓明矿运输区机电队 辽宁调兵山 112700
摘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虽然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安全生产等问题逐渐得到重视,矿井中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矿井中设备的现代化更新程度非常低,即使有些矿井中采用的是新型的机械设备,但是由于对国外先进设备不是十分了解,导致机械设备的一部分功能无法得到完全发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操作技术并不清楚,导致生产过程极易出现问题。另外,相关人员对设备的保养及维护等知识缺乏全面了解,忽视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的检验,甚至由于不了解机械设备上安装的安全监测装置而肆意拆除,为生产过程中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矿业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思考
机械安全管理在现代化矿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监督力度和深度不够、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和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矿业机械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安全生产的正常与否,机械安全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业的安全和效益。
1矿业机械安全技术概述
1.1机械设备矿业生产的保障
一个矿井如果没有机械系统,生产就无从谈起,从近年来投产的地方机械化矿井看来,机械在矿井的总投资中约占60%左右的比重,一个矿井的产能与效益、安全与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管理的好与坏。所以,要想搞好矿井安全生产,除管理好通风瓦斯外,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抓的扎实,要对机械安全管理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于生产的运行规律,并加以分析、预防、调整、控制等,才能彻底控制、降低和消除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高效,才能为作业人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
1.2矿业机械安全管理的发展
根据煤炭科技发展和矿业机械设备的换代速度,预计在今后不远的时间,我国将会陆续出现自动化程度很高,生产效能极高的少人或无人矿井。那时,矿业将向高产能,大功率,长运距,高速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一矿一面超千万吨级的矿业技术成熟,安全生产稳定。机械管理在矿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到那时的矿业机械安全管理,将会是井下现场监管和地面微机监管双重进行,具有高端电气知识和电脑知识的机械技术、安全管理人员,不再为一根线路,一台开关出故障而发愁,他们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就能检查、发现、诊断、确定故障和隐患的地点和类别,并有针对性的指挥排除和检修。那时的设备也都发展成高可靠型、高性能型、高智能型的本质安全型设备,具有特别高的自诊断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一旦感知故障和隐患,它会自动进行分析、计算、判断、识别,并通过网络上传至主控站,会给机械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准确的决策和指挥依据,那才是真正的本质安全型设备和本质安全型矿井,那时的机械安全管理仍然是矿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但达到了高智能人才管理的水平。
2矿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企业管理安全理念的误区
如今矿业已进入全新的、科技含量较大的、现代化开采时代,但在矿业特别是地方中小型矿业管理中,依然存在着重生产轻机械的思想理念,认为机械运输是辅助单位,是配合生产的从属关系,只是把机械系统当作生产系统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和系统去对待。在思想认识上没有把机械管理放在与生产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导致了在安全管理上、在人的管理理念上产生了一些误区。在中小矿业,当生产与机械发生矛盾时,上级的裁决往往是机械必须给生产让路,甚至不惜让主要设备带病运转、带隐患运行。
2.2机械设备投入
更新改造滞后中小型矿业因受资金实力、隶属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等因素的限制,在机械设备投入上,往往是勉强生产就行,由于在前期选型、配套上过多考虑资金方面的因素,过多的降低设备能力和性能,甚至用低价购进有的大矿淘汰下来的设备,所以容易造成机械设备投入先天不足。这样的机械设备现状既无法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为企业提高效益,更严重的是给安全管理带来先天的缺陷和隐患。投入不足,无力更新改造是一个恶性循环,直接关系到矿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和职工收入,直接制约矿业的发展与装备的实力提升。
2.3机械管理与监督的缺陷
机械系统有着特殊的环境,点多、面广、战线长,监督很难做到面面具到,一般采取抽查式、自查式、表面式的较多,缺乏全面性、主动性和实际性。造成随意性和失查、失控的现象很多。机械是一门复杂的专业学科,在现场监管中,一般只能观察表面状态,而防爆性能、电器元件的功能、保护功能、动态情况、安全性能等无法用人工的方式去监管。
3矿业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预防对策
3.1安全培训教育
生产机械同等重视对于机械化矿业安全管理这个系统工程,除通风、瓦斯管理外,顶帮等传统伤害已不是高发事故,随着机械化、高电压、大功率、大电流等的发展,机械事故是仅次于瓦斯、煤尘事故的第二大灾害。由于机械管理不善,引发的瓦斯煤尘事故成为煤炭行业第一大杀手。因此,要使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机械管理的重要性,要把机械安全管理同生产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彻底改变重生产、轻机械的传统理念,为机械管理奠定一个思想文化基础。
3.2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
对于机械管理、作业技术性较高的岗位人员,要选拔年轻、专业知识丰富、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人员,要签订任用合同,发现优秀人才要合理提拔,使机械人员看到希望和对企业有亲和感,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尽可能的与相应的生产岗位同工同酬,利用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保留、稳定人材,用各种优惠条件及企业的凝聚力使技术和管理人才对企业产生留恋和依赖。保持机械专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不要随意调换,在使用人员过程中,不要任人唯亲、任人唯钱,对于业务突出的人员,要保持培养一个保留一个。
3.3及时更新设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杜绝使用淘汰设备和工艺,对于现用设备中有在国家规定的淘汰范围的机械设备和工艺,必须按规定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为有使用许可、证件齐全的设备、工艺。矿业的主要领导和机械管理人员必须把更换淘汰设备和工艺更新的资金足额安排到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推迟和干扰更换和更新的进行。
4机械监督管理的思考
4.1矿业机械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
在监督管理上有很高的要求。不熟悉业务的安监人员很难监管到较深的层次。以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为例:功能齐全与丧失功能的外观和线路看不出区别,保护灵敏可靠与失灵的也不能直接分辨出来,防爆性能好的与失爆的也不太直观。这些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作业技能的人才才能辨别清楚。所以,机械监管的组织、方法和人员都必须与机械设备的实际相结合,运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和高素质的人员才能管理到位。
4.2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
机械事故的发生往往与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型配套、系统的管理、现场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监督管理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研究和预测发生事故概率的大小,从各环节中找出发生事故的规律和及时发现事故的潜在因素,那么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还是完全可能的,至少也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对预防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各矿业机械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收集历史机械事故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生机械事故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内在机理。探求发生事故的共同点和因果关系,搞清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了解机械系统内部相关参数和渐变过程,及时查找和发现潜伏期,消除人们的麻痹大意思想,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
3结语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带动矿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国际水平而言,这种进步是不够的。矿业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从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再加上矿业企业是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因此会直接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加强矿业企业机械安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剑.矿业机械故障诊断及预防对策分析[J].消费电子,2014(16):53 -54.
[2]王庆.研究分析矿业机械安全[J].中国机械,2014(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