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081119870309XXXX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暖通空调能充分的利用我国的制冷能源,提供给社会居民日常所需要的热量,而且居民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气体,目前主要在一些相对寒冷的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及应用。但我国目前还有很多地区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还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计划,使得暖通空调不能稳定的进行供冷功能,不能完全的展现出暖通空调自身的特性,对于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暖通空调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现状;发展
一、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作用
1.1空气净化调节
暖通空调自动调节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调节。通常我们使用的净化系统中主要是利用过滤器来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而目前使用的空气过滤器的净化洁净度非常的高,不仅能够满足各个家庭净化空气的需求,还能满足一些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工厂等,而其价格相对来说也是非常昂贵的。因此,我们在选择空气过滤器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对空气净化要求来进行选择,一般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其选择的空气过滤装置也会更加强劲。
1.2室内温度调节
室内温度调节作为暖通空调自动调节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功能,其不仅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暖通空调设计的核心要求。因此,我们在暖通空调自动调节系统的设计时,通常将空调系统中的回风段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作为我们设计的约束,并且通过相应的算法控制,以及系统内的参数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最终将温度的差值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使其能够达到调节温度的作用。一般我们在进行温度的调节上,如果要想将室内的温度从低调到高,那么可以利用蒸汽调节阀进行调节,而要想将室内温度由高调制低,那么可以通过利用冷水调节阀进行调节。
二、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2.1PLC控制
PLC控制系统,即通常所说的可编程控制系统,在工业中使用广泛。PLC通过读取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预先设置的程序,使控制系统一步步操作,最终实现用户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在暖通空调自动调节系统中,PLC也是事先进行编程,然后对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元件进行控制。另外,PLC针对用户所需实现的不同功能开发了相应的模块,如内部自动诊断、编程等。这些已有的完整模块和程序让用户能直接使用,而且其因体系成熟极大地提高了用户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完成目标功能所需要的时间。PLC问世以来距今已近60年,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稳定性十分强劲。各类实验和工程中的使用均证明,PLC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在极端气候下仍能保持工作顺畅,且具有不易腐蚀、易于维修等优点。
2.2继电器控制
采用继电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是采用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传统方式。继电器的组成分为主控部分和被控部分,通过主控部分的控制来调整被控部分的参数。继电器的原理类似于一个变压器,利用改变主控元件中相对较弱的电流大小改变被控部分中较强电流的大小,进而改变相应参数。这种原理在暖通空调系统的发展初期也保证继电器能进行自我保护,但随着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电器内的电流越来越强,使得继电器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不断提高。因此,开发出耐久性更强的继电器成为了一个重要工作。
2.3DDC控制
DDC控制,即直接数字化控制。DDC控制系统指的是利用微信号处理器实现所需的控制功能。
DDC一般为电子驱动,它与其他控制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DDC中的每个步骤都是利用数字化进行控制的。对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来说,它是通过基于合理的PID参数进行温度调节的。在确定PID参数时,PID越高,系统的工作速度越快,运行功率越高,即温度到达所需值的时间越短;反之,PID越低,系统的工作速度越慢,温度到达所需值的时间越长。当然,PID值越高,对控制元件的负荷也越大,容易引起故障。因此选择合理的PID参数值。有些场所对温度精度要求很高,或是调节的温度范围较大。为了达到节能目的,可以利用分级操作的方法进行调节。
三、我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3.1现状
(1)由于系统的用户相对独立,暖通的输出更均匀。基于此特性,暖通控制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其耦合能力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2)由于原建筑环境温度有一定的惯性,所以当暖通空调设备在寒冷、传热过程的数量在相应的延迟现象,特别是在实时监控系统,所以这种现象分析处理提前应该配置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为了不增加CPU误判现象。(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系统与外部世界有一定的压差,因此自动检测过程中相应的参数时变的特点,没有相应的算法来协助参数计算,将使整个系统温度控制不准确,甚至失控。由于暖通设备冷却装置不具有线性变化特性,外部世界有许多干扰因素会影响其工作参数,因此,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线性特性相对较弱。
3.2发展
(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供暖,通风和空调空调形式来调整和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一般调节第一,使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光滑和均匀的冷却效果,为空调系统调节阀门,实现网络的调整空调,调整后不做改变。在暖通空调,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寒冷的空气寒冷的空气供给的调整,作为媒介的水和蒸汽温度调节根据温度的调整,网络流量控制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和调整。想实现均匀为空调用户,就要对空调系统使用间接的,现在主要使用的调整方法主要包括补偿方法,该方法在欧洲国家更普遍的使用,进行全方位的流量控制方法,是一种冷源的气体燃烧调整,调整水压力,可以有效地改善供应空调的冷空气不统一。(2)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策略。间接暖通空调,调整其自动控制系统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基于确定的冷却特性,准确的描述参数,然后反复测量二级网络的温度,使用中央处理单元(CPU)指定一个统一的目标,冷空气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将统一规定的温度调整。暖通空调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是更多的挖掘与PID控制,这种方法并不复杂,并兼容大多数空调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暖通空调本身的特征参数的确定,然而,PID控制方法都有自己的缺点,很难实现统一和稳定的空调。参数调整的PID控制方法更麻烦,因此,当使用这种方法时,一般使用以往的经验来调整参数,导致在参数调整后无法实现优化,精度是存在的问题。(3)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解耦控制策略分析。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它具有很强的耦合特性,现在,解耦方法的控制通常采用封闭的方法,使用多个变量来控制。可以申请不同的通道,通道补偿法来弥补其他路径干扰问题,根据这种思想,建立一个神经网络系统可以实现解耦的有效控制,使用神经网络来补偿系统访问干扰,另一个变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在相同数量的系统,利用神经网络逆解耦,也可以进行模糊解耦方法的设计。智能解耦控制策略可以独立于数学建模,难度不是很大,可以根据不同的空调,自动调整,可以进行调整,根据系统的子系统是神经网络覆盖整个暖通空调,它可以实现解耦控制空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结语
总而言之,要不断的研究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将关注点放在整个控制系统中的实际运行中,不断提高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的水平,满足我国社会居民对生活舒适度的具体需求。
参考文献
[1]隋胄君.自动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发展与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1):97-98.
[2]韦佳.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8(06):211-212.
[3]黄丹,陈刚,王福林.我国低碳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研究进展[J].智能建筑,2017(09):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