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沈兵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沈兵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对于建筑工程数量的急速增长。
        绍兴市大禹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身份证号码:33060219620613XXXX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对于建筑工程数量的急速增长。建设建筑工程量越来越多,建设建筑类型也逐渐多样,不同的工程施工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当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种的各项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各工种进行分工合作协调,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施工进度的完善。但就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而言,除了建设工人的辛勤的付出以外,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检测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混凝土是当代建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常用和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对于工程后期完工建筑物整体的质量以及坚固度,都有着直接性或重要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工程结构,这一结构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需求。新时期,社会公众对房屋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居住者多元化居住功能的实现也需要依托于可靠的建筑质量。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施工技术体系,这是建筑企业开展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依托的基础性要素。由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样化的复杂因素,均可能对其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其施工技术也需要兼顾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并把握好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将可能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冲击的不稳定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打造出质量过硬的现代化建筑产品。
        1常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1混凝土结构浇筑技术
        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中投入应用,发挥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主要包含的是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顶板混凝土护送技术等等。因为基础底板本身的厚度比较大,涉及到的混凝土施工工作复杂性也比较强,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到混凝土散热问题,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在整个施工流程中充足的供应,以免出现施工缝隙问题,并尽可能规避在温度因素影响之下形成的缝隙问题。科学合理的使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对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及混凝土结构受力平衡性做出保证。面墙混凝土浇筑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是,首先应当浇筑和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5cm,并使用相应设备开展下料工作,直接开展模具灌注,保证模具灌注工作的均匀性,将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cm之内,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借鉴施工规范及温度应力,切实依据现行规章制度中提出的要求选取分段或者整体浇筑方案,浇筑工作进行过程中,应当切实依据混凝土坡度,将振捣点位设置在上方或者是下方位置上,首个振捣带你设置在坡脚位置上,有效提升混凝土上下端口位置上的密实性;第二个振捣点应当设置在卸点位置上,促使混凝土上端的振实度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在分段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可以在初凝环节中开展表面挤压及二次振捣工作,已满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此措施投入应用之后,就可以对混凝土结构整体美观性及耐水性能做出一定保证。
        1.2混凝土的运输
        通常来说,混凝土制备区域与项目施工区域存在一定的距离,且混凝土体量庞大,因此需要匹配针对性的运输技术。同时,受混凝土制备特点的影响,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会放热结块,对其基本性能产生冲击,不仅会阻碍工程进度的有序推进,也会使得施工单位承受额外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的运输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运输技术的核心是把控好运输时间,从制备完成到开始运输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2h以内,为了控制混凝土放热结块情况,可以在运输之前覆盖一些帆布,降低混凝土原料的水分蒸发概率。当然,从全局性的观点考虑,要想突破运输技术中的困难,最佳方法是在施工前期做好前瞻性规划,考虑好运输线路,制定出从制备地到施工地的最佳路线方案。


        1.3将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位
        混凝土浇筑作业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浇筑作业的分工大都非常严格,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需要在已经开始搅拌的混凝土中加水,那就必须要考虑到加水对混凝土粘稠度造成的影响。过量加水不仅会使混凝土粘稠度下降,也会影响到它与钢筋进行附着融合时的附着力。(2)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假如需要从下层往上层进行浇筑,就必须保证下层混凝土可以得到更全方位的覆盖。之后还需要控制好各层间的距离,避免层与层之间出现凝固,从而保证浇筑工作顺利完成。此外,如果需要在下层混凝土凝固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且超过了理想的浇筑时间,便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还需要对施工区域内的气候、温度进行分析把控。如果遇到极端恶劣天气,必须要停止浇筑,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注意事项
        2.1综合把握温度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受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全程需要综合把握温度因素。如果施工阶段的天气环境较为复杂,则更需要对温度因素给予重视,避免其因散热极快或是散热不畅而导致的裂缝与空心问题,严重威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2.2重视水化反应
        混凝土原料中水泥所占的比重较高,而水泥在凝固之后,很容易出现水化反应,受水化反应影响,混凝土材料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处理好温度要素,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度差异过大的情况,从而有效预防水化反应下的鼓包、涨缩问题。
        2.3合理控制锈蚀情况
        混凝土结构中含有如钢筋之类的大量金属部件,由于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加之混凝土制备、运输、处理等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金属部件较容易出现锈蚀情况,同时,如上所述,水化反应在混凝土中极为常见,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与混凝土内外部的水分发生作用,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中金属部件的锈蚀情况更加严重。而这些金属部件的基本功能是连接固定,在其出现严重锈蚀情况时,这种功能必然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会威胁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这也要求施工人员要做好除锈与防水工作。
        结语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较为重要的。混凝土结构相关的施工技术也是工程建筑施工内一项常见、重要的施工技术。各项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安全系数,最终影响到工程建筑本身的质量及使用性能。建筑从业者应当将混凝土结构的多类施工技术重视起来,以技术、实际需求为参考,制订合理的施工规范及流程,保障各技术的运用合理,为工程建筑施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剑.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79-180.
        [2]李宏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刍议[J].四川水泥,2018(09):132.
        [3]王云龙.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187.
        [4]索永军.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30-31.
        [5]程帅,周永红.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