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生命周期平台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永刚 杨春雷 王金阳 邹路德
[导读]
        辽河油田建设有限公司
        一、应用简介
        借助信息化手段,以数字化设计为源头,进行设计、采办、施工、管理等各方面数据的采集、存储,改善数据移交手段,引入RFID、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无人机航拍、无线数据传输、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准确性与便捷性。最终实现工程实物资产与数字资产双交付,为智能化运营奠定数据基础。
        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为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提供统一的协同工作平台,增强项目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工程建设的业务环节,增加智能化管理手段,强化获取工程进展及具体情况的方式,实现了进度可视化展示、费控一体化管控、物资全流程管控,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控,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管道建设质量,保证现场人员、材料、设备、工法、环境的安全。
        在施工现场搭建智能工地,利用物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通过现场部署无线局域网络,结合二维码、电子标签、视频监控、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实时视频监视、智能感知和数据采集,真实准确反映现场作业过程,及时完整进行资料数字化移交归档,提高过程管控能力,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控制目标
        1.进度控制目标:结合进度管理功能,以二三维模型(BIM)为载体,实现进度可视化管控,实现进度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及报警,辅助业务人员分析决策,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2.质量控制目标
        (1)设计质量目标
        通过信息化平台三维可视化展示实现业主、监理、设计、采购、施工等项目参与方远程浏览、实时共享设计成果,加强设计变更,实现对设计质量的控制。
        (2)采购质量目标
        结合电子标签技术,按照“物资精准匹配”的管理要求,对物资需求、排产、驻厂监造、生产制造、出厂发货、物流运输、验收入库、调拔出库的全过程进行管控,实现物资全过程跟踪。
        (3)施工质量目标
        通过现场智能工地搭建,辅助业主进行质量的控制与决策,监督检查现场工程质量情况,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点的监控,结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质量问题产生原因,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实体质量优良。
        3.HSE控制目标
        依据管控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应用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进行PDCA全过程HSE检查闭环管理,加强不符合项的管理,实现特殊作业现场安全智能监管,重点路段安防智能监管,预警等安全风险及时识别、及时预警。确保项目建设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
        4、投资控制目标
        系统提供项目概算与合同相关联的功能,并及时对已经超出概算或已出现超概风险的情况进行预警,确保项目投资控制不超初设概算。
        三、控制措施
        1、进度控制措施
        1)通过进度模块,实现进度计划分级编制,执行整体计划、逐层分解、分月滚动、按周监控、当日填报的进度计划管理模式,使计划编制的更合理、可执行性更高、管控力度更大;并能与相应的目标计划进行对比,对有偏离倾向或已偏离的情况进行预警和提醒,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纠偏,确保项目执行计划的正常执行。


        2)建立进度测量体系,基于不同单位的、不同工作范围,支持不同日报表的在线填报,部分数据可通过施工数据采集数据自动获取,把控进度数据来源的唯一性,提高进度数据准确性;
        3)利用设计成果以三维模型为载体,并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建立施工对象、施工工序和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工程进度计划的动态形象展现,包括工程量计划与实际完成量对比展现,重要单项工程实体形象进度图展现和工地场景图展现。供管理者更直观、全面掌握工程建设状况,提高工程进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质量保证揩施
        1)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编制项目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文件,制定质量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以此管理模式定制系统内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保障项目质量信息化流程完整性和痕迹管理。
        2)通过对质量不符合项的检查、整改的过程跟踪以及施工承包商检测数据的填报结果,系统可以生成各种质量报表和分析图表,辅助项目管理团队进行质量的控制与决策,并通过对服务商(主要指承包商或分包商)质量事故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价指标或模型,将质量管理记录与实体相关联,对某些实体的质量问题进行规避分析,确保工程项目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3)严格执行业务数据审核流程、变更管理流程,达到任一阶段都有据可查,通过对质量验收环节的流程管理与结果信息的采集/共享,实现对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完成质量验收工作信息51it程记录。
        4)建立智能工地监控中心,以智能工况设备、物联网设备等硬件设施为载体,实现焊口编号、焊工编号、焊接工艺等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智能关联功能,做到对“焊接实际作业”同“焊接工艺规程”所有关键参数要求符合度的实时监控,并完成所有焊接、防腐工序参数信息存储,提升管道建设质量。
        四、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HSE风险库、事故经验分享库、HSE法规制度库,提供现场HSE管理制度的录入、编辑、上传附件、检索功能,基干风险库对现场施工HSE风险进行分析预警,通过移动应用实叶查阅事故经验、法规制度,实现现场HSE管理有据可查。
        2、运用信息化手段收集HSE信息,采用PDCA循环对HSE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协助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HSE各项活动台账,确保每一个隐患工作都是闭环操作,通过移动端应用完成HSE检查、隐患整改的过程跟踪和提醒,生成各种HSE报表和分析图表,对工程的重要HSE指标进行汇总分析,辅助项目管理团队进行HSE的控制与决策。
        3、搭建视频监控指挥中心,通过焊接棚内、施工作业面视频监控监控摄像头,全面、直观、形象地展示现场施工、设备运行等情况,自动识别作业现场人员违规操作、区域非法操作、人员未穿戴防护用品等常见违规行为进行识别预警,提升项目HSE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HSE管理目标。
        五、投资控制揩施
        1、建立概算科目的基本信息、设定概算分解结构,并将合同与概算关联,把工程量进度确认、工程形象进度确认、工程变更、工程款支付申报、资金计划和实际支付结果串联起来,将强对工程结算的管理,实现工程费用的有效控制,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2、利用信息系统,定期自动出具线路工程、站场工程、大型河流穿跨越、通信工程等概算执行情况分析报表,并提供对已经超出概算或巳出现超概风险的情况进行预警和提醒,控制投资概算,确保实现投资目标。
        六、全数字化移交保证措施
        1、为满足系统运行及数据移交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管道数字化数据标准,建立数据采集模板及配套数据规定,明确各阶段数据采集内容、采集类型及要求,指导现场数据采集工作的开展。
        2、提供与数据采集标准相配套的数据采集平台,并提供配套的移动端采集助手,数据模板内置于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中,支持数据批量导入导出,并能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校验,提供数据审核、抽查功能,确保数据移交质量。引入智能感知设备、RFID、二维码、智能移动终端、施工现场设备设施3D扫描等技术手段提升数据移交的自动化、集成化程度,提升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准确性与便捷性。
        3、提供专业的数字化系统过程管理服务团队,并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服务体系。在系统7常使用过程中对系统各模块的使用进行指导,提供用户操作手册、业务权限规划和分配、用户培训、数据转换等服务,直到系统正式运行。我们提供持续的业务支持和技术支持,并通过能力转移培养专业应用人才,总结项目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