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31119781224XXXX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追求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大学生不再是“稀罕物”,但随之而来就业竞争力加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也正因为如此,为缓解市场就业压力,就业管理机构应积极结合现代管理手段,增强信息化管理工作,为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企业用工荒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劳动者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策略
引言
人的生命中,伴随着就业和创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劳动者应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就业观念,进而实现高效率就业。每一个职业都有它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尊重每一份职业,劳动最光荣,应始终是我们坚持的就业观。因此,为推动劳动力市场高质量就业的发展,国家应积极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福利政策,鼓励更多的劳动者创新思想,积极创业,刺激我国的劳动市场。同时,对就业者而言,应不断的提高自身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竞争力,进而实现成功就业。
1发展现状
1.1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配置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确立,主要以自主选择,自主协商,以及合同签订等进行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活力。我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改革,分配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的逐渐发展,逐步提高了劳动者就业的自主选择性,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就业,促进了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1.2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也随着迎来发展高潮,其规模和水平逐渐扩大。对于服务业而言,其内容和领域逐步的扩展,从人事代理,招聘服务等逐渐的发展到如今的就业指导,培训服务,人才管理,以及劳务派遣等多项业务,其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21世纪初,人力资源等相关服务机构已发展至将近5万家,包含有丰富的,规范的服务体系,涉及就业,资源共享,信息指导等多方面内容,为就业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2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
2.1政策方针的实施
为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率,政府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方针政策,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和创业等。自十八大召开以来,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现状,国家等相关部门对就业方针进行科学调整,并通过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对市场进行相应的调节,促进劳动者就业。另外,对于劳动者而言,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多渠道就业。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应为创业者以及就业者,建立良好的市场就业环境,制定良好的就业政策和福利待遇,还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就业指导,创业指导,贷款咨询,政策咨询以及减少审批手续等,积极促进创新产业,科技产业等的发展,提高创业成功率。
2.2就业优先战略和政策的实施
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为我国长远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就业率的提高,因此,对我国就业模式和规模应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战略,并通过国家项目以及政府投资等政策推动就业发展,对就业政策进行积极落实,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的市场环境以及就业形势,进行积极转变,并对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提供其科学性和匹配度,促进我国就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另外,对一些就业能力强的产业要进行积极扶持,加大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支持,为就业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如互联网行业,跨境电商等。
2.3定期对职业技能进行培训
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仅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还取决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高低,因此,技能培训对就业者而言必不可少,通过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其成功就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逐渐增多,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业者应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不盲目自大,同时应加强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自身竞争力。鉴于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包括培养,引导,评价以及激励机制,对于一些初高中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应对其加大培养,使其掌握专业技能,满足时代所需,塑造一批高素质,技能强,人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术型人才,促进社会稳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2.4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就业服务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其中,对于就业服务体系而言,其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息息相关。同时,对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同时应对其服务内容和功能,进行不断的拓展和规范,对服务的流程,标准以及质量进行规范化和清晰化。另外,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对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科学规范化的建设,进而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就业以及招聘信息,促进劳动者成功就业。
2.5劳动关系的建立
对于劳动者而言,其主要通过合同与就职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为保证劳动者权益,应建立相应的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就业率提高不仅仅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鉴于此,对于劳动者的合法诉求,劳动标准,以及劳动定额等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监督,确保劳动者具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同时对涉及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根据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完善的三方解决机制,包括政府,工会以及企业三方主体,进而保证劳动者的合法诉求。
3探索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的发展
3.1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
当前,我国市场日益呈现信息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就业者和求职公司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对我国就业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于人才市场以及人力资源市场而言,信息系统的建立并不统一和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不统一,因此要对两系统进行科学整合统一,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为就业者和求职公司提供更精准的就业信息,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3.2信息化建设应符合国家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应结合现有的软件技术以及相应的资源,建立规范的,标准的信息平台,应符合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根据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建设等规范化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务软件,应结合软件运行的环境,业务项目以及服务功能等,为就业者,以及求职公司提供全面的就业资讯,实现高质量信息共享,满足双方需要,促进成功就业。
结束语
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不仅仅需要政策方针的建立,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平台的建立等,仍需各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如对政府职能的不断深化改革,政事分离以及管办分离的真正实现,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提高人员流动的开放性,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建立,为就业者以及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廖添德.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4(11):260-261.
[2]杨树森.探讨劳动就业与人力市场发展策略[J].中国职工教育,2014(02):142.
[3]张会香.如何构建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大市场——以郑州市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09(0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