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采矿工程是一项过程繁杂、事项较多的工程,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所处的作业环境较差,危险系数较高,若存在不安全技术因素,则会增加工作人员的作业风险,引发安全事故,不利于维护采矿工程的综合效益。本文中就针对采矿工程技术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保证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管理策略
1煤矿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
1.1掘进过程不安全因素分析
煤矿采矿工程在掘进时,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如冒顶事故。出现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正反拨口的位置未能得到合理设置。此外,在掘进过程中还会因未能合理控制改造眼坡度而出现安全事故。如果改造眼的坡度较大,高于30°,那么将会大大增加煤炭的自溜速度;如果挡煤板未能设置合适的高度,那么煤炭就会在惯性的影响下冲出挡煤板,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有轨运输巷道中的起坡轨设置问题
在有轨运输巷道的设置过程中,设计人员与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查,搜集具体的数据资料,以此进行巷道起坡轨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分为两种不同的起坡方式,分别为:单道起坡、双道起坡,这两种不同的起坡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用到较多的设备,需要技术人员固定岔道;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单道起坡方式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危害。
1.3采矿现场中的巷道高度设计不合理问题
在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进入巷道施工,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会选择砌碹支护开拓的方式展开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考虑好掘进方式,以此设置墙体高度,控制高度在1.2m左右。但是,在实际采矿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采矿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益,会在不同程度上缩减墙体高度,比如:将原本的1.2m调整为1.1m。若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巷道架线作业效果,无法满足现场的全控制标准,引发施工人员在工程现场的触电情况,不利于采矿工程的顺利推进。此外,在巷道的腰线设计过程中,若没有全面考量采矿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没有综合考量井下的作业环境,就会导致腰线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促使支架不能够承受在作业过程中的压力,产生明显的形变情况,影响巷道的安全性,不利于顺利推进采矿作业的施工进度,影响采矿工程的作业效率。
1.4采煤过程事故
采煤时存在的事故有两种,一种是窜矸事故,另一个是跨帮事故。发生窜矸事故的原因是二次回采,跨帮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放炮发生震动,导致空顶过大。相关人员在进行采煤时,需要借助单向施工的方式,避免发生窜矸事故和跨帮事故。如果在采煤过程中,未能设置合理的切眼开口或者分斜坡开口,那么也会发生跨帮事故。例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明确相关要求和规定,致使切眼的开口施工、长度等方面未能合格,也未能将主斜坡、分斜坡的位置设置在恰当的地方。此外,如果在采煤中出现矸石、煤块的掉落,那么也会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
2煤矿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的解决策略
2.1掘进过程中
首先需要保证拨口位置的合理设置。在进行石门一层煤的掘进工作中,需要利用两边开口的方式,内开口与外开口的牛鼻子位置需要保证高于8m,这样才能避免因拨口跨度较小而出现较为严重的冒顶事故。
在掘进石门正穿煤时需要采取两边同步进行的方式,最大程度保证正反开口足够科学与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还能促使两个巷道的跨度、错开的位置都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防止发生冒顶事故;其次,必须要足够重视改造眼的坡度设置,通常情况下,需要保证其坡度低于25°,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矿井的安全性。如果改造眼的坡度必的改造眼开口位置以及坡度问题。
2.2单道起坡问题解决策略
工作人员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矿井作业现场情况,尽可能的避免这种安全隐患,采用“双道起坡”的方式。双道起坡不需要建立固定道岔,工程人员可以通过在室内操作完成对运输车辆的控制,以此简化这一作业环节,避免消耗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维护井下采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2.3巷道腰线和中线的合理设置
在进行矿区的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要全面分析和了解矿区的实际情况,如地质、坡度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主斜坡的坡面。因而,在进行巷道中县的设计过程中,是额及人员需要准备好三四个中心点,将其设置在巷道棚梁以及顶板位置上。其中,最佳的中线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偏中线,另一种是正中线。在进行相关设备的选择时,最佳选择就是激光束,同时还要保证掘进机的迎头尺寸是否与实际情况、施工需求相符合。在进行巷道腰线的设置时,通常都需要借助测量仪进行设置,保证腰线之间的间距为30~50cm之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都会使用分层处理的方式,优先处理煤层相对较厚的地方。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涵道所承担的压力,从而导致支架错位、变形等较为危险的情况,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中线点的位置。此外,施工的范围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性,那么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顺利完成巷道的开拓施工,在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安全技术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采煤过程中
1)需要合理设计切眼开口。在煤层的正倾斜方向需要设置好切眼的开口位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设置切眼的开口位置,同时还要保证其长度也是符合标准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设计切眼的开口时,必须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如切眼开口的长度、方向、大小等,保证各项内容都能符合标准和要求。2)保证急倾斜煤层主倾斜坡坡度的合理控制。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急倾斜煤层主倾斜坡坡度需要高于23°,这样才能保证煤炭可以顺利进行自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实现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3)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施工技术的适应性。需要企业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切实强化全体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可以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施工技术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确定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时,需要全面且认真地考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湿度、坡度、地貌、地质、地形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进行爆破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数值确定好此次爆破所需要的炸药数量以及炮眼数量等。没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这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能发展煤矿采矿技术的相关技术,尽可能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最大程度保证全体人员的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采矿中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位置也较多。要想从根本上避免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相关人员和企业能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的位置,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浅析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郑贺.矿业装备.2020 (01)
[2]探究影响井下煤矿采矿工程安全的技术因素[J].马贵生.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