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阜宁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阜宁 224400
摘要: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供配电系统中,电力资源供配电自动化,有效的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供配电系统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整个电力行业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体现,不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在电力资源的控制方面也有着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价值。本文基于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探究供配电系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实意义。在实践经验的累积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如今供配电系统中自动化的情况作出了总结,同时也探究了供配电系统如今所具有的使用功能,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供配电,系统应用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供配电系统的价值
(1)电力资源网络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有着多种电网控制手段,将其融入供配电系统的控制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供配电系统的控制性能,但同时由于多种控制手段的实施,也增加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难度,故在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应当以合理、高效、安全为选择标准,科学的实现对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有效控制,使其既能够实现对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有效监测,同时还能保证电力资源供应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更好的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3]。(2)电力系统仿真测试.电力系统运维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测试与技术测试,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供配电系统中,通过智能电网的组建,可以实现获取电力系统网络中同类型、相近类型的测试结果,并能够联合测试结果实现仿真测试,减少进行实际测试消耗的电力资源。仿真测试还通过收集大量测试数据建立了数据库,保证电力系统在运维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故障、异常现象能够有经验借鉴,从而更好完成电力系统的运维保护工作[4]。(3)电力系统故障排查。电力系统结构复杂,电力设备较多。在日常运维中,易受到物理、人员、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出现的安全故障也是多种多样,若未能及时排查相关的安全故障,未能检出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连带反应,导致行业、企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电力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智能化电网信息、各个变电站日常工作日志、设备型号、输出功率等多方面的支持,在系统运维过程找到发生的安全故障,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更好的针对安全故障制定解决与预防的策略。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2.1完善数据网络的技术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可以高效地实现符合外部要求的数据网络的建设,调整以及管理。在如今的法治时代,供配电系统的各项指标也必须依法根据我国网络安全制度相关规定和要求来进行,而如今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的融入可以更加高效地准确地建设并调配电力系统中的数据网络,从而完成规定的电力资源的调度,从多个方面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独立性以及安全合理性。
2.2监测控制
供配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在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系统的监测管理。 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地解决供配电系统的监测难题。 不论是运行参数、远程计量,还是供配电系统故障、电能质量等多方面内容[2],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都可自动地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分析, 记录下设备的监测状态,从而有效地解决。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在传统的供配电系统中,通常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湿度、温度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对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精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和人工操作等带来的这类影响, 确保了过程的可靠性及结果的精准性。
2.3运用PLC技术
PLC 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机电控制技术相结合。供配电系统使用 PLC 技术,可以满足自动化控制要求。计算机利用写好的工作程序来下达工作指令,实现对每个工作环节的控制,同时采集相应的数据。
另外,供配电系统运用 PLC 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递与转换,使用顺序控制的基本模式,对整个配电系统独立模块进行分块控制,最终让控制更加准确、让操作更加方便。多功能继电器构成功能框架图相比微机保护的典型图,其本身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多功能继电器是将平常的计算机继电器中的逻辑电路直接分解为两个部分,其包含拥有保护功能的继电器组和 PLC 系统。基于保护目标的差异,其分别由具有较大保护功能和不同特点的继电器群组合而成,所以会导致设备被划分为多个标准的型号,但所有的功能元件需要遵守逻辑法则,做好对动作节点的定义。例如,针对某一个属于过电压的元件出现的动作情况,PLC 系统就会有一个对应的常开节点来实现闭合。
2.4完善供配电系统功能
供配电系统运行中经常会出现停电现象,归根究底是因为系统内部功能不够完善。所以,电力单位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识到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且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问题,保障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第一,加强对电力资源的处理,明确其分配方式,基于基本的均衡化原则进行分配处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第二,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合理布局电力资源。一般的布局都是基于统筹划分来实现,基于具体的用电情况合理分配供电资源,让供配电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实现供配电故障自动化检测,在找准故障点之后就可以分析其具体的原因,运用更为专业的技术妥善处理故障。
2.5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
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基础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通过在各个变电所安装摄像头、视频服务器等数据监控设备,完成数据信息的网络回传,即实现了相关数据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同时也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控制,对电力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管理。并能够通过分析各个变电所电力数据的变化,从其中找到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中央控制的检测下,若是下属某一变电站设备存在异常现象,可以根据系统信息反馈精确找到故障设备所属变电所,维修人员直接过去维修,将故障设备排查的过程优化为信息排查,实现了电网设备的故障排查与日常巡检。
2.6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核心以及关键。而配电工作,发电工作和输电工作在整个供配电系统中是最关键的几个部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主要是引入了一个把电网智能化的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实现把这些重要的部分进行全面的覆盖,从而实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的发展。而其中十分重要的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个十分大的跨越,这样一来可以连接国家电网和每个地区的小型电网,从而完成不同等级的电网的调动传输的任务。具体来说,大型电网与小型电网进行连接,从而解决小电网供电量不充足的情况,实现国家电网的资源的合理以及最大化的利用。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各个行业与时俱进,当前,自动化技术逐渐融入各个行业中,实现了对传统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调整。供配电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与技术,让操作人员从原本烦琐的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了自身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联合实施先进的电气科学技术,提升电力资源供配效率,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电力行业带来技术突破,提升电力分配、输送的效率,推动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为智能电网的构建提供基础框架,使得电力资源供配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促进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王宁.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门窗,2019(24):298.
[2]景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决策探索(中),2019(12):42.
[3]饶建平.建筑电气设计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81.
[4]许武杰.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250.
[5]范振涛.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J].湖北农机化,2019(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