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供电稳定性和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配电线路起着直接与用户相连的重要作用,其自动化能够解决供电稳定性和供电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
1电力系统及其配电线路自动化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系统也结合了现代化的新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的核心位置安装一套计算机系统,利用这套计算机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督与控制,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网这三个方面。发电厂中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三个方面,分别是运行单元、控制单元和以太网;变电站中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表现在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优化和重组方面;配电网中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针对运行参数的检测与采集方面,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的控制与调整,尽可能的满足用户在各方面的需求。
2配电线路自动化建设原则
2.1适应性原则
基于配电线路运行特点,因为其与用户保持直接联系,如果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则代表建设效果不当。现在我国提高了对配电线路建设的重视,设备容量与线路长度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可以更好的适应我国发展形式。但是对于不同地区还存在一定区域差异,为缓解此类问题,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性与适应性高的技术,不得单独模仿成功案例,缩小因不适应产生的局限性。
2.2健全性原则
为降低自动化建设与技术应用的难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可以保证各项功能的健全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建设难度。对配电建设基本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总结以往建设工作经验,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初期阶段线路电压控制设备与组配开关建设;中期阶段供电各支线配电开关、控制和通信设备,实现合理调配;后期阶段通信功能完善,利用微机控制运行信息,对整个配电线路运行进行自动化管理。
2.3控制性原则
对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进行自动化建设,核心目的就是提高系统供电质量,这样在选择自动化技术时,就需要以满足目标为基准,并搭配合理性和操作性高的技术方案,降低系统建设难度的同时,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传统技术方案内,经常会应用重合断路器,对配电设备功能的影响比较大,并且部分设备还具有延时功能,这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时,可以应用的时间比较少,并且分析故障所需时间会小于合闸时间,对供电连续性影响比较大。
3电力系统及其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相关功能及应用分析
3.1电力系统及其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相关功能
①对配电线路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传统的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方法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导致配电线路运行缓慢。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自行对配电线路内部运行进行监控,例如对设备的监控,其能够对每一台设备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各种数据反馈给工作人员,使其能够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节省检查故障的时间,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速度。电力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将配电线路的数据收集,并进行数据反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进而提高配电线路的技术。
②实现馈电线路的自动化
将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到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中,其能够对配电线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反应。馈电线路自动化指的是在变电站出线到用户设备之间的电路的自动化。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对出现问题的线路进行故障检测并进行故障维修,同时将其进行隔离,利用其他线路代替出现问题电路,实现对电路的控制,避免因为故障而造成大面积停电的事故。同时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中的馈电线路自动化还体现在用户检测方面,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对配电线路中的用户进行数据检测,确定网络中用户使用的便捷程度,同时对用户平台进行优化,方便用户使用。
③实现电力的合理调用
我国虽然在大力发展电力事业,但是电力使用量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实现电力配置是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一大问题,而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缓解。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对整个配电线路络进行负荷监控,进而发现网络中用电紧张的地方,并自动将其他地方的多余电量进行调用,通过电能的科学配置,缓解电力紧张。在用电高峰期时,检测配电线路运行是否顺畅、负荷变化等,针对实现配电线路电量使用效率的最优化。
④实现停电自动化管理
当配电线路出现问题必须停电检修时,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己划定停电范围,并进行停电,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工停电,在停电以后,电力自动化系统依然可以运行;在故障维修完成以后,其能够对故障点进行模拟,确保故障点已经恢复正常,并及时恢复用户的正常用电。
3.2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的具体应用方式
①对工作人员进行仿真培训
配电线路是一个大型的网络,其运行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而工作人员在正式进行工作之前是不能在配电线路中进行实习的,因为实习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影响配电线路络的正常运行,而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线路络中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拥有仿真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仿真功能进行技术培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建立模拟的配电线路络,然后再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这样既能使工作人员得到良好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能进一步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进行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优质的供电服务主要是指电力的质量和电力的连续性,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两个方面,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各种数据的信息化,利用当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并对设备进行监控。电力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线路中运送的电量进行质量检测,并将数据输出,实现信息化,帮助工作人员对电力进行控制;在配电线路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控,在工作人员维修时,电力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电路修改,使用备用线路实现电力的传输,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③自动定位寻找故障位置
配电线路络的覆盖范围广泛,并且在不同地区的网络覆盖形式不同,在传统的配电线路络中,当配电线路络出现问题时,只能人工寻找故障地点,在工作人员寻找故障时只能停电以便工作人员检测,当配电线路覆盖范围广泛时,增加了检修工作量和停电时间。而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有自动定位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其能够自动找到故障位置,然后进行定位,并将位置传送给工作人员,有工作人员按照传送的位置进行维修,这样便能提高配电线路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使用。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持续性和安全性的需求,还要推动电力系统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明确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对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熊伟.浅议电力系统及其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J].华人时刊,2014,29(6):183.
[2]刘占荣,张永伟.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其运行方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5(29):138.
[3]姚武斌.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2,1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