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 611745
摘要:《财务管理》课程在高校课程的财会专业教学体系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而在很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一般以核心基础课程,或以选修课程出现,都有其不可替换的作用。但在非经管专业的课程中,财务管理知识的普及性却非常低,本文从财务管理知识的难易度、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学生培养的目标等方面,探讨在高校财务管理知识对非经管类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在非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开展财务管理知识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体系;非经管类专业
一、高校非经管类专业财务管理知识普及性低的原因
1.固有的观念
固有的观念是指,大多数学生未进入高校学习前,根据自己的主观认知,及受周边相关经验的影响,根深蒂固的认为,只有财会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学习《财务管理》,自己学的专业和财会专业一点边都沾不上,自我判断不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因为对自己没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绝不是仅靠财务人员就能做好的,财务管理中包含有各个部门、各个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广泛参与,是一种合作、系统的工作,而财务人员相当于其中的调度员,需要其他很多工作人员的配合,绝不是自认为“不沾边”就不需要学习和掌握。
2.《财务管理》的难度让人望而生畏
《财务管理》课程的难度的确声名在外,对于一些稍有了解过或接触过《财务管理》的学生,提到《财务管理》都觉得可怕,这源于财务管理知识本身的难度。且不说中国最难的考试之一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就有《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历年来的过关率总是低的名列前茅。会计证中的考试稍有难度的比如中级会计师考试都有《财务管理》。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畏惧于里面大量的公式及计算,书本一翻,感觉太多公式要背,太多题目要算,尤其是那些不喜欢数学或数学不好的学生,一开始就被吓退了,认为自己数学不好,就学不了,还没开始就放弃了。
3.学校培养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目标
多年前,高校教育就在提倡创新教育,创新发展,基于我国市场环境,培养复合型人才,多功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对于各个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也在多元化,而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等课程都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相关考试也是非常规范,但无论是对以后工作企业还是自身,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是不该缺失的。大多数高校非经管类专业的财务管理教学工作面临的情况是,学校重视不够、学生兴趣不大、教材难找等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教师能认真研究本校的相关问题,并作出改革,根据本校情况,制定出相关培养计划,还有师资如何投入、教材选择、课程课时等等问题都需解决,这绝不是某个系或部门独自可以完成的。
二、深刻认识财务管理知识对任何专业学生都非常重要
1.财务管理知识应该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凡人,是一个“人”,就会与衣食住行分割不了,而衣食住行全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钱。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停的流通流动,形成了人的基本生活活动和轨迹,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钱,必然有一些,哪怕是非常日常的规律、现象,是我们应该或者不得不去掌握的,因为谁都不会想要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并且,社会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身边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当中或多或少是与钱挂钩的,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及视野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眼界也会不同,自然周围人看你的眼光也不同,这应该是一种素质的体现,所以,不论是什么专业,不论未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当今社会下,人应有的一种基本素养,必须要有。
2.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将家人给的生活费进行规划,做出合理支出安排,努力去做到略有盈余或者至少收支平衡,这体现出财务预算的原型。如果学校里组织的助学活动你有参与,并取得一部分报酬来补贴生活费用,这类似于财务管理的增收。如果还有多余的钱,不管是在外采买生活用品卖给周边同学,还是与更多的相同志向的同学进行大学生创业活动,这都会用到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
作为一个社会人,第一要足够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二十一世纪,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与社会经济,同时更是一个科技化与信息化急速发展的新世纪,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参与进了社会经济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置身其外,全民经济社会已然到来。当代社会中财富的流转,使得金钱围绕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说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的确也寸步难行。生活中常会有这多样的例子,一个人月收入3000,吃饭800,租房800,交通300,其他开销600,还剩余500,如果把这500块存入银行或者转入余额宝等,收点小利息,这就是在进行理财,如果不存,或者去买一条裙子,两条裙子相差不多,都合身也都喜欢,但买便宜的那条会节约90块钱,选择买了便宜的那条,在这个过程中,下的决定最终省了90块钱,对于这90块钱的花销或节约,这也算是理财呀,也是人们生活中的惯性理财,就是对自己的财富所做的财务管理。
3.优秀的企业财务管理“以人为本”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贯穿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从筹资、投资、运营、分配四个环节,关联起企业从购买、生产、销售、利润分配等各生产销售环节,居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而财务形象已成为一个企业对外展示的主要形象,财务目标也反映了企业的运营成效。
在当代企业管理里,最直观和最有效对企业获得高效收益产生影响的管理环节就是财务管理,而且其涵盖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在以财务为核心来发挥作用,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收益与流通平衡统一,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标准。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人绝对是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人的因素在这当中可能会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企业在生产、管理、运营等各项环节中都需要财力的支撑,若这些财力由好的财务管理者做出有效掌控,谨慎严密做出财务计划并实施,企业的财务周转的好,管理也就好。所以,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核心要求以人为本,发展人才的长远管理目标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这就要求现代财务管理人员要建立起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高效的财务管理是以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为支撑,未来更是以培养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企业的每一个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和推进,高效的操作和管理取决于人的智慧及眼界,当然也和努力分不开,企业要想有效的保证财务活动顺利进行,财务管理目标最终实现,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效财务管理体系是根本保证。
三、如何在高校非经管类专业中顺利开展《财务管理》课程教学
1.修正高校非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对财务管理知识的掌握主要是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当下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基本诉求,掌握对自身财富的有效管理,对任何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核心的基础,这是一种类似于,掌握一门外语,即是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是大环境下需要人才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现在已经很普遍,未来会更普遍,现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几岁的小孩,英语说得都非常好,这都是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英语未来的普遍性,都希望自己的小孩从小就掌握或走在其他人的前面。同样,财务管理知识的掌握,现在正是应该普遍去掌握的时候,尤其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应该肩负起将财务管理知识在所有专业学生中普及化的重任,将财务管理知识的教育融入高校的基础素质教育当中去,真正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多专多能型人才。这样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进入社会,他的基础素质普遍要高很多,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工作要求的能力更大,同时,对自身的日常生活也会有帮助。所以,高校对于非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加入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或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来进行培养,由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授课,期末组织正规的考试,计入所修学分中。所以,这就要从根本上完善修订非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激发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
前面提到过,普通的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印象只有一个,那就是难,让人望而生畏,这主要是由于不管是不是经管类的学生,都多少听闻过这门课程的难度,但更多的学生是通过自己的臆想,认定这门课程就是难,但你让他说出个难的一二三在哪儿,其实大多数人说不出来,尤其是非经管类学生,大多人连书或书的目录都没看到过,光凭自己的想象,觉得和财务挂钩的就都是难的。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知识的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家了解生活中很多平时我们接触的东西都是可以用财务管理知识来解决或解释,比如,平时大家都在用支付宝里的余额宝存放一些零钱,虽然利息不多,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增值,那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里面利息的算法,什么是七日年化利率,怎样用七日年化率来算每天的利息,是把自己的一千块钱放在余额宝划算,还是放在微信的零钱通里面划算呢,全民经济时代也是全民理财的时代,虽然,作为高校学生,没有较多的金钱来源,但合理的规划运用总好过于随意挥霍来的理智。
3.师资力量的调整
师资力量的选择一定要以“专业”为基准,何为专业,是老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或所学专业就是财务管理相关或财会相关,多年从事的也是财务管理或财会专业方面的教学,而不是只是略懂或只有少许相关,因为真正是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老师,他的经验和眼界绝不是看几本书或自学相关知识就能掌握,越不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越需要有经验的老师的引导,决不能照本宣科,这样只会让学生感觉越来越枯燥,结果就是更不会去学,哪里又谈何兴趣呢。
4.选择普遍适用的教材
教材,是对一门课程最重要的材料支撑和辅助工具,是教学质量生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们由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活动产生决定性、实质性的影响。一本好的教材,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像是路标,不管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都不可否认掉一门课程中教材的重要地位。最后,就是教材的选择了,作为非经管类学生的《财务管理》教材,一定不能太过厚重,一来就给学生整个下马威,兴趣也会被打击掉,所以,简练、浅显易懂的教材较为适合,过程中若有延伸的,授课老师可再补充,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又能加大财管课程的普及性。
四、结论
将一门大家普遍认为高难度的课程在高校里普及,本身就具有难度,当中要考虑包括教师、学生、时间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高校里原本有的公共课程就多样化,而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可能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更是无暇顾及,所以,要让学生们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学习,这一定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一方面是固有思维的打破,一方面是课程体系的修改,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应强.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等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9
[2]靳玉乐.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学科新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曾俊香.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分析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10):70-76
[4]徐冰鸥,孟燕丽.关于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9-12.
[5]杨盼,韩芳.芬兰STEM教育的框架及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9):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