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作者:李志富
[导读] 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由于受到城市施工条件及环境的限制,
        李志富
        身份证号:61010419910311****,陕西省
        摘要: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由于受到城市施工条件及环境的限制,施工难度大,并且在施工中会对周边居民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在现阶段施工中一直在探究更加便利高效,而且对城市居民影响较小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就具备上述优点,不仅施工便利施工效率高,而且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小,因此,文章就对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质量管控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长距离顶管技术;技术分析
        1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原理
        现阶段,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主要是依靠土压平衡顶管机等一些机械进行施工,以工作泵中的巨大的油压带动机械运转,旋转的刀刃将土石进行破碎、挤压处理;然后,经过压缩的土石会经过螺旋形的传输轨迹把位于前段的土石运送到后方,从而完成管道建设的第一个环节——管道的顶进。工作时,工作泵的油缸提供动力输出,强大的作用力使其能坚定地推进顶管机向前“开路”,完成地下管道的建设推进。由于要对地下的土石进行挤压、挖掘,分析建设地区的土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的工程中,常常需要工作人员预先对工作环境的土质进行采样并分析测试,通过这一分析测试来判断土质是否符合土压平衡顶管机的工作能力范围,防止由于各类外部原因造成土压平衡顶管机的损坏,也防止土壤硬度不够造成在建通道的塌陷,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和工程的不确定性[1]。除此之外,土质的调查还能够为后续管道铺设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结合土质调查结果,来选择相应的土层加固方法,以此来增强土层的稳固性和结构强度。
        2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优势
        在进行市政给排水施工时期,将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和其它的施工技术进行比较,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使用优势会比较显著。首先,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效率,借助其技术,加快了各类施工设备的安装速度,在提升整体进度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小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费用。其次,其技术的使用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其技术使用所造成的噪声分贝量比较小,振动频率也比较小,其并不会影响到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此同时,其技术的使用也不需要进行地面的开挖,所以并不会给其交通出行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施工任务结束后,能快速地恢复周围的环境状态。
        3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影响要素
        (1)使用材料。施工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决定施工技术质量,其更是施工技术质量的基础影响因素。通常状况下,其会使用钢管当做管体的材料,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中的管体结构类型比较丰富,各类管体的品质良莠不齐,怎样选择并
判定其材料的标准也不够统一,这就使得材料的选择成为该项技术应用的决定性因素。(2)内部推动力。给排水管网的搭设会影响到总体的城市规划,其是一种全覆盖性的工程项目,并不仅是在某一区域位置进行管网的搭设。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区的地下位置所存在的管道都是很久以前所铺设的,这就在无形之中加大了长距离顶管施工的难度,且管道内部的水压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长度越长的管道压力数值也就会越大,因此,内部推动力层面会给长距离顶管施工带来影响[2]。(3)长距离顶管的位移状况。距离的数值会影响到管道的压力变化,想要让其内部推动力始终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其就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保障,避免其压力数值过大,使得其产生管道破裂等的问题,如果其压力数值比较小,那么就会让给排水系统不能正常的排水,拉低了其实际的排水效果。
        4长距离顶管施工的主要技术要点
        4.1地下施工,不用破坏路面
        在现实的管道铺设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道路的破坏和交通的阻塞,因为在传统的施工理念里,管道铺设必须开挖沿途的路面,铺设完成后再修整土面。这样的施工方法既费时费力,还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相比之下中长距离的管道施工如果采取顶管施工技术,就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用一种无须破坏路面的地下施工方法,利用水泥的喷射衬层完成管道的顶进工作。当然,地下施工并不是完全不需要破坏路面,确切地来讲是需要对小范围的土层进行破坏,而这种小范围的破坏能够在施工结束后很快地填充完整。因此,施工人员在选用具体的管道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各种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
        4.2顶管施工技术要点
        现阶段,顶管施工技术是中长距离管道建设尤其是长距离管道建设的核心方法,也是对整体施工过程中要求最高的地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时管道不被破坏,并能在适应以后尽可能地投入应用,常常先在地表设计2个基坑井,将钢制管道放置在基坑井中,然后用机械顶进装置将其推进到顶部位置,最后通过千斤顶的工作确保管道与基坑井紧密结合。
        4.3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在中长距离管道建设中,主要施工都是在地下进行,为了避免土壤塌方和及时通风换气,需要对建设的通道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和安装换气装置。加固装置除了通过泥浆加固土壤,还可以在管道里通过支架进行加固。在地下施工场所,氧气量必然没有办法满足长时间的持续工作,极有可能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可以在各个地下施工场所装设换气装置,也可以在地面打一个换气井,这样能让工作场所的空气流通起来,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5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1)进出洞质量的管控。在使用该项施工技术的时期,应当就进出洞施工过程进行重视,选择较为合理的质量管控方式,针对其实际连接的位置点,找出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其渗漏的问题进行处理,尽可能地防止其产生渗漏问题。除此之外,在控制进出洞技术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对进出洞施工技术的性能等进行更为充分地分析,防止长距离顶管遭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呈现出一种不稳定地运行状态。在实际的给排水施工时期,应当严格管控进出洞的品质,降
低洞口土体遭受扰动问题的发生频率,尽可能地提升进出口的稳定程度[3],避免土体产生任何的变形性问题,给长距离顶管的施工供给更为便利的施工条件以及帮助,尽可能地提升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品质。
        (2)管节止转质量的合理控制。管节止转技术自身带有较强的机械性,所以,施工单位在使用管节止转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地进行止转操作,这主要是因为在该施工时期,其很容易影响到长距离顶管,尤其是在转交施工阶段,
会给长距离顶管造成不良的影响。
        (3)对注浆工艺进行合理控制。需要对此技术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对注浆工艺操作行为进行合理地规范。与此同时,在注浆操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注浆的成分进行科学配置,并且在注浆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其中的含水量,对配比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
        (4)通风系统的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在地下施工的安全性而设置的,所以必须保证通风设置的稳定运行。管道空间是十分狭窄的,如果没有通风系统的帮助,施工人员将难以长期处于管道环境中进行工作,甚至会出现胸闷气短以及头晕的情况,所以为了能够保证长距离顶管的施工顺利进行且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对通风系统必须要加强控制。
        结束语
        文章探讨了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的相关技术要点和质控措施,明确了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重点和关键,并指出了在具体施工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希望此文能为广大建设者提供一定经验,为给排水管道建设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玉星.市政给排水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研析[J].中国标准化,2018(16):135-136.
        [2]王文娟 .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解析 [J]. 居业,2017(12):100.
        [2]宋智雄.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