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项目管理在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作者:黄晓亮
[导读]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项目也获得了大量的实践发展机会。
        黄晓亮
        身份证号码:41032919860321****
        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政工程项目也获得了大量的实践发展机会。其中,关于项目管理理论在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引起管理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文章针对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以保障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应用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其项目管理理论问题受到更多关注,虽然近年来市政施工管理有较大提升,管理技术和理念均有应用,然而仍有较多管理问题急需修正。要求市政管理部门,严格开展问题调查,及时发现市政管理缺陷,并找寻解决对策,实现市政工程良好发展。
        1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概述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同样也是其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环节日益复杂以及利益相关方涉及更多的现代市政工程项目是重要的管控方法。各参与方在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目标、知识技术方向上的不同,会导致问题处理与工作对接中也会有很大差异,从而造成各参与方之间的界面问题,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即聚焦于此。项目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市政施工计划的完成度以及工作质量,如果不能实现各参与方工作合理对接,工程项目很难顺利完成。所以需要通过项目管理增进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确保有所关联对接的部门、系统明确权责,理清工作配合需要,实现施工信息与材料供应的顺利传递与应用,保证施工总体项目的顺利完成。
        2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标准化不足
        从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现状以及项目管理中的施工内容、施工人员组成、相关管理工序方面进行分析,管理标准化不足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秩序混乱、管理责任不清晰、管理执行存在漏洞,最终造成在项目持续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成本超支、质量不合格以及施工进度延误、施工安全事故的现象,对于建设企业的实际权益保障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在发展中,因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存在问题而造成管理质量不合格的现象较为多见。具体表现:市政工程项目在管理发展中一线、中层、领导层三层管理架构中,领导层及中层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管理经验,造成在项目管理中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工程的稳定开发。从经营的角度分析,这对于项目开发质量的控制、开发单位的实际权益保障以及开发风险的控制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外也产生了较多的内部纠纷现象。
        2.3对成本的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中的每个施工项目都需要投入不等的资金才可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但是现阶段,市政工程的管理决策是以降低成本来达到最终的目标的,对安全和质量方面没有保障,导致工程在竣工的验收环节会有很多地方不能达到标准,从而进行二次修复,这样反而会增加施工的成本投入,同时会不定期地延长施工的工期,给施工企业和市政造成损失。
        2.4质量监管不到位
        从施工范围、应用目的方面分析,市政工程影响范围大、应用人群多,因此其工程的质量管理也为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一旦质量监管出现问题,对工程后期的应用、施工人员安全保障以及工程投资效果控制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质量监管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市政工程项目在质量监管工作的推进中,监管人员对相关监管数据、监管标准掌握不足,相关监管工序执行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引起工期延误、成本超支以及安全隐患等不良现象。


        2.5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的施工项目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情况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项目质量。然而,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往往通过对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行压制从而获得利润,却不重视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使用的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够关注,一味地关注施工的进度,施工的速度达到了理想化的标准,但是施工的质量不能达标,这样就失去了市政工程项目的意义。
        3项目管理在市政工程管理的应用
        3.1落实标准化管理
        从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序、管理逻辑分析,落实标准化管理是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主要措施。从可行性、执行效果、专业性的角度来看,关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可由行业协会组织以及监管部门,基于标准化模板工程制定设计标准化管理流程,并基于设计的管理目标,形成制式的行业标准管理文件。标准化管理文件设计完成后,要求各管理企业及组织机构,学习并执行相关标准化管理程序,以此规范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同时降低因管理秩序混乱造成的管理风险和项目开发风险增高的不良现象。
        3.2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最终的管理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主要策略。在实际发展中,管理企业可通过多种举措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可以通过招聘获取专业管理人才,并明确相关监管责任和义务,以此开展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最终达到在保障管理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人员培训成本,同时发挥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
        3.3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中,要提前对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了解,对施工的人员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施工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进行规划,并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造价管理分析,将每个施工环节的资金投入情况都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记录。及时分析施工过程中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和问题,才可以将资金的投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造价管理。在成本管理方面,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既要考虑实际施工的需要也要考虑资金的投入情况,确保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得更加合理化。
        3.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基于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逻辑进行分析,完善其安全管理制度,对提升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质量以及整体的项目管理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开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基于施工环境现状、人员、设备物料、水文信息、交通环境以及周边既有建筑设施群,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同时根据安全区域设置警示牌和警示围栏。另外,还应基于既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装备穿戴培训及安全意识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此确保内部、外部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为规避在施工过程中因物料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及成本超支现象,施工单位可结合安全管理制度及电子信息技术,实施安全巡检、安全防护及核算盘点工作。
        3.5管理理论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强化对材料质量宏观调控,可以很好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进度。基于此,施工单位要注重加强材料管理,确保原材料符合施工标准。在材料选购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尽可能地选择信誉良好的供货商,确保供货材料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材料运输管理,减少材料运输损耗,对于入场前材料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材料的规格、型号等,只有经过验收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入施工现场。针对部分不合格的材料,做好标记退还给供货商。
        结束语
        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删繁就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施工单位应该注重对员工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开展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以此保证市政工程整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大永.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47,11(03):92~64.
        [2]张金.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2):1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