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高晓燕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高晓燕
[导读] 摘要:从土建施工实践分析,桩基础的应用比较广泛,且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起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
        天津昌华永泰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从土建施工实践分析,桩基础的应用比较广泛,且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起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若想发挥桩基础的价值和作用,要做好土建现场勘查,掌握技术应用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严格把控桩基础施工的质量,保障工程的效益目标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桩基础技术
        1常见桩基础技术
        1.1人工挖孔桩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当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人工挖孔桩这种技术方法的出现时间非常早,而且挖桩成本也相对较低,相关方面的经验借鉴也比较多。另外,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造成的污染比较小,耗费的资源也相对较少,施工周期也比较短,同时操作简单,且人工挖桩时,桩基的承载力相对比较大,可以有效增强桩基的稳固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适用于地下含水量不超过二十米的土层,反之则不适用。
        1.2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技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技术。振动沉桩技术主要利用振捣器,加上重力作用,使得岩土密度能够持续增加,而在此过程中建筑承受力也会随之提升,最终满足相应的建筑施工要求。在应用震动沉桩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时,需要先勘察施工地点的土壤情况,施工地点的土壤黏性越小,利用此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的效果也就越好。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打桩”时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效果。
        1.3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对机械设备的依赖性比较高,是一种注桩,需要使用钢筋笼作为辅助,这样才能保证桩基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在采用该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先需要采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钻孔,之后需要做好孔的桩基支撑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桩体受力移动会产生相应的动态压力,可以利用其进行桩基填补,从而减少缩径。另外,应当注意增加桩基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桩基的稳固性,而且桩基孔成形以后,需要拆掉孔内的钢筋,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其质量[1]。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2.1勘察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
        建筑土建工程桩基础施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且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包括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水文资源等,因此在进行桩基础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地形地势会影响到土建施工的安全情况,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尤其是在一些地域比较广且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进行施工时更是如此。应当由专业的勘察技术人员进行周边环境、地形地势、水文情况等的勘察,并且做好相应的信息收集工作,在制定相应的桩基施工方案时,以及正式施工时都需要参考这些信息资料。
        2.2做好施工前准备
        第一,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清理,保证其整洁干净,尤其注意清理掉施工现场的一些障碍物并保证现场的整洁平滑。第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成桩现场有着比较高的要求。

桩基础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承载基础,具有密集性施工的特点,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物资准备工作,确保准备的物资齐全,同时还要保证施工现场平整,这样对桩基础的顺利成形比较有利。第三,桩基础施工种类不同,施工前准备工作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前准备[2]。
        2.3放线工作
        第一,在进行放线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图纸和具体的放线方案进行放线,在放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技术准则。第二,在放线操作前,需要对相关区域进行检查,并且做好相应的定位确定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桩基础上的轴线、轴线位置正确,同时还要保证轴线在规定的放线网格范围内。第三,定桩施工并保证成桩效果。应当对放线情况进行复查校对,保证放线施工水准点不出现错误并尽量减小误差,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3.1控制好桩基础的载荷量
        施工人员在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荷载量进行有效控制,如果荷载量控制不好,那么在桩基后期使用的过程中极可能出现相应的超荷载问题,从而导致桩基沉降问题的发生,影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而想要合理控制相应的桩基础荷载量,必须做好相关设计工作,尤其是设计好基桩的位置和具体数量,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这样就能比较有效地保证桩基础载荷量控制的科学性。
        3.2分析施工现场土质条件
        除了控制好桩基础的载荷量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进行必要的分析,而且土质条件分析必须在桩基础施工设计之前进行。只有做好相应的土质勘察和分析工作,才能比较准确地掌握施工地点的土壤渗透性、含水量等相关信息,为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提供相应的参考,从而保证桩基础的相应承载力,并预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3.3选择合适的设桩工艺和桩型
        第一,建筑物方面需要考虑其具体的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等方面的问题。第二,施工现场方面需要考虑到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第三,施工技术方面需要考虑到施工队伍的机械设备水平、施工经验,并且充分考虑不同桩基础施工方法的特征、制桩材料供应条件,还要考虑到一些经济方面的因素包括造价、工期等,这样才能选择出最合适的桩型和成桩工艺。
        结束语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工作中,企业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桩基础技术措施,遵循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工作要点,不断增强整体工作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施工的工作中,企业应该遵循科学化的原则,积极采用钻孔灌注桩、静压沉桩与振动沉桩技术措施,保证可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满足刚度的基本要求,协调各方面技术之间的关系,彰显桩基础技术的优势和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12):166.
        [2]沈艳扬.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9):101-104.
        [3]陈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舍,2019,(05):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