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智能施工安装中的应用 刘霞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霞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科技技术的快速提升,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更加迅猛。
        聊城兴丰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300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科技技术的快速提升,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更加迅猛。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工程项目的重难点进行事前控制,对成本、工期、资源等进行管理,并通过施工模拟提前发现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促进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 技术;装配式施工模拟;预制构件安装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今后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这是因为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构件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经济效益。而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兴建,要求建筑质量管理也要同步进行改进。因此BIM技术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的建筑质量管理方式。它的特点是对于建筑质量问题定位精准、信息明确、对质量过程的记录较详尽,使建筑质量当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及时发现,完善处理。
        1 BIM 技术特点与装配式建筑概述
        1.1BIM 技术特点
        BIM 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视化,借助此技术构建的建筑模型属于透明结构,能够直观并细致地展示建筑物的详细信息。同时,BIM 技术具有协调性优势,此特点可以确保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借助 BIM 技术精准调节建筑施工和设计细节。在构建数据模型时应用 BIM 技术,可以有效并针对性化解施工问题,防止设计阶段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1.2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主要就是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预制结构构件,并且按照设计当中的相关要求对工艺进行有效使用,最终完成整个建筑装配式施工,其最为典型的优势就是能够合理提高整体施工效率,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合理缩短工期。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层面上来说,首先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针对性选择,提前将后期施工过程当中可能使用到的构件设计出来,并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储存,结合实际施工方案,最终完成整个建筑物的装配工作。
        2 应用优势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提升建筑的质量。装配式建筑的多数建筑部件和部品是由工厂车间生产完成的,通过装配式模式代替人工浇筑作业,有效减少人工失误引起的建筑质量问题,确保部件的质量,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二,有助于管理模式的创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推行,能够有效促进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提高建筑行业现代化水平,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对促进劳动力素质和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具有积极作用。第三,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现场施工作业中的很多环节,作业操作频率明显下降。交叉作业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提升建筑施工的生产作业效率。据统计,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节约了 25% 的施工时间,还减少了30% 的用工量,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BIM 技术的应用
        3.1在建筑施工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数据库技术自身优势,保证对数据进行实时储存与对比。例如可以对地图与实地进行勘察,建立平台层,在该平台层当中对数据进行保存时适当引入 IFC 格式,建立良好的运行维护管理,保证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与软件工程管理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连接。
        3.2 结构设计
        常见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包含整体框架、整体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等结构,其中结构预制件中包括框架柱、叠合梁、内外墙板、预制楼梯、叠合板等形式,主要在建设前期进行生产设计。借助 BIM 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对建筑结构开展可视化设计工作,快速发现预制件设计中的问题。当设计叠合板、内墙、外墙等结构后,应利用 BIM 技术检测其尺寸和位置,为之后的拼装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借助 Revit 软件,深化构件预制的流程,建立三维模型,达到可视直观的安装目标。


        3.3进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系统能够在产生和发现质量问题时,通过BIM模型来对于图纸质量进行检查,并将问题构件信息通过移动端来收集,把发现的质量问题录入到BIM模型当中。然后再具体分析这些质量问题,将问题反馈到质量管理系统当中,在此基础上修改模型。最后保存好处理过程而生成各方面可以随时进行调取的资料。
        3.4碰撞检测
        借助 BIM 技术软件构建建筑项目三维模型,可以有效优化建筑图纸、结构图纸内容。通过模拟多种子工程的吊装管线布设情况,避免出现管线交错、水暖交错等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避免资金成本的浪费。同时,将 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变更设计过程中,能够通过调整模型对项目工程量进行升级,节省人力和建设时间,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避免由于建筑施工,进而重复计算数据变量,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3.5 构件的运输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做好构件的运输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主要材料,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构件的运输管理。在运输构件过程中,运输车上要设置固定构件装置和支垫保护,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出现构件损坏的情况。另外,对于不同构件的特点,要采取不同的放置方式,如为了避免剪力墙板损坏需要对其进行立放,而叠合板和楼梯则需要平放。
        3.6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保证施工队伍的稳定与安全,最大限度将可能出现事故概率降低到最低。在提升施工安全层面上来说,BIM 技术能够通过对各个环境进行有效模拟和分析,从而找寻出一种最为科学的安全控制方式,对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现场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应用 BIM技术的过程当中,可以对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进行模拟,这种方式也能够起到全面检验的效果,当发现施工过程当中存在某种风险的时候,就能够对这种风险的起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这对于降低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隐患有着良好的帮助作用。另外 BIM 技术还能够对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为建设单位提供可视化的施工方案,引导施工人员,尽可能早的发现施工流程当中可能出现的不足。
        3.7制定装配式建筑应急方案
        BIM 技术还具备模拟仿真的性能,具体来说,借助 BIM 软件,可以准确识别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中的安全隐患,并依据隐患开展对应的灾害模拟,进一步提出对症的解决方案与应急举措。比如说,通过 BIM 及时开展火灾疏散模拟,为用户制定紧急疏散计划并规划疏散路线,通过前瞻性的应急方案将火灾带来的损害降至最低。
        3.8进行问题整改
        将绘制的构件模型进行预安装,墙板设置为透明色,可观察到套筒灌浆孔与钢筋发生重叠,上传到质量管理系统中。在整改时要先找到构件位置,输入整改描述、审核人、整改情况等,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整改方式。合格后,将整改情况调整为已整改,若不合格要继续整改。
        结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创新管理模式,还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相信在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该技术将会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荣荣.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 BIM 技术的运用. 江西建材,2020(03).
        [2]刘博.装配式建筑过程中 BIM 技术的应用探析.绿色环保建材,2020(06).
        [3]卢睿.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协同设计.安徽建筑,2020(05).
        [4]何天成.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