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对园林建设的影响 符春影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符春影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建设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这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海绵城市建设是极为有利的。
        身份证号码:46002219790909xxxx  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建设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这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海绵城市建设是极为有利的。然而如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无疑会降低园林绿化质量及园林景观效果,进而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因此,为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园林景观,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大园林管理力度,加强园林管理质量。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精细化
        1 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保护意识淡薄
        部分市民爱绿、护绿意识淡薄,对城市园林绿地保护没有足够重视,加上我国园林绿化方面除了绿化管理条例外,并未提出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导致绿化常常被破坏,更是加大了监管难度。如:部分市民在绿化带内任意践踏,绿化带内乱堆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商业门店前的绿化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给园林养护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园林管理意识缺乏
        “三分种,七分养”充分说明养护管理的重要性,然而目前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的现象一直存在,导致园林绿化被弄得面目全非,更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园林绿化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就不能最大化,园林建设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如:部分小区虽已建成,但是管理不到位,绿地内杂草丛生,甚至出现了绿地改菜园、停车位的现象;此外,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过于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并没有对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植物配置缺乏合理性,设计作品华而不实。如:在道路绿化中,街头转角设计过多被较大乔灌木,遮挡行人行车视线;在公园绿化中,植物品种设计过多,却并没有考虑植物生长的适应性,从而导致植物长势较弱、病虫害发生严重。
        1.3 城市园林绿化欠缺科学管理
        城市园林工程管理过程中采购、施工与设计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设计的景观效果不能完美呈现给市民,不能给市民以良好的出行和游玩体验;此外,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养护与监管脱节的现象,监管途径单一、监管方法不合理都会致使园林养护质量下降。
        1.4 城市园林养护技术有待提高
        园林养护技术是保证园林绿化质量的基础,也是园林景观效果保持的关键因素,然而部分绿化养护人员自身对植物并不了解,园林养护技术相对低下,导致园林养护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如:苗木补栽过程中常常发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现象,补苗不遵循同色泽、同品种、同规格的要求,导致绿化效果低下;苗木水肥管理不到位,补栽苗木成活率低,绿化带内死苗随处可见,大大浪费了苗木资源;苗木修剪简单粗暴,树型不美观、苗木损伤严重,景观效果不理想;病虫害防治不具有针对性,防治方法单一,治理不到位。
        2 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措施
        2.1 强化管理意识
        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对管理质量以及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响,作为绿化养护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角色意识、目标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在具体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强化自身的管理意识,以便可以顺利开展园林绿化工作。设计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特性及园林绿化的功能性,设计工作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只注重文本的华丽性,要牢固树立角色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并不只是一名设计者,更是一名园林工作者;工程管理者要充分领会设计者的意图,并且按图施工,如有异议及时与设计者进行沟通,最大化发挥园林景观效果;养护管理者在后期养护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不断提高养护水平,促进园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监管部门是企业的监管者,是人民的服务者,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制定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监管水平,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出现,保证城市园林向着好的方向迈进。
        2.2 加强园林绿化科学性管理
        2.2.1 加强园林绿化制度性管理。优质的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离不开规范化的制度,无论是园林企业还是园林监管部门都应该制定一系列制度来规范日常行为。园林企业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主体,其内部要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保证园林工作合理高效化;企业内部员工应严格遵守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园林绿化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园林企业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专人专责,建立明确的赏罚机制,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质量差、效率低下的工作人员应予以惩罚。

此外,随着园林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浇水装置、修剪机械等设备越来越多地引入园林绿化工作,机械化管理制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2.2.2 科学计划,合理施工。
        制定科学计划、合理组织施工是优化园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园林植物的日常生长中,气候、土壤是影响园林植物的关键因素,园林设计者要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不能盲目参考其他城市园林设计作品,要充分考虑地域差异性,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同时也要根据季节性差异进行合理化布局,因时制宜,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应包括技术管理、制度管理及监督管理。技术管理是指企业应加大技术资源投入,包括引进机械化园林设备投资、积极聘请专业的园林技术人员以及园林技术培训3 个方面。在进行园林施工过程中,园林企业应积极使用起苗机、除草机等现代化园林设备,提升绿化工作效率;同时园林企业还应引进技术人员,提高移栽修剪、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技术的水平,进而提高园林景观质量;园林技术培训由设备使用培训和养护技术培训,园林企业应定期对园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园林技术。2.4 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管理
        2.4.1 园林绿化的水肥管理。“成活于水,生长于肥”,园林植物的水肥管理应因时、因地、因树制宜。春夏是园林苗木生长旺盛期,水分是否充足最直接影响植物的长势,是灌溉的重点期;秋冬季园林植物临近休眠期,此时应严格控水,以便植物顺利越冬。栽植与定植后的灌溉定根水必须浇透,至少保证浇 3 次水。灌溉方式可采用穴灌、漫灌、沟灌、喷灌及滴灌等方式,乔木可采用穴灌、漫灌的方式,灌木可采用喷灌的方式,地被草坪可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总之,要根据不同的植物选择灌溉方式。园林苗木的施肥由基肥和追肥 2 部分组成,基肥宜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宜以无机肥为主。
        2.4.2 园林绿化的规范性修剪。
        规范性修剪展现园林景观效果的关键途径,也是园林养护绿化水平的体现。园林绿化修剪不同于室内植物的修剪,绿化修剪要恪守功能性优于景观性的原则。如:街头转角压低修剪,遮挡门面、行车视线、信号灯、指示牌的苗木修剪等都是园林绿化的功能性修剪,此时应尽可能避免园林绿化造成安全隐患。苗木修剪分为生长期修剪(春夏修剪)、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其中抹芽、摘心、除蘖都属于生长期修剪,也是整形修剪的关键期;休眠期修剪应对苗木进行防冻管理以减少苗木伤害。在修剪的过程中,及时清除徒长枝、过密枝、病老枝,修剪应细致美观,尽可能保持设计感。
        2.4.3 园林绿化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内容,病虫害防治应贯穿园林植物生长始终。绿化树木的病虫害主要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病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金龟子、白粉病、叶斑病等,地下部分病虫害蝼蛄、地老虎、根腐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人工捕杀等)及生物防治(杀虫剂、灭菌剂等),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2.5 加大宣传,增强意识
        想要长效保持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就必须减少人为破坏,因此良好的园林绿化保护意识必不可少。为了可以让市民树立良好的园林绿化保护意识,应该通过强化宣传来加深园林绿化管理在市民心中的印象。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身边所有的信息工具,除了一些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开展公益活动、宣传栏、养护牌、电子屏等,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宣传手段,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等,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增强园林绿化保护意识。此外,园林绿化公益宣传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一方面向市民普及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主动地保护绿化;另一方面也要向市民普及地方绿化条例,让其充分认识到破坏绿化的后
        果及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3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体现。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面对这些不足,园林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保证园林管理工作趋于完善,最大限度提高园林管理质量,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俊青.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浅探[J].园艺种业,2020(2):41-42.
        [2]卢秋艳.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绿色科技,2019,22(13):116-117.
        [3]刘宏岩.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6(15):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