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刘艳丽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艳丽1 严江红2 刘世豪3 徐广志4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环保问题更加重视。
        1.身份证号码:15042619880716XXXX 2.身份证号码:13098219830807XXXX 3.身份证号码:13053219881026XXXX 4.身份证号码:21022219790911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环保问题更加重视。在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较大,在暖通空调设计中要融入分节能理念,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运行效能,为人们创造更加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引言
        绿色理念要求节能设计贴近生态需求进行环保考虑,将空调应用中能耗在设计时进行转化率设定和污染内环保措施,对空调系统能够调控的作用范围进行设计保障,使节能作为设计重点贯彻理念应用实际内容.
        1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原则
        1.1经济实用性原则
        经济实用性正是当下人们所追求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也符合于日常需求。暖通设计的经济实用性,主要是指以实用性与经济性两个特征进行考量来完成设计,设计时要需要考虑到所包含的能源消耗、设备投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实用程度和舒适程度等方面的服务因素,力求在达到高实用性和低经济损耗共存。此外,可按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差异性来不断的调整与完善设计方案,达到科学与合理的特性,如此也可为后期的维护而提供充足的调整空间。
        1.2循环原则
        空调部件的回收和处理,部件的加工和制造之后,部件可以回收再利用,形成原料和新物质循环使用。对于不可回收的部件,如玻璃纤维和岩棉,必须适当进行控制减少浪费并防止环境污染。
        1.3回收原则
        通过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的组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对部分组件回收利用,如果长时间使用空调,有些部件可能会损坏,将零件拆除并清洁后,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以降低成本并优化可用部件的使用。
        2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
        2.1全方面的能源回收利用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侧重点是对空调各部件的选择和使用,这样才可以更方便的在后期中对于空调部件的回收工作。比如说一些空调的损坏部件,要对其进行确认,根据空调部件的损坏程度进行确定是进行回收工作,对确定回收的空调部件要进行拆除和清洗,在进行拆除和清洗工作中要妥善的进行,不得对空调部件进行破坏。空调部件的再回收利用是对整体的设计成本进行降低,有效的使综合的建筑成本进行降低,这样对于节能方面的思路是相符合的,也是全方面的目标。在加上目前的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就可以合理的使用智能技术来进行对空调的自动化控住,实现空调的节能工作,这样在对空调运转时的静音问题、空调的自我调节上都会有全新的节能需求。
        2.2合理选择冷热源
        在选择冷热源时,需要采用集中设置冷水机组,对供热设备和换热设备进行集中设置。在选择机组设备时,还应当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功能特征,第二,建设规模,第三,建筑所在区域的能源结构价格。第四,环保规定。在确定机组数量时,应当联合建筑实际情况,遵循以下确定原则:其一,如果建筑周边存在热力发电厂,则应用热力厂余热作为供热措施。如果供冷条件良好,则适当利用供冷功能。其二,如果建筑周边区域存在供热情况,则将其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热源。其三,如果建筑周边存在大量天然气,为了提升冷热源稳定性和能源有效利用率,可以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其四,如果建筑周边地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水源热泵达到供热供冷效果。热泵机组和冷水的重要指标在于机组数量和单台容量,在确定以上两个指标时,必须考虑到空调年负荷变化量,满足满负荷运行和日常负荷运行要求。如果建筑区域内在冬季和过渡季节仍存在供冷需求,首先应当分析经济性和技术性。

确保经济技术合理时,可以采用冷却塔提供空调冷水。如果建筑物全年具有空气调节要求,且室内和周边环境负荷差异比较大,同时存在供热和供冷情况。则应当在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同时,采用水循环热泵空调系统实现供冷供热。
        2.3基于智能化技术减少空调能耗
        空调节能的实现还需要注重余热循环。现阶段的暖通设计在此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基于余热循环方式的应用,可有效维持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使其以高效率的方式运行,除了发挥出节能优势外还能够提高空调运行效能。从能源输送层面来看,只要存在能源输送,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问题,但主要区别在于能源消耗量的高低,因此绿色理念则高度注重对输送能源损耗的控制,最大化减少损耗。从设计角度来看,应注重对优质材料的选择,其应当具备性能良好、能耗低的特点,且各环节的能源输送都要实行微机自动操控。基于上述所提的各项能耗控制措施及应用,可有效减少输送阶段的能源浪费问题。具体设计中,也有必要加强对余热循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节能水平。
        2.4变频技术的应用
        变频技术在暖通中的应用较早,且是一项具有绿色化的节能型技术。其不仅能有效节省资源,还能提高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能起到保护环境与维护自然生态得以平衡的作用。所以说,变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能呈现出绿色节能效果,并起到良好推促性作用。有了变频技术的应用,建筑内部环境能够得到很好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当自然的光线强度增强时,变频冷水调节机组在输出热量时也随之增大;第二,当建筑物内人员增加的状况下,调节风机在输出热量时也自动增加。可见,变频技术的运用可有效缩减能耗,起到节能效果。此技术优势主要在于:其一,可通过外温的转变而自行调节,满足用户的同时也更高效节能;其二,各能耗设施能实施单独控制,并且不不影响和干预。
        2.5使用清洁能源和再生速度较快能源
        空调的供能在应用中是较为关键设计内容,需要结合建筑空间进行线路和机制上的综合设计,使用部分能源供能会出现不能满足用户使用、不能运输过度距离、不能使用过量等情况,严重影响设计和导入能源过程,节能设计需要在供能中体现出较为可靠效益情况,满足效益又不在供能其中产生多余能耗作用环境、污染建筑。清洁能源作为应用较为便捷、收集相对容易的供能选项,通过优化设计和使其应用机制能长期应用于建筑,对空调应用时的建筑能耗和相对效益进行理念和原则上适应,再生速度较快的能源可作为选项中备用计划内容,在小规模应用试验中进行研发设计探讨和节能优化措施检验。人员可通过软件效应将空调应用时的系统作用和反应进行监测,针对供能条件进行设计时温度调控和模式优化,推广应用中的供能优越系统和技术监测环境,使设计空调可根据能源状况进行更大范围内供用户选择。
        2.6水力平衡装置的应用
        使用水力平衡保持暖通空调运行平稳。可以通过水力平衡阀很好地进行控制,特别是如果不能人工进行水利平衡的时候。有两种类型的水平衡阀,其中一个是动态水平衡,另一个是静态水平衡。动态水平衡和静水平衡的应用也不同。水量的波动相对较大。此时,可以使用动态水平衡阀进行控制,如果波动很小,可以使用静态水平衡阀。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及其使用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鼓励在建筑中使用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满足绿色设计理念,正确理解新理念的含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泽.试析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3):150-152.
        [2]王亮.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9(19):132-133.
        [3]张龙.关于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实践分析[J].智能城市,2019(22):185-87.
        [4]姜玉萍.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探究[J].河南建材,2018(5):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