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22419951026XXXX
摘要: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式特征。而想要持续提升机械工程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要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合理的应用。其中工业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机械工作效率,提升机械工作质量,才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具备必要性,据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其在众多领域革新促使很多学科交叉渗透,传统机械电气化以人力操控为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及控制方式等改变导致其性能与设计方法发生变化,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单靠吸收国外产品将使企业失去竞争力,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机电一体化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机械工程领域自动化生产,生产力方面突破为机械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机械工程领域由以往机械电气化转变为机电一体化,由于微电子技术发展形成,促使工程机械企业技术结构,管理体系等发生重大改变。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就是借助于电脑的控制作用,完成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建造起相对完善的控制系统,在多种功能合理使用及信息加工实践中,发挥出相对有力的价值。在整体上分析,机电一体化在传动技术以及机械管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使得最优组合的优异之处充分体现,以此保证功能目标得以实现。在机电一体化的概念上分析,其不仅涵盖着技术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涉及到“产品”这一部分内容。借助于这类新型的举措,可以将优秀的产品及时的制作出来,获取更为理想的成效。利用相应的手段,使得光、电等多种资源优化整合,稳步的提升了机器运行的速率,同时也让产品的整体质量得以保证。借助于机械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使得劳动力得以解放,将传统的工程技术及时的取代,保证更好的迎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2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2.1包装机械上的具体应用
包装机械属于机械工程中相对重要的组成部分,结构相对复杂,比如在控制连杆以及凸轮构造的时候,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控制的效果无法保证。此外,在控制电路的时候,采用的手段是传统的连接方案,以至于涉及到的整体结构较为繁琐,后期的维护与管理难度较大,操作过程极易出现问题等。通过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合理的运用至包装机械上,可以适当的运用计算机技术控制相应的设备,打造出模块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的效率稳步提升。此类系统在包装机械中的的应用,可以适当的提升零件的精度,同时还能缩小设备占据的空间,减少人工维修的具体费用等,确保企业的收益明显提升。
2.2控制机械精度的应用
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生产精度,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效益,因此,对产品的精度应该进行严格的管控,而如果在产品精度管控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称量原材料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导致误差的出现,并且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就可以提高测量的科学性,有效降低误差产生,例如,在传统家具生产中,具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人工测量无法达到相应的精度标准,从而就会出现家具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而如果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可以将各方面的数据进行精确,从而提升家具的生产质量。
2.3纺织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在纺织机械系统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绕线架一般选择主动传输的手段,将绕线架以及导轨间的频率适当的固定,涉及到的交叉角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系统程序在具体运行的阶段,信号的传输往往是通过辊输出速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加以完成,通过运用相应的TPU处理器,使得相关的信号传送至PCC,依照数据表分析出具体的绕组比,通过合理的分析相关的比率,明确是否存在着重叠的情况,合理的控制信号的传输过程,完成相对迅速的数据传输工作。
2.4其他方面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
在当今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数量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质量、外观等多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机械自然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实际需求,而如果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便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及生产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大幅度节约人力和物力,有效提升生产的效率。例如,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建筑工程之中,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合理化应用,促使现场施工各种操作内容都变得更加简单,大幅度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再如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大面积农作物播种、收割过程中,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得粮食产量增加,农民压力减少。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
3.1人性化
机电产品未来发展必然趋向人性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进一步完善其功能。应在造型等方面更好的与环境相协调,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微型化指机电一体化向微观领域方向发展,机电产品运动灵活,在信息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微机电系统集处理器、传感器于一体,机电设备模块化是间距的任务,机电产品种类很多,对环保接口,机械接口等系列标准产品研发的复杂的工作,系列化标准化将是其未来发展方向。
3.2智能化
所谓实现机电一体化,从某方面来说可以说是在机电工程自动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并且可以有效满足当今现代化社会发展和需求。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运行过程中,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功能,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具体的实施效果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基于此,可以说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促使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可以促使机电行业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如此,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人为方面的因素导致些许问题的发生,并且还可以有效控制生产的成本,为企业生产提高整体效率、产出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在实现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应该以技术为主体和出发点,在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所有工作任务都可以顺利实施,并提升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应该满足绿色环保的观念
传统的机械工程中,人们往往为了发展的高效率从而毫无节制的进行开发创造,因此导致出现大面积的污染状况,同时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被浪费,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不满足我国的目前的整体情况。所以机电一体化的优化也应该保证其发展路线是高效环保的,一定的资源需要进行多次利用,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找寻新型的清洁能源进行生产。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总体的发展需求,满足更多国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机械工程趋向环保化,整体效率能够得到保证。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是我国工程机械领域的飞跃发展,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生产质量,减少工作中的误差,随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方面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成为机械工程领域发展必然趋势,人们逐渐认识到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未来发展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推动我国机械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远.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5):139-140.
[2]郭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4):66-67.
[3]郑维钊.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1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