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彭勇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彭勇
[导读] 摘要:由于路面裂痕及断裂导致不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沥青混凝土被大规模运用在道路建设上,变成不可或缺的路用材料。
        东莞天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路面裂痕及断裂导致不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沥青混凝土被大规模运用在道路建设上,变成不可或缺的路用材料。本文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的优势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描述了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给施工企业提供一些引导性建议。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沥青混凝土定义
        沥青混凝土指的是通过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碎石、矿料或者石屑、矿粉与一定比例路用沥青材料在规定条件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根据混合料密实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沥青混凝土分为开级配、半开级配以及密级配等多种类型。沥青混凝土在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人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强度要求,科学控制矿料和沥青材料的配合比,提高沥青混凝土材料各方面的性能。在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工程项目建设人员需要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优势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足够平整,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路面坚固不容易被压坏。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对于普通路面来说产生的振动更小,噪音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与环境相互协调,美观度更强。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有不容易被损坏以及预防打滑的效果,可以使行车人员在驾车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和舒适的行驶体验。另外,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对来说适应性比较强,可以在晴天的时候保持整洁和无尘土的路面状态,在雨天环境下也不会由于路面过于泥泞而影响人们的出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便利人们的出行,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安全性能优异,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和保养工作更容易,相对于水泥路面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更短,维修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程序更加简单。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路面平整度不符合技术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不达标是当前路面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作为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原材料搅拌混合过程中混凝土和沥青的调和比例与搅拌技术不匹配,导致沥青和混凝土材料无法得到充分的融合而影响路面的强度和均匀度。在路面施工完成之后,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影响无法保证路面整体的平整度,而且车辆长期碾压会加速路面的老化,容易出现路面塌陷不平的问题。
        2.施工技术不达标
        施工技术不达标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压实不到位等相关技术问题,使得公路在日后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混凝土裂缝,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水分会渗入到裂缝当中,破坏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大幅度增加路面损害的概率。另外,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表面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频繁出现波浪和推移现象。尤其在夏季和冬季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受到这种温差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极易出现开裂现象,会对公路系统产生十分严重的破坏。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混合材料的配制
        沥青混凝土混合材料中的沥青和混凝土比例一般控制在1:20左右,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混合材料搅拌时要选择适当的搅拌场地,确保场地足够开阔、平整、干燥,避免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为确保沥青和混凝土充分混合均匀,必须采用机械搅拌,不得进行人工搅拌。搅拌完成后,当温度处于160~170℃时,即可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运输之前要对车辆进行充分清理,防止材料粘结影响正常装车工作。装车过程应当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装车完成后可使用篷布密封车辆,以充分保温。

车辆运输过程中应当保持匀速行驶,不可速度过快,否则会导致混凝土凝结;也不可过慢,否则会导致到达现场后混合材料过度冷却。对现场施工公路上的杂物也要进行及时清理,防止因路面颠簸造成混凝土凝结。
        2.路面摊铺
        车辆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卸车,并开始摊铺作业,不得拖延。卸车完成后应当尽快对车辆进行清理,防止残渣冷却后导致清理困难。摊铺应当从路面的一端开始进行,不得从路面中间开始,以确保整个 路面的完整性,防止产生裂缝。摊铺时混合材料温度应当保持在155℃以上。摊铺作业时应使铺路机速度尽量保持均匀,以确保路面平整,后期碾 压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具体的摊铺速度则应当结合铺路机型号和施工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3.路面碾压
        公路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路面碾压,将混合材料充分压实,使沥青和混凝土充分变形、固结,形成平整、高强度的固化路面。在现代公路施工中普遍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操作,通常来说,对同一段路面需要完成三次以上的碾压过程。操作过程中应当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进行操作,并确保压路机稳定行驶,速度不可过快,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水工作。初次碾压之前应当首先检查混合材料是否发生开裂、位移等不良情况,若无异常,则应当在混合材料保持150℃以上的温度时立即进行初次碾压,不可拖延。初压之后亦应当尽快进行复压和终压,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应低于90℃。不同类型的压路机适合采用的碾压速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初压应当保持在 2.5km/h左右,复压提高到4km/h左右,终压再提高到5km/h 左右,最终达到路面充分平整、混合材料充分混合的效果。
        4.接缝施工
        由于当前公路路面普遍交宽,单个铺路机往往只能完成一部分路幅的摊铺操作。此时,需要对两部分或多部分路幅进行接缝处理,使其结合成为一块整体,这类情况属于纵向接缝。此外,公路交接口处往往也需要进行接缝操作,这类情况则属于横向接缝。路面接缝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冷接缝和热接缝两种操作方法,其中,横向接缝由于两条公路建设时间不同,一般只能采用冷接缝,而纵向接缝既可以采用冷接缝、也可以采用热接缝。热接缝的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只需使用铺路机、通过正常的摊铺方法对接缝处进行摊铺即可,然后,再使用压路机使接缝处充分固结,即可完成接缝作业。冷接缝的操作方法则相对复杂,首先需要对路面情况进行充分考察,确定接缝处的具体形态。然后,再涂抹一定量的乳化沥青,起到隔绝水分的作用。之后需快速从新路面一侧进行摊铺,使新路
        面重叠覆盖旧路面,最后再用压路机压实,以完成接缝。在横向接缝时,有时两侧路面高度不一,此时不宜采用横向碾压,否则容易造成接缝处出现异常形状,影响后期公路使用。正确方法应当是进行纵向反复碾压,使接缝处不断压实,最终达到平整状态。施工完成后,首先应当检测路面的平整度,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充分冷却,待温度下降至50℃以下后才可投入使用。建成初期应当做好防水工作,限速30km/h以内,并限制重载卡车进入,以防路面损坏。建成半年至一年后,即可转变为正常的公路使用标准。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施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沥青混凝土道路其优势显著,沥青混凝土道路在道路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施工技术,稳步提升技术水平,使我国城市道路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浅谈温拌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J].兰海明,贺洪喜.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2013(12)
        [2]不同温拌剂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J].莫志凡,唐咸远.企 业科技与发展.2015(09)
        [3]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J].杨吉昌,刘立春,杨立森,张国辉.北方 交通.2006(10)
        [4]考虑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郝培文,张登良.西安公路交通 大学学报.1997(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