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刘建营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建营
[导读]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备施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以及物料损耗少等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的较为广泛,能够给建筑企业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
        新疆恒泰建筑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备施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以及物料损耗少等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的较为广泛,能够给建筑企业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建筑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和发展则符合这一趋势,对此还应加大对其的推广力度。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为了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还应加强对装配式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
        1.1严格把控预制构件生产质量与设计方案的审核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应以其技术特点为基础,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方式,将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提升其有效性。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设计方案的审核、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做出严格的把控,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加大新结构与新材料的应用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应将其详细记录在设计文件与施工图纸中,这不仅为技术交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而且也能指导现场施工;第二、针对工程设计中预制构件拆分不合理的现象,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大控制力度,避免因为预制构件过大,而为施工带来更大的难度;第三、落实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的交叉审核工作,组织专家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为其合理有效性提供保障,同时,要深入分析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前制定强有力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更加妥善的应对施工安全风险;第四、在设计文件中,应标明临时支撑方式与施工要求,针对外防护架体系设备的附着点来讲,要确保其设计的合理性,充分掌握结构受力安全指标,以此来避免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架体脱落;第五、在生产预制构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以设计方案为基础,仔细检查预制构件各项参数,并将出厂保护措施做到位,避免对吊点等其他关键部位造成影响。
        1.2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存放管理
        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运输管理,应以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特点为基础,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同时要提前规划好运输路线。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入场时,应对其进行检查,并将其存放管理工作做到位,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车辆,并对其运输线路做出有效的规划,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应安排专人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运输进行指导,避免运输车辆出现超速或者违章行驶的现象;第二、当预制混凝土构件到达现场之后,在卸载之前,应检查预制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松动等隐患,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支架的施工,只有在各方面都满足卸载条件的情况下,方可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卸载;第三、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存放来讲,需要确保构件叠放高度满足相关要求,将固定、防护措施落实到实处,避免因为外力作用,而导致构件出现滑落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存放地点应做出隔离措施,避免将其与其他材料存放在一起,杜绝无关人员肆意进入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存放地点。
        1.3预制构件吊运阶段各风险因素的管理控制
        预制构件现场吊运施工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各风险因素对其造成影响,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方式,逐一排查各类安全风险因素,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在起重机械设备使用之前,工作人员应对其性能等各方面做出检查,现场安装完毕之后,第一时间开展试运行,避免机械设备性能、型号与施工要求不符。同时,若想从根源避免设备存在风险隐患,要定期、定时对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工作;第二、审核大型起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施工。针对交叉作业面来讲,杜绝水平方的吊运操作存在障碍物。

针对垂直操作来讲,要提升其精准性,严格把控操作速度,以此来减少或者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设置警示牌或者警示线等方式,避免其他施工人员出现在施工机械设备操作区域;第四、一旦发现吊索或吊具出现损伤等现象,应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更换。在冬季施工时,应做好相对应的防冻措施。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
        2.1合理使用辅助工具
        首先,针对转角板L型吊具来讲。无论是转角板的运输、管理,还是吊装阶段,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损坏或者折弯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可合理利用L型吊具,为转角板质量提供保障。转角板吊装过程中,L型吊具能够承受转角板吊装时所承受的张拉力。其次,针对平板护角来讲,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以预制构件种类、型号为基础,确保设计出的橡胶护角满足预制构件的需求,并将其合理套在转角板四角,其主要能够减少或者避免转角板出现损坏的概率。值得注意的是,平板护角能够实现多次使用。
        2.2叠合板质量控制措施
        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若想避免叠合板在吊装阶段出现断裂,不仅需要利用辅助工具,而且也要减少叠合板制作跨度。在设计阶段,要避免叠合板挠度超过其跨度。除此之外,可在预埋件周边直接吊装叠合板桁架筋。如此一来,能够在避免叠合板吊装过程出现脱落问题的同时,也能够随时改变吊装点的位置与角度。
        2.3加大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人作为施工阶段的主体,若想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还需从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建筑单位可通过学习讲座等方式,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充分掌握规范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也可以倡导优秀人员到技术先进的施工单位去进修学习,从而在实践中,能够将先进的施工工艺与设计更加合理的应用在施工中,加强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效率,为其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2.4建立健全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机制
        实际上,人为因素虽然会为施工现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工程设计与预制构件生产加工阶段也会对其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若想妥善解决施工质量问题,可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制度,对其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检查,从根源抑制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再加上传统建筑方式无法更加良好的适宜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应时而生。因此,需要建筑领域从业人员加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力度,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协助。
        参考文献:
        [1]温光旭.阳光城丽景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福建建材,2019(05):82-84.
        [2]孙忠明.优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技术保障探究——以S公司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21+134.
        [3]刘光忱,温振迪,沈静,安璐,梁跃.基于因子分析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经济,2019,40(08):97-101.
        [4]王献忠,杨健,沙斌,宫婷,王曈,胡行,张杨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与关键技术的研究[J].建筑施工,2017,39(02):273-275+278.
        [5]姜波,高迪,王亚安,李小阳,刘雅芹,张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行标准体系分析研究[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8(06):4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