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华
[导读] 摘要:建筑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远安县建筑工程监督中心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建筑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要满足其经济效益和质量要求,重视质量管理是必要举措。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产品,一般是一次性建成,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认识到项目质量管理的必要。本文结合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为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诱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由此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具体如2018年11月12日,广东中山万科城小区发生大面积坍塌事件,一辆载有施工材料的平板车也侧翻在坑内,调查发现是填土工人违规操作导致,同时2018年6月24日上海奉贤区碧桂园售楼处出现模架坍塌,现场部分工作人员也被模板和钢管掩埋。如此种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全环节的管控,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经济、安全、可靠的目标。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特点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预防为主,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滞后性,侧重于时候检验,以把关为主,无法起到规避隐患的作用。第二,从“管结果”向“管因素”转变,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求全员参与,注重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程序来管控各影响因子,使管理者能够从整体把控生产经营的所有活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规范性[1]。第三,注重协调性和联系性,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主要是通过分工来实现对各环节工程质量的控制,但是却忽视了质量管理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应建立一个全过程把控、全员参与、全环节监督的质量控制系统,使工程建设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效益,满足质量标准。
        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明确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关键。分析建筑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可行性研究具有片面性。可行性研究是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程序,在施工前期,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议书,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技术要求、经济条件、内外环境等要素是否具备,明确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再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存在可行性研究不到位,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流于形式的问题,没有真正全面客观的结合实际情况,考察和分析建筑项目,对于项目建设预期效益盲目乐观,由此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常常出现低效重建的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是对于项目建设的不利要素考虑不周,在可行性调查研究时资料收集不全面,刻意回避不利要素。第二,设计阶段质量把控不严[2]。设计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设计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项目质量、项目功能以及项目安全性能等,同时也与投资人的资产价值、投资收益、财产风险安全等密切相关。然就当前的设计市场来看,资质等级较高的设计单位较少,经常出现无证设计、越级设计等情况,据相关统计,由于设计问题引发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大约占到40.1%以上。第三,质量责任制管理提升不健全,监理工作执行不规范。施工单位不重视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网络,对于施工各环节的责任界定不明,没有将工作细化、具体到人,出现职能混淆或留白情况,在发生事故后相互推诿,无法究责;此外,工程监理没有真正发挥质量监督职能,如施工中材料的使用以次充好等,大大增加了质量风险。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调研时,应尽可能的增加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调研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产业规划、工艺布局、建设标准、技术要求等内容,由于其综合性较强,因此还应审查承担该任务的单位实发具备相关资质,尽量选择资信良好的单位,以保证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由于可行性调查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包括环境、技术、工程等,因此要求编写可行性报告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如此才能保证可行性报告的客观准确,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以实行责任制管理,明确可行性报告编制过程中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研究人员的责任,以保证其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效益,调动起工作积极性;应建立可行性报告质量保障机制,在与设计院或者工程咨询单位合作时,签订全面的详尽的合同,以增强合同约束性。
        (二)规范工程项目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是影响质量的关键要素,在设计环节应先明确项目设计单位的工作职责,要求其对建设项目使用期限内的质量负责,并逐级划分和落实质量责任,责任到人、到岗,严肃处理设计环节的违规、懈怠等行为,以增强对设计人员既相关人员的约束。企业要遵循我国的ISO9000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责任制度。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可以委托具有较高工程设计资质和多年工程项目设计经验的单位,同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来对工程设计文件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估,并再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3]。可以建立设计审查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用科学的审查方法和手段对图纸和文件进行审查,以确保项目设计质量。
        (三)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质量责任管理体系是为了确保各职能部门及个人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能够积极承担权力和义务,通过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能和责任,可以搭建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网络,实现“事有人做,责有人担”,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在各自的工作环节自觉防范和控制不利要素,做到以防为主,防检结合。如此,一旦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即可立即排查责任,并及时采用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四)强化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影响,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也应从这几方面出发:第一,机械设备质量控制,施工设备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要注意规范施工设备采用,加强采购管理,最好选择资信状况良好,具有质量保障的设备生产商。在施工开始前,要做好对进场设备的检查工作,包括进场设备的型号、名称、数量、技术性能等,都要与工程文件保持一致。在设备入场后,要注意对设备进行试运行测试,确保无故障、无质量问题,对于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实现定岗位职责、定人、定机管理。第二,施工材料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最优采购供应商,把控采购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工程监理要发挥自身监督职能,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的采购要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审查采购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施工时,应对进场的材料等进行复检,在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之后方可使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目标是建筑施工第一目标,直接影响到建筑体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作为施工单位应将项目质量管理当作工程管理的重点来抓,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工程的经济性和适应性。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问题也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重视质量管理,可以树立建筑企业良好的形象,改善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J].城市周刊,2018(41):62-62.
        [2]魏丽.浅谈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28):152-152.
        [3]董文东.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30-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