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最基础的环节,在实际的路基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路基工程施工的自身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中各方面因素对路基工程的整体影响。当前,公路工程的设计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部分,如果公路工程没有做好工程质量设计,则会在后续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影响正常的交通,也会引发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当前的公路工程建设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设计环节,加强公路设计,设计时的设计方案要重视全面性和科学性,保证工程质量与实际需求相符,不断加强公路工程建设使我国公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公路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安全控制
引言
就路基施工的自身特点而言,整体的工程量相对较大,需要花费较长的施工周期来完成大面积长路段的路基施工,因此,路基工程施工应用更多的施工材料,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来支撑工程的施工运行。由此可见,要想顺利地进行路基工程的施工建设,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的应用,通过完善施工工艺的方式来控制工程施工质量,进而保障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建设能够平稳顺利完成。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自身的施工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流程,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相应的操作,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并按照施工的设计标准对施工行为进行把控,从施工的细节处入手,重视施工的整体质量,以此来提升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1公路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忽视安全问题。公路工程是建设工程中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而很多公路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没有重视安全问题,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只重视施工的进度,忽视施工的安全性。在落实安全措施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认为落实安全措施较为烦琐且没有报酬,并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不大,如果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也会影响工程进度,所以很多工程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公路安全教育,也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很多施工团队内部人员都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其次是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每一段的公路建设都要进行精确的计算,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来选择设计单位。在选择时,要根据其设计能力进行有效判断和选择,很多国家会通过相关规定对当前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证书进行评定,还需要通过实践施工情况来进行选择。一般高资质的设计单位会有较多的实践施工经验,所以在选择时应尽量选择资质较高、经验较丰富的施工单位,这样在设计和管理过程中也会更有效率,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然条件、地质条件等灵活进行安排,要以提高质量为前提,所以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与最终的公路工程质量也关系较大。
2加强公路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2.1加强设计人员的思想和素质教育
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总体设计质量,所以一定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设计工作人员设计理念的先进性,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案,以此提高公路的工程质量。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将教育培训与设计工作有效融合,提升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只有将设计人员的思想和能力有效提高才能帮助整个公路工程设计得更加科学。所以,加强设计人员的思想和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设计人员也要及时地掌握市场和行业上先进的设计动态,把控设计理念的创新,通过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每一位员工都能掌握有效的设计理念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也才能保障整个公路的质量,维护自身的安全。
2.2优化公路工程路面路基设计内容和具体要求
材料和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质量。故而,材料需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流程施工,以此保证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质量。除此之外,保证路面路基设计可行性。故而,设计人员在路面路基设计过程中,需提前深入现场调研情况,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路面路基设计相关要求,进而保证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目标顺利达成。
2.3公路工程路面路基设计优化措施
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中,裂缝是常见问题之一,不仅影响公路使用寿命,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故而,公路工程路面路基设计中,需予以措施严格裂缝问题。首先,优化管理模式,以此有效提高路面路基稳定性;压实度不足是产生裂缝的主因,严格控制或提高路基压实度标准可以减少裂缝产生,确保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其次,路面路基设计中,需综合考虑公路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材料,确保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整体结构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如此有效控制路面路基裂缝问题。另外,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需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明确公路工程路面路基裂缝出现主要原因,从而在设计环节,予以合理施工技术,合理规避路面路基裂缝问题。
2.4合理设计地基换填方案
在公路路基设计施工中应用地基换填工艺需合理设计相应的施工方案,以便有目的性改善路基质量。以一段路基填土层高度为2.0m左右,路基宽度为9m,且存在过湿土、软土土质的三级公路工程项目为例。在设计地基换填方案时需针对部分路段进行换填处理。首先,需明确地基换填目标以及所选用的换填材料。比如对于深度超过3m的换填路基,需充分考虑经济性因素,以便地基换填工艺突显出较强的实用价值;其次,需利用分段式进行地基换填施工。比如在过湿土路段中,传统施工工艺常利用自然天气对其进行晾晒,并在路段两侧分别设置排水沟,以便地基中的水分获得畅通的流淌途径。但由于此种方法耗时较长,故而应采用地基换填工艺在此处换填0.6m的碎石土,确保路基稳定性良好。而针对河塘路段,则应在低于路基地面的水位处填筑片石,这样才能保证在后续发生渗水现象时,路基强度也能足够稳定;最后,在确定好分段施工的具体内容后,需科学计算路基实际承载力及换填厚度,保证应用地基换填工艺后的路基强度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要求,进而为后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5注重公路路基加固效果
在公路工程的路基建设期间采用地基换填工艺时还需注重加固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路基能够满足当代施工需求。具体方法如下:其一,在对路基进行加固时需对路基进行开槽处理,并在完成沟槽施工后,借助抽水处理的方式将公路路基下方产生的积水抽取干净,以免后期影响地基换填工艺的应用效果;其二,待公路路基积攒的水分处理妥当后可利用分层开挖的方式在地基上方铺设一层配比为1∶15的水泥,经过压实后需保证压实度高于96%,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其三,需对公路路基进行反复碾压,并保证碾轮处于重叠状态,一般需选用6t、10t等不同重量的碾压机对其进行压实处理。
结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引用科学有效的方案,不断加强技术的引进和创新,避免工程出现质量差、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同时,要在施工前期和后期及时调整施工设计方案,根据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建设,保证公路建设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东强.公路工程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3):4.
[2]李祥辉.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J].公路,2010(12):212-214.